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诗情画意融一体 灵秀天成自风流:对话青年玉雕大师陈孝锋
作者: 裴海燕   来源: 宝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   福建省   玉雕   龙陵县   石雕刻   中国山水画   工艺美术   写意花鸟画   寿山石雕   宁德市  
描述: 青年玉雕大师陈孝锋1980年出生于福建省宁德市,家庭的耳濡目染,使他从小就酷爱玉石雕刻。17岁从宁德工艺美术技术学校毕业后,先是随其长兄陈孝兴学习了4年的寿山石雕刻,后进入广东从事翡翠的雕刻,现在云南保山龙陵县雕刻黄龙玉。孝锋大师在继承传统雕刻技法的基础上,借鉴中国山水画、写意花鸟画的艺术手法,不断钻研,吸取百家之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擅长高浮雕、浅浮雕、薄意雕、圆雕等多种技法,
实力派写意山水画家王则平作品欣赏
作者: 王则平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级研修班   山水画家   水彩画   实力   中央美术学院   写意   中国山水画   作品欣赏  
描述: 王则平艺术简介: 1952年生于青岛,祖籍浙江温州。自幼随父习画,对水彩画、水粉画以及油画都有研习,尤以中国山水画见长,画作浑厚洒脱、沉雄苍劲。修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山水画高级研修班,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获奖。
“庖丁解牛”1998—2013童雁汝南油画作品展
作者: 张瑜洋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作品展   人物肖像画   可读性   汝南   “庖丁解牛”   中国山水画   人物传记   美术馆  
描述: 有一种人物肖像画有如中国的山水画?这一命题着实有点让人质疑,但是11月2日,在今日美术馆开幕的“‘庖丁解牛’1998—2013童雁汝南油画作品展”会让疑惑的每个人佻然大悟。童雁汝南十五年如一日的钻研
寻找情感的图式:谈马虹的风景画创作
作者: 杨涓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风景画   真实情感   艺术家   叙事方式   画面   创作   图式   作品   中国山水画  
描述: 艺术作为一种言说的方式,在本质上都是要表达主体的情感与判断。如何为情感寻求合理的图式?成熟的艺术家往往能形成一套完整的叙事方式,并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完成富有个性的表达。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情感与图式的契合度决定着作品最后的表达效果。关于这个问题,艺术家马虹有自己的体会:"我画画总试图使自己的真实情感让别
浅谈陶瓷山水画的写意与意境
作者: 李善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花鸟画   空间范围   精神内涵   构图   人物画   中国画   画种   中国山水画   近景  
描述: 在中国画界或者说在陶瓷三大画种行当里,人们一般称人物画为传神,翎毛(花鸟)画为写实,山水画为写意。因为各自表现的对象不同,人物画重神态,花鸟画重情趣,山水画重意境。在构图上,人物与翎毛画以近景特写、折技手法居多,即便有背景,主景一般也是放在近景的位置上。相对而言,山水画由于境广景深,空间范围大,有平远、高远、深远三种透视景区,主景不一定是放在近景上。而中、高、远、深之景不可能如近景之物,看得较为清晰,用肉眼看只是大致一些形象。并且,不同的天气、季节、昼夜、晨昏还有不同的差异,写其意也势在必然。因此,中国山水画乃至陶瓷山水画作者往往需要采取一些意象的方法即写意的手法,而这个意象并不是凭空想象的,还须通过自然、含蓄、精练的笔墨形象,更加真实生动,更加典型概括地表达景象的本质特征。如山水画大师黄宾虹在其山水画中,画中国南方山石、林木、溪流,运用许多看似杂乱、不规则的多种点线面的笔触和浓、重、厚、密等墨色,其实极其形象地表现了江南丘陵山区郁郁葱葱,草木华滋及不同空间和气象的自然景观。当然,三大画种里面都有工笔、兼工带写、写意等画法,但行话里归纳的各自典型的特点,尤其山水画的特点,还是具有经典性和象征性。
山水画在青花艺术中的表现
作者: 赵宁宁   来源: 科教导刊(电子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特征   中国山水画   陶瓷青花  
描述: 中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陶瓷又是中国所特有的一种艺术,两者的结合必然是具有中国特色完美的艺术结合,本文浅要介绍中国画中山水画在陶瓷青花中的表现。
浅谈中国山水画给陶瓷艺术设计的启示
作者: 戴俊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大文明古国   中华文明史   启示   艺术风格   技术特点   陶瓷设计   陶瓷艺术   艺术设计   气韵   中国山水画  
描述: 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的陶瓷艺术设计或多或少都受到中国绘画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山水画更为明显。如何设计出优秀的、引人注目的、观赏性强的陶瓷艺术?我们都能从我国的山水画中找到一些启示。
合于自然—谈王小椿山水画
作者: 周祥林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元   传统   思想   相融   价值取向   审美标准   中国山水画   人与自然   雕塑   油画  
描述: "可望、可居、可游"是中国山水画重要的审美标准。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种价值取向,但根本上则是中国人与自然相合、相通、相融思想的体现。小椿的山水画严格秉承了中国人的这种思想。"可望、可居、可游"既是他笔墨的寄托也是他从宋元圣手处得来的体悟。很显然,对于传统,小椿有着很深的造诣,尤其是传统中精工一路,可谓惟肖,这大概与他所擅甚多有关。小椿除国画山水人物以外还通油画、雕塑和纸塑,这一切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一种诗画融通的形式分析视角
作者: 王新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艺术   中国诗歌   中国诗画   拉奥孔   时间性   格律诗   中国画   融通   中国山水画   时间艺术  
描述: 西方18世纪著名文论家莱辛在他的著作《拉奥孔》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罗马诗人维吉尔笔下为毒蛇所缚的拉奥孔痛极狂吼,声震天地,而希腊雕塑拉奥孔却只嘴唇微启,体现出一种痛苦的隐忍呢?他认为这正是诗歌与雕塑,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不同艺术品类的差异所在。诗歌作为时间艺术,可以在流动的线性叙事中,自由地展开故事情节,不断丰满人物性格;而雕塑(绘画)
山水画中的皴法在工笔画中的应用
作者: 唐升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   人物画   东晋南朝   观照自然   特殊表现形式   中国画   画种   表现技法   中国山水画   皴法  
描述: 山水画作为一种画种从充当人物画的背景中脱离始于东晋南朝,隋唐以前的山水画所表现的"空勾无皴"到五代所呈现的"皴染兼备"是一个很漫长的探索过程,以皴笔代替平涂或烘染,是中国画表现技法的一个飞跃,它是古人观照自然、体察万物的精神产物。皴法这一技法首先在山水画中的诞生和成熟必然会影响中国画的其他画种,而本文着重研究皴法在工笔画中的应用。皴法,是中国山水画的特殊表现形式,它通过浓淡干湿的水墨与变化丰富的线条表现山石、峰峦和树身的质感、纹理、体积,使山水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