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下五彩 】搜索到相关结果 9 条
浅谈当代青花瓷艺术的表现技法
作者:
于晓明
于玉云
余添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心理
色彩美
釉下五彩
现代陶瓷
陶瓷艺术家
色彩搭配
青年人群
张浦生
表现技法
家居设计
描述:
近些年来,青花瓷如一股时尚在当代青年人群中刮起来,无论在服装纹饰设计还是家居设计,甚至还有那首充满诗情与浪漫的《青花瓷》。这些青花瓷元素流行的根本原因就是青花瓷在审美方面很好地契合了当代人的审美心理。比如它的清新隽逸、淡雅别致的青花色彩搭配上,显得有着华夏民族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既有天蓝色的神秘感,又保持白色的素雅,因此,在英文翻译中,青花瓷被翻译成"blue and white"。青花装饰的色彩美并
釉下五彩的艺术魅力
作者:
王清玲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陶瓷史
陶瓷装饰
陶玉
釉下五彩
釉上彩
三彩
釉下彩
颜色釉
甜白
影青瓷
描述:
一、色彩缤纷五彩瓷陶与陶的装饰同时产生,瓷由陶发展而来,新石器时代就有陶器,直到魏晋才创造了瓷器。瓷器装饰直到元代以前都是以素为美,据史料记载陶玉的"假玉器……色素",同时代的霍宗初的"色亦素",宋代著名的影青瓷,永乐年间的甜白瓷都是以素为美的典型。到元代景德镇陶工们用毛笔画出在中国陶瓷史上有一定地位的"青花",陶瓷装饰开始渐渐地丰富起来,随着青花的出现,"青花夹紫"即现在的釉里红也出现了,然后是釉下五彩、釉上彩。
锋从磨砺出——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曾维开
作者:
曹新民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陶瓷艺术
青绿山水
釉下五彩
创作构思
心灵史
釉上彩
粉彩瓷
艺术创作
装饰画法
艺术特色
描述:
“松经风霜挺且节,剑砺泉濯锋乃刃。《颜氏家训有勉:“有志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曾维开先生自小存志,终成事业,缘之于他的信念与执着。”眼下虽说临近年关,却遭上了二十年一遇的大雪,“寒雪朝来战朔风,万山开遍玉芙蓉”。记者如约来到了景德镇陶瓷研究所,专程采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曾维开先生。
张云华:一念花开 一念花落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醉秋
陶瓷艺术大师
工艺美术学会
艺术陶瓷
釉下五彩
杨冰
云华
景德镇陶瓷学院
陶瓷艺术设计
安徽萧县
描述:
人物名片张云华,原籍安徽萧县(中国书画之乡)。景德镇陶瓷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师从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陆军教授和景德镇陶瓷学院杨冰教授。获奖与艺术活动2014年《醉秋之恋》获2014年中国收藏十大陶瓷名品银奖
谈釉下五彩瓷装饰的色彩表现
作者:
冯玉文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用
色彩表现
釉下五彩瓷
美感
描述:
色彩表现是釉下五彩瓷装饰得以形成的关键因素,釉下五彩瓷装饰风格大致分为工笔和写意两种,均十分重视色彩的表现与运用,具有强烈的形式、意象和工艺之美。
浅谈陶瓷人的坚守与超越
作者:
万衍
吴超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工开物》
釉下五彩
艺术瓷
印坯
瓷都
华彩篇
拉坯机
利坯
方克
古彩
描述:
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永无止境的华彩篇童……1 、制瓷72道工序制瓷“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这样写道,可见一件精美的瓷器要经过多少道繁琐
釉下五彩《出水芙蓉图》
作者:
张云华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绿
釉下五彩
花叶
美学散步
莲荷
点式
一丘一壑
填色
宗白华
令人
描述:
作者于瓶皿上散点式写出水莲荷。其中以泼彩法绘荷花舒卷掩映,资质鲜活,叶筋隐是双钩填色,恍见纹理;莲花工笔勾描。绰约如仙,出于绿泼,且花瓣轻舒。似有微风散绮,花蕾欲张,空疏处参差映衬着荷花叶,红绿相扶。资眉转盼。整个画幅或工或写,妙具风韵,可谓“是在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无限,表现了无限”(宗白华《美学散步》)。釉下五彩能有如此精湛超妙的抒写,令人寓目不忘。
G20峰会国宴瓷
作者:
陈和杰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绿
釉下五彩
花叶
美学散步
莲荷
点式
一丘一壑
填色
宗白华
令人
描述:
2016年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在杭州举行。中方为迎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精心准备的国宴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套“西湖盛宴”G20国宴餐具系列的设计团队来自上海,其设计创作灵感来源于水和自然景观。整套餐瓷体现出“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世界大国”的G20国宴布置基调。国宴餐具的图案,采用富有传统文化审美元素的“青绿山水”工笔带写意的笔触创造,布局含蓄谨严,意境清新。而所有图案设计均取自
表像之花 人之性灵——专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黄小玲
作者:
麦琪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艺术大师
似与不似之间
艺术陶瓷
釉下五彩
奈何天
陶瓷艺术家
艺术作品
黄小玲
绣球花
当代陶瓷艺术
描述:
繁花虽美艳,终有凋零时;奈何天,相见只待来年。相思苦,何能解忧,唯有"翡翠留香"。冰封花卉娇容,乃有绿叶陪衬;幽香似从釉面散逸而出,巧将四季错乱,于似与不似之间抚慰君之相思痛。得品釉下五彩之清雅,认知陶瓷艺术家黄小玲笔下的生命灵动而历久不衰,又何其快哉!黄小玲的陶艺风格,清新秀丽、恬淡雅致、灵秀独具而极富个性。曾有《虞美人》瓶、《牡丹》瓶、《菊香系列》瓶、《绣球花》瓶等二十余件作品先后参加海内外的各种展览参评;其《满园春色》等三十余件作品,先后被海内外藏家或博物馆收藏。长期以来,黄小玲潜心于釉下五彩陶瓷艺术的研究,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大胆突破、独僻蹊径而见其新貌。怀着崇敬与探奇之心,本刊记者有幸与刚刚参加完中国妇女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黄小玲进行了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