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话语系统】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因情立体 以象兴境-中国文论的话语系统刍议
-
作者:
牛月明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
话语系统
因情立体
艺境
以象兴境
-
描述:
情是艺境的动力结构,体是艺境的整体呈现,立是艺境的创造手段,象是艺境的存在条件,兴是艺境的激活过程,境是艺境的最终效果.以"因情立体、以象兴境"为结构系统的艺境论,能够将中国的言志、缘情说,明道、理趣说,兴象、神韵、境界说与西方的模仿论、表现论、情感形式论、典型论、象征论、接受论、审美论等对接起来;突破言述文本中心的局限,把间接形象创造与直接形象创造(绘画、雕塑、影视、录像等媒体形式)合二为一;将审美与审丑都涵蕴于"以象兴境"的过程中.
-
话语的奇迹―对爱比克泰德“正确运用表象”命题的一种解读
-
作者:
吴欲波
曹欢荣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比克泰德
话语系统
逻各斯中心主义
斯多亚主义
第欧根尼•拉尔修
表象
哲学谈话录
-
描述:
早期斯多亚主义的表象概念中蕴涵着理性的因子。爱比克泰德以表象概念中的理性因子为中介,将表象视同话语,将“运用表象”置换成“运用话语”,为个人通达幸福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话语角度出发,“正确运用表象”也即以正确的先在话语系统对受外部境遇决定的“初次出现的表象(话语)”实施改造和替换,以求得人生的自由和幸福。
-
生命主题与抒情本性——读高大钢“流动的记录”个人油画展
-
作者:
翔子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抽象化
构成主义
话语系统
记录
本性
自我
流动
风格派
作品
生命主题
-
描述:
高大钢“流动的记录”2005年个人油画艺术展让我有机会较为完整系统地面对面地“阅读”画家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各个时期的油画创作精品。从高大钢作品的图象形式中,我发觉其对生命主题的深度追求和探索是建构在其带点狂野的浪漫主义抒情本性之上的。他的作品充分借鉴了构成主义和风格派大师蒙德里安的艺术元素,但在心灵的探索、意境的营造、抽象话语的阐释上又有其个人独特的风格。
-
“是其所是”的物质世界与不安的观者:以《奥林匹亚》为中心浅析马奈绘画的现代性
-
作者:
王曦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象方式
话语系统
现代性
视觉感知
马奈
静默的艺术
-
描述:
在饱受争议的画作《奥林匹亚》中,马奈以简化的构图、粗略的线条及垂直打在裸女身体上的大片光线,直接撕破了传统绘画披在维纳斯身上的遮羞纱,而强调了作为实物的"是其所是"的油画,加强了观者对自身观看行为的意识,直接与知识体系和话语系统脱离干系。他的裸女像不再是表征美理念的超越性符号,仅仅是光、色、形的交互作用带给观者的瞬间印象。马奈开创了一种静默的艺术,这种艺术拒绝陈述、丧失意义立场,而仅仅堆叠无内容的表象。他既使绘画从传统话语功能中解脱出来,获得了至高的艺术权力;又使观者形而上的意义诉求和情感交流的欲望落空,感到不安。马奈带给观者的这种不安情绪同现代都市带给人们的视觉感知体验一脉相承,如迅速略过的视觉图像及其深层内涵的挖空。马奈静默的艺术因而表现了这个时代的风尚。现代性即蕴含于这种与历史话语系统断裂的、传达瞬时直觉体验的艺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