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国山】搜索到相关结果 332 条
-
希克的标准不是中国艺术市场的风向标
-
作者:
高鸿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人
油画艺术
介入
艺术市场
希克
东西方艺术
中国画
中国山水画
中国油画
中国当代艺术
-
描述:
2007年12月26日《东方早报》刊发了一篇题为《艺术成一种"生产和销售"你还在炒油画吗?》的文章,该文认为"目前的艺术市场实际是一个结构畸形的市场,所谓畸形就是大部分资金只向油画倾斜,甚至写实油画占了几乎90%的比重,连抽象绘画都不好卖。当代摄影和雕塑卖得好也只是一个假象,这些领域卖得好的不会超过十个人。但写实油画确实从一流到四流绘画都卖得很好,连一个刚毕业的学生一出手就是几万元,年收入超过公司高级主管。"及至读完该文,这才发现该文之所以认为"目前的艺术市场实际是一个结构畸形的市场",是因为"希克们这次为何不介入",实在有点使人大跌眼镜。
-
赵彦峰国画作品欣赏
-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众文艺(学术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画
毕业创作
中国艺术博览会
石家庄市
美术作品
中国山水画
中国美术馆
作品欣赏
-
描述:
赵彦峰男1965年10R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88年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毕业创作入选中国美术馆展出,并选入《优秀作品选》得到著名画家周怀民,许鳞庐的肯定和赞赏,89作品《看山几春也不厌》获建国四十周年美术作品二等奖省美协举办。91年作品《太行清秋》获建党70周年三等奖,96年参加“九六中国艺术博览会。目前为职业画家,专攻中国山水画和工笔重彩风景山水的创作。并在工笔重彩山水画方面独创新的画风。99年重彩作品《太行飞雪》入选河北省九界全国美展及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美术作品展。
-
《漫游三晋》走大同
-
作者:
施本铭
来源:
缤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漫游
风景画
山西人
再现
三晋
体认
本土化
中国山水画
大同
中国油画
-
描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时在太原南郊作知青。遇康德君,初识始于艺。今夏,康君返回故里,策办《漫游三晋——中国油画名家赴晋写生游》活动,我有幸被约而往……《漫游三晋》活动关乎如下数事。一者描绘山西人文,其中涉及古往今来晋地之风物习俗;一者再现
-
《山水图》与《伏尔加河上的清风》: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油画的个案比较研究
-
作者:
赵圆圆
来源:
大观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风景油画
自然美
中国山水画
-
描述:
西方风景油画受古希腊哲学思想的影响,关注着人与自然存在的距离,强调天人分离。要求科学精确地对待艺术表现出一定的真实性,因而西方重在以写生再现真实的自然;中国山水画主受儒、释、道三种哲学思想的影响,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以散点构图,讲究“意在画外,境由心生”。
-
“85美术新潮”对中国油画走向当代的影响
-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观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风景油画
自然美
中国山水画
-
描述:
“85美术新潮”对中国油画走向当代的影响
-
解析在中国古典美学视野中二胡所创造的意境之美
-
作者:
张建国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音乐作品
生命
意境之美
二胡演奏艺术
中国古典美学思想
演奏者
民族音乐
艺术形象
主导地位
中国山水画
-
描述:
意境之美是美的最高境界,也是美的追随者孜孜以求的目标。在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在我们民族音乐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二胡这件深受人们喜爱的乐器也把创造意境之美当成自己的不懈追求,那一首首优美的二胡名曲像是一尊尊凝固的音乐雕塑,更是一出出绝响天外的至美
-
在经典陶瓷器上创作中国山水画——秋山放筝图高温釉下彩瓷梅瓶的创作体会
-
作者:
龙芝兰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瓷
陶瓷器
梅
人物画
高温釉
创作体会
中国山水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
-
描述:
中国山水画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初时附属于人物画,多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隋唐时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科。陶瓷绘画上出现山水的历史较之中国画则要晚很多,虽然元青花人物故事题材纹样出现了用山石配景,如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四爱图梅瓶等,但直到明末清初景德镇青花才开始出现完整的山水瓷画,在经典陶瓷器梅瓶上未曾见过有完整的山水纹饰。
-
浅论釉上陶瓷山水画的创作
-
作者:
曹国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艺术创作
山水画创作
釉上彩
艺术作品
艺术价值
田园风光
生活情趣
自然景观
中国画
中国山水画
-
描述:
釉上陶瓷山水画,不仅展现了祖国壮丽山川,奇妙的自然景观还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作者还可以直接融入到自己的山水画创作中,而且它的表现题材,既有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又有原汁原味传统的山村田园风光,以及浓郁生活情趣的渔、樵、耕、读,或隐于深山秀林的文人之山水画。陶瓷山水画的问世并发展至今,与中国画有着不解之缘。因为就目前的陶瓷艺术创作而言,其形式主流还是国画风格的。无
-
向建党90周年隆重献礼 蓝国华大师五十年巅峰之作
-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音
景德镇
周年
五十年
大师
珐琅
建党
中国山水画
瓷器
拍卖市场
-
描述:
蓝国华中国陶瓷美术大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陶瓷工艺美院教授,景德镇市艺术家交流协会会长,古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深入研究景德镇优秀的传统陶瓷艺术,进行了一些技法上的大胆创新。1982年青花斗彩西餐具获全国陶瓷美术评比一等奖,同年获景德镇首届陶瓷美术"百花奖"一等奖;1999-2000年应中国台湾方面邀请,多次参与陶艺研讨交流活动,并成功举办"蓝国华陶艺教学成果展","蓝国华教授陶艺作品展"。
-
浅谈中国山水画的透视法则
-
作者:
吴鹏昊
冯彬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透视法
山水画家
装饰性
画面
自然景色
观赏性
综合性
山水绘画
透视性
中国山水画
-
描述:
中国山水画是颇具观赏性的画种。它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以自然景色为绘画对象,画中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山川树木、小桥房舍、楼台亭阁、飞禽走兽、各种人物等等,具有技艺的综合性和艺术的装饰性。一幅画中,包含着这样多的内容,其布局经营上是十分地讲究透视性,否则画面就非常不协调。可见,透视在山水绘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山水国画透视法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
<
1
2
3
...
6
7
8
...
32
33
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