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北京地铁公共艺术 1965-2012
作者: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编   来源: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1965   环境设计   2012   地下铁道车站   北京市  
描述: 本书是第一本关于北京地铁公共艺术的书籍,详细地介绍了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同北京市轨道交通建管公司组织的地铁公共艺术(雕塑、壁画、环境设计和室内设计)作品。
中国西画五十年 1898-1949
作者: 朱伯雄 陈瑞林编著   来源: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绘画史   1898~1949)   年代:   中国   绘画史(地点:   西洋画(地点:   西洋画  
描述: 西画在我国近代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油画、雕塑、版画及素描、色彩、解剖、透视等,已普遍为我国接受,并对我国艺术的发展有深刻影响。书后附有150余幅当时作品及团体活动照片。
江苏美术五十年 1949-1999 油画 水粉 水彩 色粉 漆画 雕塑
作者: 赵绪成主编   来源: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美术(学科:   地点:   年代:   1949~1999   画册)   学科:   作品   江苏  
描述: 江苏美术五十年 1949-1999 油画 水粉 水彩 色粉 漆画 雕塑
托尔斯泰与他的时代
作者: 吕章申主编   来源: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历史文物   近代   艺术   俄罗斯   托尔斯泰   介绍   作品综合集   1910)   L.N.(1828  
描述: 本书是根据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俄罗斯雅斯纳雅·波良纳庄园博物馆及国立列夫·托尔斯泰博物馆共同推出“列夫·托尔斯泰与他的时代”大型主题展览编辑而成,共精选361件展品,涵盖油画、雕塑、手稿、书籍、生活用品等方面。从“家族”、“文学”、“探寻”、“中国”四个角度表现列夫·托尔斯泰丰富而璀璨的人生。作为站立于世界顶峰的伟大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高度赞美中国人民对和平的崇尚,他的博爱精神、忏悔意识及对自我完善的追求,也深刻影响了一大批中国知识分子。在中俄再谱新篇之际,本书可以让广大读者深入了解列夫·托尔斯泰浑然天成的艺术作品与博大深邃的思想学说,真切感受俄罗斯文化的多彩光谱。
名人传 青少版
作者: 法 罗曼·罗兰著   来源: 武汉: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1827)   贝多芬   米开朗基罗   B.(1457   L.V.(1770   托尔斯泰   传记   1564)   1910)   L.N.(1828   缩写  
描述: 本书包括了《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三篇传记,描写的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一个是小说家。他们虽然各自所处的领域不同,但是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他们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而献出了毕生精力。他们坚信只要自己的灵魂能够坚忍果敢,不因悲苦与劫难而一味地沉沦,那么就定能冲破肉身的束缚,奔向人生的崇高境界。优秀的传记不仅能鼓舞人,还能使人更深刻地认识世界,了解人生。
罗丹艺术论 重编彩图本
作者: 法 葛赛尔著   傅雷译   来源: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罗丹(1840   1917)   美术批评   生平事迹   1917)绘画雕塑  
描述: 本书是罗丹对欧洲雕塑史的科学总结,又是个人经验的精练概括。其中贯穿着作者对前辈名作的真知灼见以及自己数年来创作的心得,现配以与原文本紧密贴合的彩图。
名人传
作者: 于淼波主编   来源: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米开朗琪罗   贝多芬   L.N.(1828~1910)   B.(1475~1564)   L.V.(1770~1827)   托尔斯泰   传记   青少年读物  
描述: 本书是针对初中生编写的课外读物。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以及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赞扬了他们高尚的品格、百折不挠的毅力和顽强奋斗的精神。本书经过精心编选,保留了原著中的经典情节,语言形象生动,故事情节曲折,并附有精美的插图,旨在帮助初中生增长知识,丰富见闻。
潘玉良画传
作者: 石楠著   来源: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传记   潘玉良(1899   1977)   画册  
描述: 本书是讲述著名女画家潘玉良生平的一本传记。在讲述的过程中,又着重讲述潘玉良的学习绘画的道路以及她所取得的绘画的杰出成就。潘玉良是一个传奇的女子,她的一生,是雏妓—小妾—女画家—女教授—世界著名女作家这样串成的道路。潘玉良的绘画,在题材和艺术上,都多有创新和开拓。“她具有深厚的情感和真纯的画艺……远立于偏重具体与抽象两派之间,她用中国书画的笔法来描绘万物,但不为中国传统书法所拘束,其对现代艺术的贡献已足够丰富了”(叶赛夫,法国巴黎东方美术馆馆长)。本书还选用了潘玉良的彩墨画、素描、油画和雕塑作品共50余幅。并加入一些张她各个时期的照片。
梵华楼藏宝 佛像
作者: 王家鹏主编   来源: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P.R.(1881   毕加索   传记   1973)  
描述: 本书展示的是故宫梵华楼内藏的佛像。梵华楼为紫禁城内一处重要的藏传佛教神殿,至今仍基本保持着清代乾隆时期的原貌。梵华楼中分六品供设的金铜佛像786尊,集合了藏传佛教供奉的显密教主要神像,体现出藏传佛教造像神系庞大,形象丰富多彩的特点,是清宫六品佛楼中的主要供设,成为难得的藏传佛教造像雕塑样本库。不仅是乾隆时期宫廷佛像具有代表性的鸿篇巨制,也是中国藏传佛教造像遗存中极为独特珍稀的文物组合。梵?
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 第3卷 金铜佛 下
作者: 熊文彬主编   来源: 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P.R.(1881   毕加索   传记   1973)  
描述: 本卷精选西藏地区珍藏的金铜造像218件,既有寺院大型的主供佛像,也包容民间流传的各种金铜造像。同故宫博物院珍藏的金铜佛造像交相辉映,全方位的展示了藏传金铜造像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本卷收集西藏拉萨大昭寺、阿里托林寺、昌都八宿寺、山南敏珠林寺、江孜白居寺等不同地区和流派的金铜佛造像及布达拉宫的珍藏品,充分体现了自吐蕃时期以来不断学习借鉴到融合创新,形成独具藏民族本土文化特色的金铜造像传统,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是中国藏传佛教雕塑的珍品。
< 1 2 3 4 5 6 ... 28 29 3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