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饰】搜索到相关结果 9774 条
-
论商周青铜器与中国人的规矩
-
作者:
董亚巍
来源:
四川文物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规矩
青铜器纹饰
商周青铜器
-
描述:
商周青铜器的型体制作,靠的是原始机械造型,不是靠雕塑造型。商周青铜器的纹饰制作,靠的是几何造形,不是靠任意绘画技巧造形。在这些工艺的操作中,逐渐形成了规矩。按规矩制作出来的范就是规范,即当今"规范
-
论先秦青铜器纹饰对汉代石刻的影响
-
作者:
李卫星
来源:
四川文物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汉画像石基
青铜器
石刻
艺术风格
鸟图腾崇拜
题材内容
铜器纹饰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说文》
-
描述:
论先秦青铜器纹饰对汉代石刻的影响李卫星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表现在诸多方面,先秦青铜器就是其中之一。先秦青铜器无论是在造型艺术上还是在工艺制作花纹图案的装饰上,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它在题材内容、艺术风格上对后世的雕塑、绘画产生极深的影响。本文...
-
京剧传统服饰的色彩特点分析
-
作者:
王川
来源:
四川戏剧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手段
戏剧文化
生活
京剧
传统服饰
色彩
装饰性
艺术欣赏价值
-
描述:
京剧是我国传统戏剧文化的代表,它除了有其独特优美的唱腔外,还有五彩斑斓的戏剧服饰,京剧的服饰因其具有独立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享誉中外。京剧服饰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服饰,行话称之为行头。它来源于生活装又不同于生活装,更注重装饰性和整体性。在设计上运用了象征、夸张、变形等
-
浅析辽代文物上的龙凤纹饰
-
作者:
张正旭
来源:
宋史研究论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土文物
博物馆
辽代文物
纹饰
龙凤
辽上京
契丹人
萨满教
契丹族
中原文化
-
描述:
近年来,在辽朝故地辽代出土文物甚多,其中装饰"龙凤"纹饰的出土文物屡见不鲜,这些饰有龙凤纹饰的文物有:日常生活实用的器皿及制作服装所使用的丝织品,可以说用龙凤纹饰装饰的物品已囊括了契丹人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契丹人使用的龙凤纹饰从艺术手法上区别,可分为雕塑、绘画、纺织、刺绣等。又几乎
-
中西融合开新风 工笔重彩绘永恒:解读丁绍光的绘画
-
作者:
李卉
来源:
华人世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性绘画
中西融合
工笔重彩
民族风情
少数民族服饰
色彩
丁绍光
中国绘画
作品
意象
-
描述:
枝叶繁茂的热带雨林植物,清纯美丽娴静的傣族姑娘,色彩华丽的少数民族服饰,千姿百态的民族舞蹈......这一系列充满浓郁地域民族风情的意象,曾为丁绍光的绘画带来"云南画派"的称号,然而,丁绍光
-
青花瓷 东方神韵的精彩延伸
-
作者:
李柏成
来源:
华人世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青花瓷器
中国现代艺术
艺术宝库
地位
中国水墨画
纹饰
延伸
制作工艺
世界
-
描述:
精细工艺出众品质古人在描绘青花瓷时,曾赞美道:"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罄、薄如纸"。这确实是青花瓷的真实写照。青花瓷以白底蓝花为主要特征,瓷面洁白晶莹,青花纹饰优美,色泽清新,幽雅苍翠。尽管只有一青
-
赏宣德淡描铺地青花 海水仙山龙纹高足碗
-
作者:
国青
来源:
华人世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龙纹
印象派
纹饰
水仙
中国
青花
-
描述:
法国吉美博物馆素以收藏丰富多彩的中国历代瓷器珍品而闻名遐迩,其中,一件明宣德淡描铺地青花海水仙山龙纹高足碗(图2)被诸多西方藏家誉为中国瓷绘中的"印象派"佳作,因其与几家中外博物馆所藏(图3、图4、图5、图6、图7,下简称:图壹类)的同类器物纹饰有别,向来被该馆的历任馆长奉为孤品圭臬。但奇迹总爱
-
走进元青花绽放的背后
-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人世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龙纹
印象派
纹饰
水仙
中国
青花
-
描述:
走进元青花绽放的背后
-
实践出真知一元青花鉴定的秘诀与技巧
-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人世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龙纹
印象派
纹饰
水仙
中国
青花
-
描述:
实践出真知一元青花鉴定的秘诀与技巧
-
“中国元素”世界符号
-
作者:
丁庆龙
来源:
华人世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龙纹
印象派
纹饰
水仙
中国
青花
-
描述:
从好莱坞大片《功夫熊猫》、《花木兰》,到各大时装周、电影节上带有“敦煌飞天”、牡丹、青花瓷等图案的服饰的亮相,“中国元素”不断闪耀着世界舞台,充斥着世界的各个领域。 “中国元素”风靡全球的背后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