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一花一世界——读孔六庆的工笔花鸟
作者: 黄小我   徐东树   来源: 福建艺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花鸟   “艺术”   艺术家   贡布里希   世界  
描述: 一花一世界——读孔六庆的工笔花鸟
建筑之艺术
作者: ArtChina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理念   “艺术”   环境设计   美术史   绘画   建筑   雕塑   公共艺术  
描述: 在西方的美术史传统上,建筑一直是广义的“艺术”中重要的一支。在任何通史著作中,在不同年代的艺术板块中,其内容往往都遵循着建筑、绘画、雕塑、工艺的顺序展开,建筑之于艺术的关系可见一斑。近年来,伴随着艺术边界的不断拓展与建筑设计理念的更新,以环境设计、公共艺术为标志,狭义上的艺术与建筑之间的交集不断增多。
艺术的翻译
作者: 陈善伟   来源: 英语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艺术   “艺术”   表演艺术   翻译   文化传统   分类方法   时间艺术   多媒体艺术  
描述: “艺术”一词由于古今中外各地各国文化传统的差异,很难有一个大家都接受的定义。一般人大致上认为艺术的内涵包括文学、书画、雕塑、音乐、舞蹈、建筑、戏剧、电影等。其他的分类方法,例如表演艺术、多媒体艺术、空间艺术、时间艺术、视学艺术、实验艺术、行为艺术、应用艺术、语言艺术、装置艺术、综合艺术
本土化是中国市场成功的关键
作者: 朱学东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   中国市场   生活方式   时尚潮流   中国人   文化力量   理智   本土化  
描述: 时尚,对于时下的中国人来说,与几十年前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不再是一个时髦的名词,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力量。人们常常会把时尚与流行相提并论,其实并不
自有狂人狂语在
作者: 葛俊芳   来源: 视野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   交响乐   狂人   非人  
描述: 并非人人都能作画,也并非人人都能雕塑,更不是谁都能玩得转交响乐。但,只要给你一架相机,恐怕没有人说:噢,对不起,我不会!可见,在所有贴着“艺术”的标签里,摄影貌似最没有艺术范儿的一种。它是那么让人信手拈来,并从此欲罢而不能,以至于当我们决定去旅行时,可以不带爱人,
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印象表现工作室 非“艺术”状态三人联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10年   “艺术”   西安美术学院   状态   工作室   印象   网络媒体   油画  
描述: 2010年4月20日,非"艺术"状态三人联展在西安美院西部美术馆开幕,参展人是刘磊、马兵、石群。本次展览由西部美术馆、西安美院油画系印象工作室主办,潘晓东、卢刚策划。此次画展得到99艺术网、深圳文艺网、画家村网、出山网、ART新势力网等网络媒体支持,除此外还得到雅昌展览、国际后当代艺术家总部、世界艺术品网等网站媒体的信息发布。
北京的秋天哼着小曲看展览——别为历史挠头先和画中人打个招呼
作者: 冯铄淳   来源: 中国收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秋天   “艺术”   历史   展览   小曲   招呼   北京  
描述: 有这样一种烦恼:“有多少人在美术馆或者博物馆,这边看看,那边看看,大约20分钟后,脑子里想的不再是这幅油画、那座雕塑,而是那杯自己现在非常需要的提神咖啡……”大家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看展疲劳症”吧?不止如此,这样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陷入自责:展览的一切都很美好,很“高大上”,很“艺术”,那是不是自己出了什么问题,与展览格格不入?在这里,我们以一场“威尼斯画派”展览为例给出了一份观展“小指南”,希望能让您多一分享受,少一点纠结。
匡时秋拍征集全面启动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中国收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秋天   “艺术”   历史   展览   小曲   招呼   北京  
描述: 日前,匡时2015秋拍的全球征集行动已全面启动,其中亚洲征集接近尾声,北美征集即将在8月初展开。据悉,此次匡时的亚洲征集不仅瞄准上海地区,日本也成为征集之地。而在北美征集中,纽约、旧金山及洛杉矶这三大美国核心城市都将是征集目标。中国书画、瓷器杂项、油画雕塑、名人信札、珠宝钟表等都在本次征集范围内。
“圆鼓鼓和包子脸”才是真可爱
作者: 冯铄淳   来源: 中国收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秋天   “艺术”   历史   展览   小曲   招呼   北京  
描述: “艺术是变形和夸大的,跟胖子没有关系。不只是人,我画的动物、水果、乐器也都是胀鼓鼓的。” —费尔南多·博特罗 谁是博特罗 “博特罗在中国”上海之行近日圆满落幕,其中展示了包括84幅油画、44幅素描和9座纪念性雕塑在内的137件作品。展览在由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改建而成的中华艺术宫举行,耄耋之年的博特罗也亲自参与展会开幕式,为观众讲解自己的艺术思想。
设计与艺术的联结者
作者: 蒙丽诗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   圣马丁   “艺术”   混合体   艺术品   艺术感   作品   艺术学院  
描述: Fredrikson Statlard (Patrik Fredrikson and Ian),一对活跃在英国伦敦的前卫设计组合。早年两位就读于最富盛名的英国圣马丁艺术学院,1995年成军。他们设计有多个具有冲突感的作品,获得国际上广泛的认可,包括当今设计界的泰斗们。在访谈中,我们谈论得最多的是关于“设计”与“艺术”的关系,他们坦言没必要将“设计”与“艺术”对立起来。其间,他们不断用“artpiece”(艺术品)和“sculpture”(雕塑)来称呼自己的作品。回头再看看他们的作品,艺术感强烈的外形与实用性兼具的内在,成就了名副其实的设计与艺术的魔幻混合体。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