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沈奇的诗
作者: 沈奇   来源: 西部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急不躁   沈奇   漂泊者   天气晴朗   一时兴起   等等灵魂   那山那人那狗   捣衣   长安一片月   下五彩  
描述: 海魂 海潮退去了 抛下五彩的贝壳 慵倦的游人随意拾去 ——做烟缸 做项链 做摆设
“釉下五彩”是集大成之陶瓷艺术
作者: 郭芳华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成   釉下五彩   陶瓷   艺术  
描述: “釉下五彩”是湖南省醴陵市首创于清末的汉族传统名瓷,是在半成品素胎上运用国画双勾汾水或写意彩绘创作之后再施釉进入高温窑炉经“三烧”焙烧而成,素以“自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品质著称于世,这在陶瓷领域是独一无二的。“釉下五彩”在色彩运用上突破了釉下单彩的传统技艺,运用蓝、绿、红、黄、黑五种原色料(故谓五彩)制成,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晶莹透亮,永不褪色,令人耳目一新。
探访醴陵瓷
作者: 雷虎   阮传菊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釉下五彩   粮食酒   北洋政府   把数   釉下彩   陶瓷研究所   梅瓶   瓷业   窑口   实业救国  
描述: 中国是一个以CHINA为名的国度,但是站在现代瓷艺之巅的却不是中国,而是曾经以中国为师的日本。1904年,抱着实业救国梦想的清朝官员熊希龄(后任北洋政府总理)考察日本,以日本为师改造的首选竟是"CHINA",于是,曾经只产粗瓷的醴陵诞生了全新的瓷种——釉下五彩瓷。尔后,集全国之力制造的"毛瓷"更为其博得"红官窑"之名。计划经济时代远去,举一国之力生产一物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各大国营瓷厂巨大的厂房内长起的荒草
妙笔生花春意浓:王坚义作品赏析
作者: 汤鹏天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釉下五彩   竞相绽放   在山   作品赏析   艺术瓷   清新明快   艺术意境   鸟鸣   生活美   花丛中  
描述: 在釉下五彩艺术瓷的设计创作中,王坚义精研花鸟,颇有建树。他的作品画面布局清新明快,层次分明,富有节奏感。他特别善于在作品中通过对花鸟等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追求一种高尚的艺术意境,将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融为一体,拓展出一片广阔的审美空间。他的经典作品《晨曲》、《紫藤》花瓶,展示鸟儿在花丛中欢声歌唱,清脆婉转的歌声仿佛就飘扬在丛林间,回荡在山谷里。盛开的花朵与悦耳的鸟鸣相映成趣,富有动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分美好情趣。花瓶《郁金香》将代表高贵、热烈爱情的郁金香花展现得格外蓬勃茂盛。花繁叶茂,层层叠叠。蓝色花朵竞相绽放,尽情将春天的信息传递。饱满圆润的器型极具张力,艳而不俗,十分养眼。凸显高雅艺术品的价值内涵。在《北方之晨》花瓶上,粟穗上挂满了金灿灿的果实,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清香,晨风拂过,沁人心脾。引来小鸟嬉戏,为北方之晨增添了无限生机。作者用写实的手法,为我们展现了"硕果飘清香,鸟语报丰年"的美好景象。在作品《秋趣》中,人们可以透过斑驳色彩,感受秋的气息扑面而来,给人无穷无尽的想象,浪漫情趣呼之欲出。
瓷彩天下:记首届醴陵陶瓷博览会
作者: 王宁   来源: 收藏投资导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釉下五彩   陶户   醴陵市   绿彩   黄釉   制瓷工艺   学术展览   釉下彩   大型展览   瓷业  
描述: 2015年3月26日,有着"陶瓷界奥林匹克"之称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展首次来到湖南省醴陵市。借此东风,有着数百年制瓷工艺传承历史的醴陵自然也希望借此天时地利之期,将醴陵釉下五彩百年前震惊世界的辉煌再现
醴陵瓷的前世今生
作者: 雷虎   阮传菊   来源: 世界知识画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美术师   釉下五彩   熊希龄   北洋政府   釉下彩   陶瓷研究所   梅瓶   如玉   瓷业   实业救国  
描述: 中国是一个以CHINA(瓷器)为名的国度,但是站在现代瓷艺之巅的却不是中国,而是曾经以中国为师的日本。1904年,抱着实业救国梦想的清朝官员熊希龄(后任北洋政府总理)考察日本,以日本为师改造的首选竟是CHINA(瓷器),于是曾经只产粗瓷的醴陵诞生了全新的瓷种——釉下五彩瓷。醴陵釉下五彩瓷甫一出世,就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醴陵瓷的前世今生
作者: 雷虎   阮传菊   来源: 世界知识画报(B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美术师   釉下五彩   熊希龄   北洋政府   釉下彩   陶瓷研究所   梅瓶   如玉   瓷业   实业救国  
描述: 中国是一个以CHINA(瓷器)为名的国度,但是站在现代瓷艺之巅的却不是中国,而是曾经以中国为师的日本。1904年,抱着实业救国梦想的清朝官员熊希龄(后任北洋政府总理)考察日本,以日本为师改造的首选竟是CHINA(瓷器),于是曾经只产粗瓷的醴陵诞生了全新的瓷种——釉下五彩瓷。醴陵釉下五彩瓷甫一出世,就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大美寻源·五彩雅韵”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为醴陵瓷博会创作瓷瓶
作者: 王立新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雅韵   釉下五彩   中国陶瓷   会将   莫言   文学院院长   龙窑   文学奖获得者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世界陶瓷  
描述: 全国政协委员、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学院院长莫言应邀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展暨首届湖南(醴陵)陶瓷博览会精心创作的釉下五彩瓷瓶,2015年3月11日在北京龙窑成功烧造出窑。 "醴"传
浅谈釉下五彩陶瓷书法作品装饰方法
作者: 盛敏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作品   陶瓷装饰   书法作品   釉下五彩   大汶口文化   刻瓷   灰陶   阳刻   装饰手法   陶瓷艺术品  
描述: 陶瓷和书法同是中国文化的两个代表,从一开始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先秦陶器封泥,还是晋代的瓷印、唐代的书法瓷瓶,以至宋元明清各代书法装饰陶瓷艺术品,书法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单独以书法作为主体的瓷器创作在陶瓷史上一直都存在,从有文字开始就已经出现,远古的仰韶文化和半坡文化中出现的彩陶上就有大量的象形图案。大汶口文化有刻画的象形文字灰陶,这些都可以看作书法作为主题进行陶瓷装饰的滥觞。到唐代长沙窑,书法已经
陶润文·作品欣赏
作者: 陶润文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湖南醴陵   汪东兴   釉下五彩   文化研究中心   中国陶瓷   中共中央办公厅   陶瓷艺术家   釉中彩   陶瓷研究所   学术交流  
描述: 1975年由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下达生产毛瓷7501的指令,当时轻工部陶瓷研究所在临川采集了10余吨滑石子珍贵泥料进行秘密研发,瓷温在1260℃~1300℃左右成瓷,采用了釉中彩的工艺流程,堪称当代瓷王,时境过造,2013年春中国陶瓷博览会在景德镇召开,湖南醴陵陶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千山先生与陶瓷艺术家陶润文前往景德镇进行陶研学术交流,在偶而遇见当年7501瓷研发前辈
< 1 2 3 ...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