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李焱的“观自在”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绘画作品   国家博物馆   绘画技法   艺术   中国山水画   油画  
描述: 10月14日,李焱绘画作品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展出李焱几个时期的50多幅主要作品,集中展现了她的心灵历程,以及对艺术、人生和绘画技法的探索。李焱曾多次在国内和海外举办个人画展。她善于用诗人般的感触,细腻地描绘自然景致中的空灵和神奇,探寻偶然和理性的平衡。她藉用油画的技巧展现中国山水画的神韵,并融于西式的色彩光线,最终在画作中完成了东西方的融合。她的作品往往在不经意中给人带来感动,作品阐释的“天人合一、时空合一、东西合一”的美好意境会长久地留在人们心中。
意象墨彩地域之境——关于闽西墨彩山水画创作的一些思考
作者: 梁明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闽西   地域差异   山水画创作   风格形成   创作题材   地域环境   意象   中国山水画  
描述: 在创作面貌上,中国山水画历来有"南北宗"之说,总体上看,山水画又呈现出北雄南秀的特点。从中不难看出,地域差异是山水画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反之,山水画的风格面貌也印证了地域环境对山水风格的影响。生活是创作的源泉,闽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为我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在闽西墨彩山水画创作的探索
合于自然—谈王小椿山水画
作者: 周祥林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元   传统   思想   相融   价值取向   审美标准   中国山水画   人与自然   雕塑   油画  
描述: "可望、可居、可游"是中国山水画重要的审美标准。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种价值取向,但根本上则是中国人与自然相合、相通、相融思想的体现。小椿的山水画严格秉承了中国人的这种思想。"可望、可居、可游"既是他笔墨的寄托也是他从宋元圣手处得来的体悟。很显然,对于传统,小椿有着很深的造诣,尤其是传统中精工一路,可谓惟肖,这大概与他所擅甚多有关。小椿除国画山水人物以外还通油画、雕塑和纸塑,这一切
等待知性的争论:对韩潮的雕塑《中国风景》系列作品的文化意义的思考
作者: 李丽红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韩潮的《中国风景》   当代文化内省   中国山水画  
描述: 韩潮的《中国风景》系列,采用不锈钢铸造的形式.将代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的典型——中国山水画,定格在干百年后的今天。将平面元素转换为立体元素,在赋予眼睛一种触觉功能的同时,实现更进一层的精神游历,启发人们以新的态度对待生活与自然,从而获得智慧,实现一次当代文化意义上的内省。
自然与人 第二届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油画部分全国巡回展·广州展作品选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风景   广州   巡回   自然与人   麻布   当代   油彩   中国山水画   油画  
描述: ~~
马可鲁九十年代油画作品
作者: 马可鲁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风景   广州   巡回   自然与人   麻布   当代   油彩   中国山水画   油画  
描述: 马可鲁九十年代油画作品
冯良鸿九十年代油画作品
作者: 冯良鸿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风景   广州   巡回   自然与人   麻布   当代   油彩   中国山水画   油画  
描述: 冯良鸿九十年代油画作品
走中国油画的自主发展道路
作者: 张祖英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油画艺术   艺术家   民族文化   中国特色   自主发展   架上绘画   中国山水画   中国美术   中国油画  
描述: 第三届中国油画展从动员到展出历时三年,最终以它无可比拟的波澜牡阔载入中国美术的史册。作为参与策划和把握展览进程的人,我常常回首它从一个构想、化作一个学术团体的计划、又拓展为中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下属的33个省市具体负责人的合力
论油画山水
作者: 谭天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传统山水画   “气韵生动”   空间组织   油画风景画   中国绘画美学   “诗意”   油画材料   中国画   中国山水画  
描述: 凡了解绘画艺术的人都知道有油画风景、油画静物、水墨山水、青绿山水,但从未听到过“油画山水”。“油画山水”是一个新名词,也许还仅仅是一句口号。 自西画东渐以来,中国美术界的有识之士一直都在不断地吸收西方艺术的精华,但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油画和中国画各自坚守自己的门户,至当代,双方各自的“先锋”和“前卫”不断开拓“新边疆”,以至分隔“油画”和“水墨画”的壁垒越来越薄,薄得象一张糊窗纸,两边互见对方的身影,可惜没有人将这张窗纸捅破。长期以来,油画和中国画之间虽然也发生
具象油画风景画艺术散论
作者: 李慕君   刘盛夫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的内容   教学   油画风景画   中国山水画  
描述: 本论文以17世纪至19世纪初的欧洲、俄罗斯、澳大利亚等有影响的油画风景画流派、画家及其风格为研究对象,在全面研究文献、图象资料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和中国山水画艺术雄厚的土壤。主张把研究、创作和教学结合起来,在研究学习西方油画风景画艺术的同时吸收中国山水画的滋养,为中国油画风景画艺术的教学实践作初步的尝试。论文第一章为风景画的基本概念和勾勒出17世纪至19世纪初的欧洲(荷兰、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的有重大影响的主要风景派和与之相关的历史背景;第二章论述风景画的内容,讨论中国山水画和油画风景画相近的艺术理想和精神;第三章联系实际教学,借鉴中国传统的山水画艺术的美学思想,特别是学习中国画的写意精神,第四章结合分析风景画大师的具体作品,研究油画风景画艺术的表达技巧。
< 1 2 3 ... 12 13 14 ... 32 33 3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