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美化校园清洁环境 塑造学生纯净心灵
作者: 朱甸高   蒋纬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体系   意象思维   中国传统雕塑艺术   民族特色  
描述: 学校环境卫生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一个人的卫生习惯,体现了一个人的文明素养;一所学校的卫生状况,则反映出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你能根据学校的环境卫生大致得知,学生在该校能受到什么教育,得到什么熏陶,将来做人做事将有怎样的风格。所以说,学校环境卫生是学校的一个文明窗口,是学校校纪校风的缩影。可是,当前,有些学校,有些教师对环境育人的作用认识不足,认为教学搞好了,升学率上去了,卫生差一点无伤大雅。对环境卫生工作只是敷衍了事,有的教师还建议学校出资请人包下全部清洁工作,学生干脆完全不参加卫生保洁工作。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只会助长学生不爱卫生和懒惰的坏习惯。 笔者所在学校历来非常重视校园环境卫生和校园文化建设,坚持把环境育人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环境卫生工作在历次爱卫检查中都被评为“优胜单位”,在去年,我校还获得“省级安全文明学校”的称号。那么,如何搞好校园的环境卫生工作呢?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必须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一、加大投入、美化校园 近年来,我校硬化了校园内所有人行道、主干道铺设了瓷板路面和麻石路面,修建了文化广场和八个塑胶灯光球场及面积达三十亩之大的塑胶运动场,还修建了七个花园,每个面积都在2500平米以上,铺设草地3600平米以上,种植了各种树木达500棵之多,逐年对各栋建筑外墙进行了多次刷新,校园内树木葱葱,绿草茵茵,花团锦簇,飞鸟争鸣,喷泉、雕塑、碑林点缀其中。
发扬传统文化 继承历史文明
作者: 汪空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体系   意象思维   中国传统雕塑艺术   民族特色  
描述: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有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着许多哲学思想和道理。在传统艺术方面,更是丰富辉煌,如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传统美食等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大餐”。 异彩纷呈、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是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积淀而形成的,不同的传统文化自然都深深地刻上了本民族的烙印。然而,当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的今天,民族文化又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冲击。今天,敞开国门的中华民族又一次处在大变革时期,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再次摆在国人面前。而一个令人不容乐观的现实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慢慢流失,已到了应该警省的时候了。 据报载:清明前夕,复旦中学初二(8)班的学生拿到一项作业,要求回答清明节的来历、自家祖籍及祖父母、曾祖父母名字,不少学生交了白卷。学生对清明节来历的回答是五花八门:五个学生写的“不知道”,两个学生回答是“纪念烈士和英雄”,三名学生写的是“为了纪念屈原”。
百家姓之六——杨
作者: 周翔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体系   意象思维   中国传统雕塑艺术   民族特色  
描述: 一、历史与姓源 杨氏出自姬姓,来源有二:一支是以国为氏,一支是以邑为氏。西周宣王有一个小儿子叫尚父,被封侯于杨(今山西洪洞县),建立杨国。后来杨国在春秋时被晋国所兼并,杨侯的子孙以国为氏,姓杨。晋国灭杨后,将杨地作为晋国公族羊舌胖的采邑。羊舌氏也出自姬姓。后来,羊舌胖的后人以封邑为氏,也姓杨。 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婿杨敞,任丞相,有二子:杨忠、杨恽。杨忠的曾孙杨震,东汉时历任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等职,以清廉著称。他任东莱太守时,县令王密求见。王密原为荆州秀才,由于杨震在荆州举荐而任官。为了感谢杨震,有一天夜晚,王密怀藏金子10斤,要送给杨震,并说: “暮夜无知者。”杨震婉言拒绝,说:“天知、神知、我知、予知(你知),何谓无知?”王密羞愧而出。杨震的“四知”名言被传为佳话,受到人们的敬仰,此后,杨氏家族便以“四知堂”为堂号。杨姓还有一个堂号叫“栖霞”。 杨姓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次序的中华姓氏中为第6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3. 08%,约3800多万人。 在城市学校,杨姓学生大约也占全校学生人数的3%左右,如郴州市八中有学生1400多人,杨姓学生应该在40-50人左右。 杨姓在许多少数民族均有,只有西部的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柯尔克孜、俄罗斯等几个少数民族除外。 据《台湾省通志》记载,杨氏迁入福建,从西晋末年开始。元、明之际,为躲避战乱,福建宁化杨远绍,举家迁至广东梅县定居,后发展成为望族。南宋高宗时,余杭人董世兴在福建做官,与泉州杨梦龄感情很好,将儿子寄养在杨家并改姓杨。由此可知,福建有一支杨姓是董姓传宗下来的。 清康熙三年(1664年),福建漳州人杨巷摘首次迁居台湾。后来清廷开放拓垦,福建、广东杨氏入台者络绎不绝。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占领台湾,并令其台湾杨姓改用杨川、柳生、柳村等日本姓,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台湾光复,才恢复为杨姓。 为了进一步求发展,从清代起,闽、粤、台杨氏又有人飘洋过海,迁居海外。在东南亚、欧洲、美洲、大洋洲许多国家均有杨姓后裔定居。 二、杨氏名人 在中国历史上,杨姓称帝称王者有十多人。如:北周外戚杨坚581年建立隋朝,定都长安。五代时,合肥人杨行密建立吴国,定都扬州。南宋人杨么领导湘北农民起义,称大圣天王。