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清宣统釉下五彩瓷
作者: 耀文   来源: 今日上海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朝   艺术风格   宣统年间   釉下五彩瓷  
描述: 釉下五彩瓷器是清末宣统年间出现的一种新式瓷器,是湖南醴陵地方窑烧制的,它与明清两代景德镇生产的青花五彩和釉上五彩相比,有着完全不同的艺术风格。作为一个地方的瓷窑,在全国瓷业衰退之时,于传统制瓷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制出釉下五彩,并取得很大成就,为挽救当时中国瓷业的衰退做出了重大贡献。
釉下五彩《得寿图》
作者: 徐国琴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釉下五彩  
描述: 釉下五彩《得寿图》
陶瓷的对外贸易和国际合作与交流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釉   釉下五彩   中国陶瓷   均陶   陶瓷器   耀州窑博物馆   陶艺家   外国领导人   陶瓷制品   瓷业  
描述: (续上期)3.3国礼瓷器陶瓷常常作为国礼,由国家的领导人在出访时赠送给外国领导人和组织,或赠送给来访的外国领导人。入选国礼瓷多的依次是景德镇、醴陵、潮州与汕头、宜兴、淄博所产的陶瓷器。景德镇瓷器曾代表中国陶瓷制品的高端水平和上等品质,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瓷业的发展。1949年以后,景德镇瓷业在继承和科学总结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发展。20世纪50年代,景德镇试制成功的高白釉的白度达到83.45%,创中国陶瓷历史上的白釉之最。
探析粉彩艺术的创新表现
作者: 陈宝   毕胜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釉   釉下五彩   中国陶瓷   均陶   陶瓷器   耀州窑博物馆   陶艺家   外国领导人   陶瓷制品   瓷业  
描述: 粉彩,作为陶瓷类别而言,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作为装饰手法而论,粉彩是陶瓷釉上彩的一种比较成熟的装饰技法。冯先铭在《中国陶瓷史》中写道:"粉彩瓷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制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粉彩的制作工艺
陶瓷装饰设计、釉上彩绘:新彩
作者: 黄洋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釉下五彩   新彩   釉上彩   瓷都   装饰技法   填色   如玉   颜色釉   装饰形式  
描述: 景德镇是闻名天下的瓷都,景德镇的瓷器具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白如玉的特点,被世人所叹服,视为瑰宝,在陶器中有很多装饰技法,釉上的就有新彩,粉彩等,釉下装饰还有青花、釉下五彩等等,各种陶瓷装饰的运用更是锦上添花,特别是新彩的运用就更加丰富多彩,表现形式多样,弥补了装饰欲达而不能的效果。
精湛的景德镇民族用瓷
作者: 杨一志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斗彩   釉下五彩   陶瓷文化   器型   精湛的技艺   新疆维吾尔族   雕塑瓷厂   瓷都景德镇   元性   景德镇陶瓷  
描述: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5 6个民族融为一体,共同铸就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民族用瓷是中华陶瓷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不同民族的相互交流和往来,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也带来了陶瓷风格、题材、装饰、器型的多元性。少数民族的文化各有特点,精彩纷呈,它们无疑是中华陶瓷文化永不
寻常之美李少尊和他的陶艺
作者: 宋人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考工记》   中国古典名著   釉下五彩   景德镇陶瓷学院   釉上彩   瓷板   釉下彩   艺术创作   金溪   工艺手法  
描述: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是中国古典名著《考工记》的一段论述,也是李少尊工作室名号“四集烧“的由来和他艺术创作所追求的目标。李少尊1982年生于江西金溪,200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后留在景德镇创业。多年来一直默默地怀着虔诚之心认真创作,他笔下的自然是他自我的自然,也是他长期观察、感受
渌水悠悠醴陵彩
作者: 何湘陵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国时期   釉下五彩   透明釉   中国陶瓷   高温烧成   陶瓷发展史   釉下彩   陶瓷研究所   彩绘瓷   铜官窑  
描述: 釉下五彩瓷之始釉下彩是彩绘瓷的一种独特的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先用颜色在素坯上绘制纹样,然后罩以透明釉经高温烧成,纹饰隐于釉下,色彩经久不变。景德镇的青花、釉里红和醴陵釉下五彩等都属于釉下彩系列。釉下彩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最初只是简单地褐色点彩,并没有刻意绘饰。真正的釉下彩最早出现在唐代的长沙窑,长沙窑创烧于唐代,因为是在长沙郊区铜官镇首次发现,所以又名"铜官窑"。它代表着中国陶瓷釉下彩装饰的起点,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釉下五彩的艺术魅力
作者: 王清玲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陶瓷史   陶瓷装饰   陶玉   釉下五彩   釉上彩   三彩   釉下彩   颜色釉   甜白   影青瓷  
描述: 一、色彩缤纷五彩瓷陶与陶的装饰同时产生,瓷由陶发展而来,新石器时代就有陶器,直到魏晋才创造了瓷器。瓷器装饰直到元代以前都是以素为美,据史料记载陶玉的"假玉器……色素",同时代的霍宗初的"色亦素",宋代著名的影青瓷,永乐年间的甜白瓷都是以素为美的典型。到元代景德镇陶工们用毛笔画出在中国陶瓷史上有一定地位的"青花",陶瓷装饰开始渐渐地丰富起来,随着青花的出现,"青花夹紫"即现在的釉里红也出现了,然后是釉下五彩、釉上彩。
论山水彩釉装饰
作者: 陈效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意蕴   釉下五彩   裂纹釉   烧窑   填彩   釉上彩   体素   玲珑瓷   釉下彩   颜色釉  
描述: 炉以低温烧烘的一种陶瓷上色技艺。此外,烧窑前即在坯体素胎上绘画,如青花、釉里红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就将山水画与彩釉结合起来,作为一种新的装饰形式,本文就介绍一下山水彩釉的装饰。1、陶瓷彩釉的出现
< 1 2 3 ...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