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物我兼得的艺术:谈胡赤骏的生活与创作
作者: 余丁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州美术学院   卡塞尔   绘画语言   本科班   半抽象   霍克   这一代人   大卫   油画系   系列作品  
描述: 其实是属于"60后"这一代人。老胡的家临着一片平湖,一个平台从岸边延伸出湖面数米,能让人产生从上面一跃而下、扎个猛子的冲动。这让人想起大卫·霍克尼画面中那些水花四溅的场景。生活似乎就应该这样,在平静的背景之中,不时有几个激情的浪花。但除了平静的一面,生活也有流变的一
寻觅
作者: 李浩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州美术学院   卡塞尔   绘画语言   本科班   半抽象   霍克   这一代人   大卫   油画系   系列作品  
描述: 寻觅
自序
作者: 李浩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体生存   形与色   艺术作品   活着   于斯   哲学问题   传世佳作   这一代人   不准确性   视觉转换  
描述: 里?我们这一代人到底在寻找什么?我们需要信仰吗?我本不想反映这种哲学问题,但诸如此类的思考一直困扰着我,使我没法绕开。它没完没了地不停在我脑中出现,
自由自在地写生
作者: 潘敏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徽师范大学   木刻刀   油画笔   支教   风景写生   油画技法   艰难困苦   讲道理   这一代人   冲动行为  
描述: 儿时,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在课本中读到过克拉玛依,对连鸟儿也飞不过的戈壁有一种莫名的向往。我相信缘分,到现在我都时常庆幸自己找到了绝佳的归宿。1982年大学毕业后去新疆支教,让我走进了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时时刻刻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新疆。工作和生活在新疆的几年,可以这么说,真的改变了我的性
向日葵们百感交集
作者: 余华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马尔马拉海   油画艺术   许江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油画学会   表现主义   上海美术馆   这一代人   美术学院院长  
描述: 我在初春里走入许江租来的画室,某种强烈的气息迎面而来,瞬间笼罩了我的身心。我心想:是油彩的气息吗?可能是。我的感受是气息在那一刻出现了形象,仿佛是一堵沉默的高墙,或者是一排无声的巨浪。整整一个下午,我和许江说话之时,总是忍不住暗暗猜测:这是什么气息?我看看四周的白墙和脚下黑色的水泥地,有一些不久前粉刷过的迹象,我问许江:"是油漆的气味,还是油彩的气味?"许江茫然地摇头说:"不知道。"许江似乎不知道我在问些什么。现在我在远离许江画室的屋子里写作这篇文章时,这气息又出现了,我突然明白:这是我们的向日葵的气息。
和时代一同前进的人物形象——讀《祖孙四代》
作者: 王崇人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6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字塔   青年一代   精神状态   地主   形成   新时代   心情   性格   人物形象   陕北农村  
描述: 出現在人們面前的、正像豎立起一座紀念碑式的雕塑,四个人物紧密地联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构图,給人以宏伟、巨大而境地辽闊的感觉,如此充分表达出,新时代农民的精神状态和豪放的心情。第一代是蹲着
有感于半截子美展
作者: 邵大箴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一代   中年人   首都   文艺界   艺术家   展览会   蒲国昌  
描述: 拨动了很多人的心。他们不是在发牢骚:“先生对我们感到惋惜,说我们是没有出壳的鸡;后生对我们不满意,说我们是腌过的蛋……”,这是中年人心里实际存在着的苦闷。他们介于老一辈和青年一代美术家之间,受到两方面的压力和冲击。老一辈艺术家功成名就,中年人和他们现实主义的成就相比较,
江山万里心:骆拓霜蹄露足气自豪
作者: 蔡启予   来源: 美术之友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家   第一代   新中国成立   中国画   西画   油画   万里  
描述: 骆老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第一代画家,1947年入北平艺专,1951年毕业。他中西画并举,基础扎实雄厚,主修油画专业,在中国画的技法上发挥得更显独到。此次出版的《江山万里心——骆拓画集》是骆拓教
对写意性工笔写生与创作实践的思考
作者: 崔福庆   来源: 美术之友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表现风格   创作实践   青年一代   精神内涵   写生   发展历史   写意性  
描述: 中国工笔人物画已有千余年的发展历史,传统的工笔人物画历经晋、唐、宋、元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到了明、清时期,人物画逐渐衰落。近几十年老一辈工笔人物画家从衰落中走出,再到中青年一代
< 1 2 3 ... 7 8 9 ... 15 16 1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