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马俑】搜索到相关结果 185 条
-
变味的城市雕塑
-
作者:
刘军
来源:
传承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由女神像
个人好恶
造形
个人修养
秦始皇兵马俑
黄河母亲
创造思维
社会与人
越秀山
城雕
-
描述:
雕塑是一切造形艺术中最有力度最具有感召力的有形艺术。从西方的罗丹、米开朗基罗到东方的秦始皇兵马俑,从狮身人面像到乐山大佛,从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丹麦的美人鱼到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古今中外的雕塑家们用他们的才情再现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有人说,雕塑是凝固的艺术,是用雕刀镂刻出的一部部文明史
-
低姿态
-
作者:
徐静
来源:
东西南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雕塑艺术
博物馆
保存
导游
秦始皇陵兵马俑
陶俑
人工修复
姿态
秦兵马俑
处世之道
-
描述:
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看到了那尊被称为镇馆之宝的跪射俑。导游介绍说,跪射俑被称为兵马俑中的精华、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秦兵马俑坑至今已经出土清理各种陶俑1000多尊,除跪射俑外,皆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人工修复。而这尊跪射俑是保存最完整的,是惟一一尊未经人工修复的,就连衣纹、发丝都还清晰可见。
-
雕塑之城——罗马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西南北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雕塑艺术
博物馆
保存
导游
秦始皇陵兵马俑
陶俑
人工修复
姿态
秦兵马俑
处世之道
-
描述:
雕塑之城——罗马
-
读图
-
作者:
暂无
来源:
读者欣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读图
考古遗址
制作方式
西安
作品
兵马俑
雕塑
-
描述:
女童俑 《女童俑》由108件与真人同等大小的雕塑组成。作品的排列参照中国著名考古遗址——西安秦陵兵马俑的阵列,而且其制作方式也借鉴了兵马俑。在这组系列作品中,西安当地的传统陶土工艺师参与了每一尊雕塑的制作。
-
缘起与使命
-
作者:
林树中
来源:
读者欣赏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读图
考古遗址
制作方式
西安
作品
兵马俑
雕塑
-
描述:
“使命感,进一步阐明作为一个中国美术史学者,对调查一外流雕塑、绘画具有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 2001年2月,《文艺报》的《国宝》专栏主持人要我谈一谈近百年来中国重要文物的外流损毁事例和我在海外进行中国名画调查研究的感受,免不了又引起深深的感慨。这使我想起了前些时在江苏有线电视台“地球村”节目的一次谈话。
-
9月艺事
-
作者:
暂无
来源:
读者欣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阵列
形象
地点
艺术家
秦始皇陵兵马俑
制作方式
女童
作品
年轻女性
雕塑
-
描述: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阵列,制作方式上也有所借鉴。不同的是,士兵的形象由108个年轻女性的形象代替了。这些年轻女性的容貌来自8个中国女孩,艺术家把她们的面容人工交混,组合成了108张不同的脸。通过这一批手工精雕细琢的雕塑,Prune Nourry为当今女性的地位发
-
动画艺术短片《秦殇》:兵马俑之舞
-
作者:
米高峰
魏婷婷
来源:
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动画片
动画艺术
文化特色
民族文化
《秦殇》
兵马俑
-
描述:
。几年来的接触,大家对秦都的了解日益深入,创作的念头也愈感强烈,创作的激情终于爆发了!秦兵马俑以其巨大的规模,威武的场面,和高超的科学、艺术水平,令世人惊叹。秦俑的写实手法作为中国雕塑史上的承前启后艺术
-
低姿态
-
作者:
徐静
来源:
春风(意林)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雕塑艺术
博物馆
陕西省
坐姿
导游
秦始皇陵兵马俑
姿态
秦兵马俑
射击
仔细观察
-
描述:
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看到了那尊被称为"镇馆之宝"的跪射俑。导游介绍说,跪射俑被称为兵马俑中的精华,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陕西省就是以跪射俑作为标志的。我仔细观察这尊跪射俑:它身穿交领右衽齐膝
-
跪射俑
-
作者:
王力
来源:
聪明泉(情商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雕塑艺术
发髻
博物馆
圆形
秦始皇
双目
人工修复
中国
秦兵马俑
精华
-
描述:
中国兵马俑名满天下、享誉中外,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之精华,其中尤以跪射俑为最,它被称作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头绾圆形发髻,双目炯炯有神,身穿交领右衽齐膝长衣
-
临潼县秦始皇陵东侧出土大批兵马俑等珍贵文物
-
作者:
暂无
来源:
兵团建设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侧
秦代
珍贵文物
陶俑坑
排列
秦始皇陵
造型
形体
兵马俑
出土
-
描述:
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东侧,发现了一处规模巨大的秦代陶俑坑。这次出土的大批形体高大、造型生动的兵马俑,为研究秦始皇时代的武士、兵器和秦代的雕塑艺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这一陶俑坑是当地人民公社社员在去年抗旱打井过程中发现的。随后,考古工作者同当地贫下中农一起进行了勘探
<
1
2
3
...
11
12
13
...
17
18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