金末杨安儿建立反金政权,建元天顺。元初宁海人杨镇龙领导浙东农民起义,国号大兴。 历朝历代,杨姓名人还有: 战国初期有哲学家杨朱。 西汉有学者杨何、无神论者杨王孙。 王莽末年有赤眉军政权大司农杨音。 东汉末有文学家杨修。 三国时魏国有不畏豪强的京兆尹杨沛。 魏晋之际有哲学家杨泉。 西晋有太傅、大都督杨骏。 北魏有骁勇善战的平东将军杨大眼,散文家、《洛阳伽蓝记》作者杨炫之。 隋朝有大臣杨素、杨玄感父子。 唐代,杨姓任宰相者有11人,其中唐德宗时宰相杨炎堪称赋税制度改革的理财家。唐初杨炯被称为“初唐四杰”诗人之一。还有学者杨士勋、雕塑家杨惠之被称之为“塑圣”。 宋代名将杨业,其子杨延昭、孙杨文广均为北宋名人,被后人广为传颂。北宋还有文学家杨亿、学者杨时、医学家杨介。 南宋有诗人杨万里、哲学家杨简、数学家杨辉。 元代有诗人杨载、外贸家杨枢、文学兼书法家杨维桢、散曲家杨朝英、戏曲家杨梓、杨显之。 为明英宗辅政的有杨荣、杨士奇、杨溥。还有弹劾魏忠贤受迫害致死的杨涟。明代还有诗人杨基、文学家杨慎、学者杨东明、针炙学家杨继洲、画家杨文聪、民间抗倭英雄杨钿。 清代有学者杨名时、戏曲家杨潮观、杨思寿、藏书家杨以增、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佛教学者杨文会、外交官杨儒。 近现代有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教育思想家杨贤江、进步学者杨杏佛、国民党爱国将领杨虎城、国家主席杨尚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杨振宁。 海外杨姓名人也有多人被列入“世界华人亿万富豪榜”。 (作者单位:423000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
如何在美术教育中发展陶艺教育
作者: 张鲁军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体系   意象思维   中国传统雕塑艺术   民族特色  
描述: 课,让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鉴赏力,有利于提高素质教育。 著名的艺术家丰子恺先生说过:“人民每天瞻仰这样完美无缺的艺术品,不知不觉中精神蒙其涵养,感情受其陶冶,自然养成健全
科威特“鸽市”火爆
作者: 刘峰   来源: 中外企业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鸽子   传统生活方式   象征   第纳尔   飞行技术   友谊   训练   科威特人   灵性   拍卖市场  
描述: 鸽子是友谊、和平的象征。她小巧玲珑,无疑是人们最爱的禽类。她那甜美的咕咕声也许只有最具灵性的诗人才能理解其中的韵味;她那高超的飞行技术也不知使“多少英雄竞折腰”。也许恰恰因为这一点,她现在成了科威特
“水”哲学与时代思维下的海尔管理变革模式
作者: 彭剑锋   来源: 中外企业文化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善若水   花梨木   彭剑锋   传统企业管理   文化意象   总部大楼   林托   中国企业家   人单合一   流石  
描述: 如果海尔模式成功了,将不仅是海尔的成功,而是中国管理实践和思想的成功,是互联网时代全球性的管理创新成功。水的文化意象、先贤哲人的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企业家张瑞敏及民族品牌海尔企业。在海尔集团总部大楼
金戈铁马战黄沙——王可伟和他的边塞油画
作者: 高思扬   刘刚   来源: 中外食品(酒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对象   油画家   我们小时候   电影镜头   兵车行   王可   军事题材   军旅题材   唐代边塞诗   王先生  
描述: 王可伟先生可以算是"80后"的老朋友了,看连环画(包括小人书)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可能基本都看过他的作品。他曾为中国连环画事业的发展做过不少贡献,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作品更是红极一时。如今连环画已经快要成为博物馆里的展品了,王先生的作品也转变为油画。他的油画作品依旧保持了雅俗共赏的特点和军旅题材,在网络上非常受欢迎。
梦境与意象 王宏卫油画赏析
作者: 汪涤   来源: 中外书摘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梦境   著名画家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油画赏析   抽象艺术   王宏   意象  
描述: 认识画家王宏卫已经很久了,印象中他是一个生气勃勃、非常勤奋好学的人。他读书很广,家里的藏书有好几面墙。他结交朋友很多,不仅有艺术上的,还有理工科、人文学科的人士。这些在当今青年艺术冢中可说是另类
梵·高的《三朵向日葵》至今下落不明
作者: 马丁·贝利   来源: 中外书摘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梦境   著名画家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油画赏析   抽象艺术   王宏   意象  
描述: 《三朵向日葵》是阿尔勒向日葵系列的第一幅,但它被一个私人收藏家藏匿了起来,所以它的下落至今仍是个谜。我们称它为“陌生的”向日葵。《三朵向日葵》最近一次出现在公众眼前还要追溯到1948年在克利夫兰美术馆举办的一个展览,这个展览为期一个月。在此之前,它只有在巴黎展过三次,加起来总共不过五周的时间。这幅油画的彩色印刷品一直要等到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
如果在西藏,一个吃货……
作者: 小宽   来源: 中外书摘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梦境   著名画家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油画赏析   抽象艺术   王宏   意象  
描述: 当然了,这个题目套用了卡尔维诺的小说《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如果在西藏,一个吃货,想吃得更好,只需要找到一个人,这个人叫贺中。 贺中是个酒鬼,也是个诗人,出生在甘肃甘南,身上有许多个民族混杂的血统,20世纪80年代到西藏,赶上了西藏最盛大的黄金时代。那时候大批文人聚集在此,马原、马丽华、扎西达娃、龚巧明、于晓冬、李知宝、罗浩、金志国、段锦川、牟森、李启达、裴庄欣、田文……于晓冬的油画《干杯,西藏》记录了那批意气风发的面孔,从那幅油画里还能见到贺中年轻时的模样,带着点青涩,远远没有现在的江湖味道。
< 1 2 3 ... 1271 1272 1273 ... 1289 1290 129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