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国山水】搜索到相关结果 18 条
-
民族文化精神与中国油画的融合——油画山水
-
作者:
刘利霞
白晓剑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艺术表现形式
中国文化
民族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
西方风景画
融合
艺术形式
中国山水画
中国油画
-
描述:
"油画山水"是近几年开始出现的一个新的美术概念和术语,这个术语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精神与中国油画融合的现象。油画山水是对表现有中国山水意韵的油画艺术形式的统称,是将西方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放在同一层面进行解构、重组,创造出的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艺术形式通过意象思维的表达充分阐述了画家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山水画意韵的理解
-
金碧重彩之式微与复兴
-
作者:
张剑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绿山水
水墨画
大气
水墨山水画
创作
复兴
艺术取向
重彩
中国山水画
北宋
-
描述:
青绿山水为中国山水画之祖,指重彩青绿色为主的工笔山水画。因以青绿色为多,故称“青绿”。若描上金线或铺上金色,则称为金碧青绿山水。自东晋形成始至中唐鼎盛时期,中国山水画均以青绿为主。时至五代,水墨山水画一时成为山水画的主
-
道法自然与写意表现——莲胜的艺术观与艺术实践
-
作者:
徐恩存
来源:
书画世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河北师范大学
山水意象
艺术实践
贾又福
艺术观
中国画
当代青年
美术作品
中国山水画
河北省
-
描述:
白联晟,别署莲胜,斋署耕云堂、斋。1971年生于河北深县。1993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获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2001年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贾又福山水画工作室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为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副教授,河北省美协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画展:1994年《果乡浓浓染山河》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河北省美术作品展一等奖1994年《果乡浓浓染山河》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入选1998年《坦然山风》中国美协金彩奖牡丹杯新人奖入选1998年《日照远坡》文化部主办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入选1998年《深远风景之六》河北省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铜奖1999年《古塬秋暝》庆祝建国五十周年河北美术作品精品展览入选1999年《深远风景》文化部主办第八届群星奖优秀奖1999年《空谷回声》当代中国青年书画展优秀奖2001年《心新系列·朝气》文化部主办第一届爱我中华中国画油画大展优秀奖2002年《山水直言·蒙养》中国美协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入选2002年《鹰谈写生》阅读生活·河北省写生展银奖2004年贾又福山水画工作室学生成绩汇报展参展2005年中韩优秀青年...
-
李冀油画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迁史
《历代名画记》
张彦远
“画中有诗”
书法线条
中国画
中国绘画
表现力
中国山水画
中国文艺
-
描述:
李冀油画作品
-
祁连印象 隋建明油画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迁史
《历代名画记》
张彦远
“画中有诗”
书法线条
中国画
中国绘画
表现力
中国山水画
中国文艺
-
描述:
祁连印象 隋建明油画作品
-
关于青绿山水——刘曦林对话牛克诚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绿山水
中国古代
古代文人
中国画家
色彩学
色彩表现
中国绘画
中国山水画
中国美术
日本画
-
描述:
牛克诚,1961年生于辽宁抚顺,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87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1994至1997年作为东京大学外国人客员研究员、日本国文部省特聘海外艺术家在日本进行中日艺术史研究与绘画创作。书法、篆刻、绘画作品多次参展全国大展、学术展等;多次担任全国性美展的评委或学术主持;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与中国工笔画学会联合颁发的“重彩画创作学术奖”;在东京、北京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故宫博物院等机构收藏;学术专著《色彩的中国绘画——中国绘画样式与风格历史的展开》获国家图书奖等;出版有《牛克诚写意山水》等;作品被收录于《中国当代工笔画集》、《中国当代美术史·山水卷》等。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
腕底烟霞腾起 胸中丘壑无穷
-
作者:
王同仁
来源:
河北画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丘壑
作品赏析
华人华侨
中央美术学院
水墨山水画
中国画
无穷
中国山水画
中国美术
河北省
-
描述:
2005年在香港举办的世界华人华侨书画大展上,张志恒荣获金奖,可喜可贺。20世纪60年代中期,志恒是我在北京隆福寺街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任教时的学生。当时他是班里的班主席,瘦瘦的身材,衣着朴素,浓眉毛,大眼睛,形象很有特征。也许正是这个缘故,国画教研室的卢沉先生、油画教研室的王德娟先生都曾给他画过写生肖像。光阴似箭,一晃40年过去了。当年的青年学生,现在已年届花甲,事业上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属于实力派的中国山水画画家。
-
谈文人山水画的隐逸情结
-
作者:
袁庆玲
朱希睿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内涵
组成部分
文化脉络
隐逸文化
中国山水画
工艺美术
-
描述:
隐逸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并且在中国古代艺术发展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凡是以自然为主题的中国传统艺术都和隐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经典代表的中国山水画就是在隐逸文化的影响下萌发、发展的,并体现出一种淡泊、自然的隐逸情结。从属于工艺美术范畴的陶瓷山水画同样有着一脉相承的文化内涵。所以重视与反思中国经典艺术门类身后的文化脉络对现代人们创作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