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日出江南
作者: 江野   来源: 现代苏州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连环画   齐白石   上学期   阳澄湖   国画   雕塑专业   日出   江南农村  
描述: 在江南农村阳澄湖之畔,我学画之初,连国画画在宣纸上也不懂,镇上也没有宣纸和国画颜色,也没有一位老师,只知乱涂乱画,画伟人肖像,临临连环画,最早知道的大画家是齐白石。看看其画不以为然太简单了,想想画画虾蟹也能成为大画家,太容易了。后来,我阴差阳错考学校被他们分了雕塑专业,心里很不舒服,当时想反正能考取能户口出去就行。
谁持彩练当空舞(之十一)
作者: 高信   来源: 出版史料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学期   国民党   毛泽东   闻一多   古典文献   先生   美国学   英雄气  
描述: 闻一多的书衣闻一多先生早年在清华学堂学外语,后来留学美国学美术,归国之后,写诗之外,是研究古典文献,最后,以民主斗士而殒身。毛泽东在文章中就赞扬他“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是伟大的学者和战士。闻一多先生在他四十八年的短暂一生中,不管是上学期间,或是任教期间,与美术之缘一直未解。我们在他的“全集”中,可以看到第十卷就是美术专卷,这在现代所有伟大作家的全集中,属于仅见。再看这部第十卷,留美期间和以后,他的绘画作品,比如油画素描,都没有保存下来,只有几十幅1942年长途旅行时的速写,再就是数量最大的篆刻,那是晚期谋生之作,还有一帧为茶叶庄所画的销售广告彩色稿。但闻先生从清华时期到归国后所作的图书封面和题饰,却几乎完整地收入其中。鲁迅先生有言:纸墨更寿于金石,确是卓识灼见。闻一多在清华求学时,曾主持刊物,参加美术团体,有了初步的绘画的实践。也因为编辑着刊物,他对当时社会上的刊物装帧就分外重视。在1920年5月7日的《清华周刊》上,他发表了一篇题为《出版物的封面》的文章,二十二岁的作者点名评论了包括名震时代的《新青年》和《小说月报》《妇女杂志》、甚至母校的《清...
油画艺术的执着追求者:孙吉全印象
作者: 曾传兴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馆   美术系   油画艺术   上学期   执着   油画作品   中央民族大学   印象  
描述: 我完全没有想到.孙吉全先生的油画作品首次发表文章竟由我来执笔.让我为他的巨幅油画——《即墨之战》写点东西。对于画油画的人来说.用文字的方式表达.相对于用画笔.显然是生涩了许多……私底下吉全与我很熟.我们同为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油画班同学.毕业后.他便回到了他老家山东的即墨文化馆.从事美术培训相关的一些工作。许是迫于一些来自现实的压力.吉全不得不割舍自己在油画艺术上的更高追求,退而求其次选择了稳定。上学期间.我俩交流很多.尤其是在油画的探讨方面.经常达成共识.在这方面我们可谓知己。吉全画画非常用功.天资聪颖.并且在油画这一领域悟性很高。记得那时
论线
作者: 林蓝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学期   审美感受   审美形式   造型艺术   造型手段   旧石器时代   线条   新石器时代  
描述: 上学期间,我曾沿黄河一线考察。从敦煌到龙门,在石窟雕塑与壁画上,我看到了无数的线。翻开人类艺术史,时时可见线的轨迹。对色的审美感受在旧石器时代即已经开始,而对线的审美感受的充分发展则要等到新石器时代制陶时期。色与线是造型艺术中的两大因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