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19】搜索到相关结果 300 条
-
浙江省宪研究
-
作者:
林孝文编著
来源:
北京:法律出版社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宪法
1920
浙江省
法制史
1926
研究
-
描述:
浙人制宪心情之急切,仅用不足3个月时间就起草并通过了《浙江省宪法》(世称“九九宪法”)。不久,该宪法陷入流产。半年后,浙江各县共起草宪法达100部之多,后来整理为“三色宪法”,其宪草之繁杂,程序之严密,堪称世界之最。未几,该宪法方案又归于泡影。但浙人制宪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越挫越勇,不到一年时间,浙人又制定了《浙江省自治法》,并最终把它付诸实施。但到此时,浙人的梦想已不再具有生存空间。国民革命的兴起,国家政局的剧变,依据《省自治法》所产生的浙江省自治政府,仅存三天就烟消云散了。浙江制宪旷日持久、进行激烈;宪法文本不断翻新、五彩纷呈,但最终都束之高阁。重读浙江这段色彩斑斓的宪政史以及宏幅巨制般的宪法内容,让人感慨万千,心存太多的遗憾与设想。近一个世纪前,浙人对宪法有着怎样的梦想与憧憬?他们在实现自己的梦想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样的障碍?他们梦想的破灭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经验以及思索?这都是本文始终关注的问题,在正式开始阐述这些问题之前,有必要先交代一下本文的基本思考路径及研究方法。
-
张爱玲传
-
作者:
王羽著
来源: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传记
1995)
张爱玲(1920
-
描述:
一个个瑰丽的故事,如绽放的烟花五彩斑斓,有繁华有悲怆,看得我无限神住。一个个人物,骨子里都生着一种在唾手可得的救赎面前宁愿放手也不能触碰自尊心的神经症人格。剥去小说表面的装饰和岁月流转中思想肌体褪的一层层皮,我看到的东西似乎简单了,就是父亲,母亲,还有她自己。本书解读海上第一才女张爱玲的心灵世界,回味沉香屑里的生死寓言。
-
镜中瑕疵 我的自画像
-
作者:
澳 怀特著
来源: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怀特
P.(1912~1990)
自传
-
描述:
《镜中瑕疵》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特里克·怀特的自传,是他诚挚坦率又别出心裁的“自画像”。这本书以清新优美的笔触讲述了他传奇的一生,剖析了他作为“个体的人”五彩斑斓又矛盾重重的内心世界,诚恳地向世界剖白了他炽热、崇高、“既非男人又非女人”的感情,以及这种感情对他文学创作发生的深刻影响。
-
陆小曼情传 烟花易冷,韶华易逝
-
作者:
语嫣然著
来源:
北京:时事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传记
陆小曼(1903
1965)
-
描述:
回顾陆小曼的一生,她犹如璀璨的烟花,五彩斑斓、绚丽多姿。但烟花易冷,繁华易碎,绚烂的背后便是空寂。本书用细腻的笔调简述了民国才女陆小曼悲情壮丽的一生,以及与她关系最为亲密的三个男人——王庚、徐志摩和翁瑞午的婚姻,结构严谨,文字婉约,清新脱俗。通过这本小书,你会沉浸于那个老唱片在留声机里咿咿呀呀的年代,留恋于繁华奢靡、歌舞升平的舞厅戏院,看这个惊世的女子是如何的一生惊艳。
-
30妙探索 列奥纳多·达·芬奇
-
作者:
玛丽娜·华莱丝
来源: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1519)
达·芬奇(1452
传记
-
描述:
艺术家、解剖学家、建筑师、植物学家、制图师、工程师、数学家、音乐家、科学家、雕塑家——用“博学多识”根本不足以形容列奥纳多·达·芬奇惊人的天赋。如果你仅仅知道达·芬奇就是那个被复制次数排在首位的名画《蒙娜丽莎》的作者,赶快趁机给自己补补课充充电,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全才”吧。本书是了解这位文艺复兴时期“大英雄”各种理念的捷径。在本书中,几位世界上研究列奥纳多·达·芬奇的学者,带领读者专业且直接地领略达·芬奇伟大发明的领域之广、创意之妙。本书把达·芬奇的每项伟大成就精简为一幅图、两页纸和三四百字,在半分钟内向普通读者讲解。本书引用了大量的图片,用对其关键画作的研究为支撑,是满足好奇心、了解达·芬奇的好选择。
-
中国雕塑 1949-2010
-
作者:
杨剑平 李晓峰编著
来源: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雕塑史
中国
1949
2010
-
描述:
本书系统地记录了我国雕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直至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第16届亚运会(含亚洲残奥会)召开之时的发展历程。中国雕塑的“1949—2010”可成为一份可作深思的重要历史档案,而本书也是这份思考的尝试性梳理和备忘录。
-
名画深读系列 时代雕像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研究
-
作者:
刘礼宾著
来源: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1925)
肖像雕塑
民国
孙中山(1866
中国
雕塑评论
-
描述:
民国时期具有现实品格的雕塑艺术,奠定了中国现代雕塑艺术的基础。《时代雕像》作者刘礼宾君在搜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认真爬梳,结合时代文化大背景,系统整理出民国时期的雕塑发展的历程,较为详尽地叙述了这一时期雕塑教育与创作的情况,重点介绍了重要艺术家的创作,并在学术的层面上对当时的艺术思潮、创作理念及其对今后雕塑艺术的影响做了精辟的分析。
-
雕塑空间
-
作者:
孙振华著
来源: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雕塑史(学科:
地点:
年代:
1979~1999)
雕塑史
中国
研究
-
描述:
本书从发生于1979年的“星星”画展开始,从形式革命到本土化、从文化转型到解构雕塑、从女性方式到公共艺术多个方面,对中国现代雕塑史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
走过岁月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八十年
-
作者:
龙翔主编
来源: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1928~2008
中国美术学院
校史
史料
-
描述:
本书是雕塑系在校庆八十周年的礼物。内容有:源远流长、薪火相传、春华秋实、走向社会四部分。
-
名人传
-
作者:
法 罗曼·罗兰著
刘荣译
余良丽丛书主编
来源: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贝多芬(Beethoven
Van
Iudwing
1770
1564)
1827)
Nikolayevich
Buonarroti
托尔斯泰(Tolstoy
1475
1910)传记
Leo
传记
1828
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
-
描述:
《名人传/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又称《巨人三传》,包括《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基罗传》三部“英雄传记”。这部传记里的三个人,虽然一个是德国的音乐家,一个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画家、诗人,另一个是俄国的作家,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和国家不同,事业和贡献也都不同,但在创作过程中,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