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国山】搜索到相关结果 242 条
-
油画风景与中国精神
-
作者:
杨飞云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油画艺术
艺术家
印象派
西方风景画
中国画
中国风
中国山水画
中国精神
中国油画
-
描述:
中国山水画源远流长,早在隋代,就已出现独立的山水画,此后唐宋元明清伟大的山水画大师们表现自然和赞美自然,抒发内心,颐养性情,营造意境,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一千六百余年前,中国就已出现高度成熟的山水画理论,如南朝宗炳《画山水序》,其"畅神"与"澄怀味象"之重要,至今无可替代。中国山水画可谓人类绘画史上的一大奇观。西方的独立风景画出现比较晚,在我认识的范围里,透纳和康斯泰勃尔应该是比较早的风景油画艺术家。透纳的风景艺术有一种主题性、象征性和精神力量,康斯泰勃尔则在自然田园风光里加进了人文情怀,在此
-
从传统艺术精神的内核出发:咀嚼吴冠中关于风景画的三句话
-
作者:
王贵胜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散点透视
光色
山水画创作
构图
吴冠中
内核
传统艺术精神
中国画
中国山水画
-
描述:
吴冠中的风景画(包括油画、水墨画),直接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流派的影响,也继承了他的老师林风眠在水墨画上的探索创新精神和实践成果,在中国画坛上独树一帜,富于创造性,令人耳目一新。吴冠中关于"笔墨等于零"的论断,让人觉得他似乎对于传统是排斥的,其实仔细分析他的风景画,他的风景画与中国传统绘画有着割不断的血脉联系。画家乔十光在他的《谈漆论画》中谈到他的关于风景画的三句话,即"消灭天空,打到近景,不见阳光"。这不仅是吴冠中的绘画构图的经验之谈,更是他深谙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之后而作出的经典论断。
-
关于青绿山水——刘曦林对话牛克诚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绿山水
中国古代
古代文人
中国画家
色彩学
色彩表现
中国绘画
中国山水画
中国美术
日本画
-
描述:
牛克诚,1961年生于辽宁抚顺,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87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1994至1997年作为东京大学外国人客员研究员、日本国文部省特聘海外艺术家在日本进行中日艺术史研究与绘画创作。书法、篆刻、绘画作品多次参展全国大展、学术展等;多次担任全国性美展的评委或学术主持;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与中国工笔画学会联合颁发的“重彩画创作学术奖”;在东京、北京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故宫博物院等机构收藏;学术专著《色彩的中国绘画——中国绘画样式与风格历史的展开》获国家图书奖等;出版有《牛克诚写意山水》等;作品被收录于《中国当代工笔画集》、《中国当代美术史·山水卷》等。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
关于“重新洗牌”
-
作者:
鲁虹
孙振华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玩味
水墨艺术
水墨画
母题
感兴
荒谬
反讽
当代
作品
中国山水画
-
描述:
这是一个学术思想峰起的时代,有人说。极少数聪明的人可能真的掌握了所有问题的答案,而愚鲁的我们,还混沌在各种自然的或人为的冲突中,甚至自己与自己冲突。看着眼前的事物,无论多么熟悉,却有仿佛看着自己手中握着的牌却始终看不明白牌里面的道道的感觉,甚至连黑桃红心方片草花都无法分辩清楚。这是我所想到的鲁虹、孙振华两位先生策划“重新洗牌——以水墨的名义”展览的理由。于是,我们看到了这个展览。现代艺术家面对既熟悉又陌生的传统水墨艺术,将“重新洗牌”话语里的调侃意味带入大多数参展作品中,机智亦或笨拙,则见各人涵养工夫。李险峰、许江、黄岩、张卫、胡又笨、尚扬、李秀勤等人的作品演出了一场以中国山水画、花鸟画为母题的戏剧;李晴的国宴(火锅料)在归纳前辈水墨意象的同时更是以喜剧的手法反讽了水墨画创作中母题陈旧因袭的现状。参展者的洗牌心态如张小涛所言:“我感兴趣的是对传统的误读和对当代浅表而快乐的物质化生活的误读,把传统和当代或作为一种资源和符号来消费,让语言和课题相互悖谬,他们之间有一种荒谬的错位感。古往今来的欲望都是相似的,并且有着延续性”。在所有的作品中,傅中望的“四条屏——都市景观”钢板雕塑以其独到的完整性和开放性吸引了我。它以水墨画轴为母题,
-
隋建国作品
-
作者:
隋建国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山东
硕士学位
美术系
1989年
1956年
中央美术学院
学士学位
青岛市
雕塑
艺术学院
-
描述:
隋建国作品
-
白釉雕瓷人物山水方印盒
-
作者:
张世元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欣赏
自然和谐
白釉
技艺
主画面
印盒
传统风格
中国画
中国山水画
侧面展开
-
描述:
,其余五面雕塑人物山水风景,盒盖面为主画面(图1),崖上松柏丛丛,崖下江中一条带蓬小渔船,船上坐一老者,头顶斗笠,垂钓江心。微
-
纸油画的特点
-
作者:
崔兆爱
来源:
小城镇建设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开拓创新
艰苦探索
画家
艺术的真实
印象派
运用艺术
写实主义
李可染
中国山水画
-
描述:
山水是客观存在的,而画家心中的山水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真山真水,应当是“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是画家心中的“真山真水”,是一种艺术的真实,“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李可染)。中国纸油画是画家十多年矢志不渝,艰苦探索的结果。它吸收传统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精髓,又大胆开拓创新,熟练地运用艺术规律,调动起构思,构图,塑渲纸、油画染料等一切因素,以心灵的质朴探求大自然的真实,在印象派技法为基础的写实主义上揉进了东方写意的手法,两者巧妙结合,浑然
-
腕底烟霞腾起 胸中丘壑无穷
-
作者:
王同仁
来源:
河北画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丘壑
作品赏析
华人华侨
中央美术学院
水墨山水画
中国画
无穷
中国山水画
中国美术
河北省
-
描述:
2005年在香港举办的世界华人华侨书画大展上,张志恒荣获金奖,可喜可贺。20世纪60年代中期,志恒是我在北京隆福寺街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任教时的学生。当时他是班里的班主席,瘦瘦的身材,衣着朴素,浓眉毛,大眼睛,形象很有特征。也许正是这个缘故,国画教研室的卢沉先生、油画教研室的王德娟先生都曾给他画过写生肖像。光阴似箭,一晃40年过去了。当年的青年学生,现在已年届花甲,事业上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属于实力派的中国山水画画家。
-
中国山水画在油画中的影响
-
作者:
刘春恒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响
中国山水画
油画
-
描述:
中国真正的山水画产生于东晋到南朝这个阶段,它的产生是人类对自然美的认识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反映。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醉情于山川河流,穷其一生用笔墨挥洒变幻莫测的自然风光。可以说,山水情结已深深地渗入了中国艺术中,那么当西方的油画引入中国后,又势必会受到这种情节的影响,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油画风景。
-
泼墨技法在中国山水画中的运用
-
作者:
王晓军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概况
泼墨技法
影响
运用
中国山水画
-
描述:
中国山水画在创作形式上分为工笔青绿山水和水墨写意山水两种。工笔山水画性格色彩突出,棱角分明,给人毅然肃穆之感;写意山水重在形态描绘,突出了书法的自我表现效果,是一种闲适散逸的绘画风格。文章从泼墨技法的历史渊源出发,分析了这一特殊技巧对于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