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美妙古典修辞
作者: 张培锋   来源: 全国优秀作文选(美文精粹)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素材   日本学者   修辞   常识性   《中国文学史》   古典诗词  
描述: 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在他的《中国文学史》一书中指出:“往往常识性地理解文学素材,却依靠语言来深切感人,这可说是中国文学的理想。”这话是很有道理的。细细想来,很多古典诗词,论题材其实很平常,它们之所以打动人心,成为千古名作,主要原因便是在精美的语言修辞上。修辞绝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形式的事,它与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离开了这些修辞,也就没有所谓思想。换句话说,一首古典诗词,说它好,一定有其得体的修辞方式、精美的表达技巧。 怎样的语言便对应了怎样的情境,从这个角度说,古典诗词是无法翻译成白话文的,因为修辞变了,翻译后的诗意也就丧失了。比如宋代晏几道《临江仙》的名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美籍华人学者叶维廉在其《中国诗学》一书中分析说:“如果解读成‘落花里有一个人独立着,微雨里有成双的燕子在飞’,这样的解读我们总觉得不妥,好像损失了很多东西。原因是:在文言的句法里,景物自现,在我们眼前演出,清澈、玲珑、活跃、简洁,合乎真实世界里我们可以进出的空间。白话式(西方式语言)的解读里,戏剧演出没有了,景物的自主独立性和客观性受到侵扰,因为多了个突出的解说者在那里指点,说明‘落花里……’‘有人……’。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