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国】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关于袁侃的《中国戏剧》系列研究
-
作者:
庾凯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雕
雕塑作品
见山不是山
明暗
玻璃钢
笔触
油画
《中国戏剧》
-
描述:
观看袁侃的雕塑系列作品《中国戏剧》时,总感觉其中蕴含着一些“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味道。这个系列目前已经完成的九件雕塑作品全部采用了玻璃钢材质,但是观感上却带有木雕的形态;同时,这些雕塑虽然属于上色雕塑,色彩并不均匀,而是呈现出油画般的笔触和明暗效果。于是,我忍不住想要追究一下他在雕塑形式的实验中又找到了哪些新的突破点?
-
传统、当代,我对两边都很迷恋:对话韩峰
-
作者:
ArtChina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制造》
迷恋
韩峰
“中国制造”
当代
传统中国画
工业制品
对话
-
描述:
艺术当代(以下简称“艺”):我们之前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你2005年前后开始的《中国制造》系列,那是用绢本工笔小品的形式来为“中国制造”的日常生活中的工业制品所做的“写真”,既有着传统中国画的某种形式因子,也有着对现代商业文明与都市社会的思考。在后来的《美好时光》系列中,这种对当下的都市生活的关注从“物”转移到了“人”,至少是“人偶”,这种转变背后有着怎样的思考?
-
传统、当代,我对两边都很迷恋
-
作者:
ArtChina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制造》
迷恋
韩峰
“中国制造”
当代
传统中国画
工业制品
对话
-
描述:
艺术当代(以下简称“艺”):我们之前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你2005年前后开始的《中国制造》系列,那是用绢本工笔小品的形式来为“中国制造”的日常生活中的工业制品所做的“写真”,既有着传统中国回的某种形式因子,也有着对现代商业文明与都市社会的思考。在后来的《美好时光》系列中,这种对当下的都市生活的关注从“物”转移到了“人”,至少是“人偶”,这种转变背后有着怎样的思考? 韩峰(以下简称“韩”):《中国制造》表面上关注的是我们生活中的产品,但实质上我担心的是整个社会创造力的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