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国山水】搜索到相关结果 10 条
-
《98中国国际美术年——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当代中国山水画部分专辑
-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际
风景
当代
美术
中国山水画
油画
部分
-
描述:
~~
-
《’98中国国际美术年——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当代中国山水画部分专辑
-
作者:
沈希诚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油画风景画
中央美术学院
比较艺术
当代
中国山水画
中国美术
美术馆
中国油画
基金会
-
描述:
作为’98中国国际美术年重要活动之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中国油画学会、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台湾山艺术文教基金会承办的“’98中国国际美术年——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的系列活动,于1998年11月11日至22日在中国美术馆一楼七个展厅隆重举行:同时二楼三个展厅展示“20世纪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和“中国山水画·外国油画风景画历史发展背景资料展”;还将举行由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的“中外比较艺术学术研讨会”;为配合上述活动,故宫博物院同时举办“中国历代山水画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外国油画风景原作展”。展览开幕同时还将举行大型文集画册首发式。这一系列美术活动,是
-
神往于东方天道的象征——郭维新油画风景东方品格的探索
-
作者:
林木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天道
象征
东方品格
模仿借鉴
巴尔蒂斯
维新
自然观
油画风景
中国山水画
-
描述:
中国当代的油画风景画因为源于西方,故大多仍直接以模仿西方为能事。司空见惯后,人们也多津津乐道于“无一笔无来历”地历数其西方的祖宗,而忘了中国自身还有早于西方一千五百余年的山水画传统。本世纪,油画的民族化倡导使部分画家在吸收中国山水画上有所尝试,但流于表浅的对中国山水画的线条、墨法、章法和宣纸意味的模仿借鉴者多,能立足于传统绘画本质而又不失油画自身特征的民族性现代油画探索者却相对地较少。 事实上,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精髓主要不在对自然的着意再现和描摹,而在于体现中国人那种包天容地,天人合一的东方自然观,亦即二千五百余年前的孔子“仁
-
解读“笔墨等于零”——访吴冠中先生
-
作者:
朱虹子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感受
现实针对性
研讨会
油画风景画
笔墨程式
艺术创造
吴冠中
等于零
中国画
中国山水画
-
描述:
时间:1999年7月 地点:吴冠中寓所 朱:吴先生,近来关于您的“笔墨等于零”的争论成为画坛焦点,媒体作为热点展开了讨沦。就我所知许多画家,特别是以毛笔、宣纸、墨为主要工具材料的画家,对“笔墨等于零
-
物件之死——情感的案件
-
作者:
艾克巴·阿巴斯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拉美
物件
油画媒介
观者参与
比较文学
书法
希腊神话
法国诗人
绘画
中国山水画
-
描述:
陈丹青的新作似乎印证了法国诗人马拉美(Mallarme)的说法:“世界归存于书本”.他的油画的主题并非气势磅礴的中国山水,而是一本本展示着山水与书法的书画册,仿佛山水与书法成为了书画册中的附带的艺术.所谓“绘画”,真的变成表现绘画的绘画.陈丹
-
论油画山水
-
作者:
谭天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传统山水画
“气韵生动”
空间组织
油画风景画
中国绘画美学
“诗意”
油画材料
中国画
中国山水画
-
描述:
凡了解绘画艺术的人都知道有油画风景、油画静物、水墨山水、青绿山水,但从未听到过“油画山水”。“油画山水”是一个新名词,也许还仅仅是一句口号。 自西画东渐以来,中国美术界的有识之士一直都在不断地吸收西方艺术的精华,但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油画和中国画各自坚守自己的门户,至当代,双方各自的“先锋”和“前卫”不断开拓“新边疆”,以至分隔“油画”和“水墨画”的壁垒越来越薄,薄得象一张糊窗纸,两边互见对方的身影,可惜没有人将这张窗纸捅破。长期以来,油画和中国画之间虽然也发生
-
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广州美术学院参展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风景
广州
当代中国
美术学院
中国画
中国山水画
参展作品
-
描述:
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广州美术学院参展作品)
-
笔墨即中国画
-
作者:
吴越滨
来源: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心雕龙》
真性情
吴冠中
画笔墨
等于零
社会功能
中国画
艺术语言
中国绘画
中国山水画
-
描述:
笔墨是中国画的特性,色体则是油画的特性.它们分别是中国画与油画的艺术语言,是叙述不同民族不同审美的代言人,是人类文明智慧结晶的象征,它们有着共同的社会功能、教育功能及审美功能.针对“中国画笔墨等于零”这一“创新”之言,我想重申这一绘画常识.
-
黄格胜山水画浅论——兼论20世纪山水画特征
-
作者:
苏旅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20世纪
陈子庄
古代山水
山水画创作
生活情趣
时代特征
作品
中国山水画
创作主体
-
描述:
黄格胜是一位全能型的画家,初出道时攻的是工笔人物,读研究生时攻的是花鸟,得岭南派大家黄独峰先生真传,兼融恽南田、朱虚白、任次远、吴缶庐笔意,笔法恣纵灵动,颇显功力,亦有所成。但他最终选择了山水作为自己的创作主体并且以山水创作成名,我认为这是由其本身性情所决定的。
-
·邂逅江湖——油画风景与中国山水画合影
-
作者:
吴冠中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性
散点透视
油画风景
印象派
文化差异
中国画
绘画
中国山水画
中国油画
水墨山水
-
描述:
本刊今年第1期发表了张仃先生的文章《守住中国画的底线》,文章发表后引起了海内外美术界人士的普遍关注。这里我们再将吴冠中先生的两篇文章和关山月先生的一篇文章转载于下,以便让关注这场学术讨论的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