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烂酒罐
作者: 王兴全   来源: 中国故事(传统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知名度   镇党委书记   镇政府   大理石   刘洋   石桥镇   嗜酒  
描述: 刘洋是石桥镇党委书记,嗜酒如命,人称“烂酒罐”。为了提高石桥镇的知名度,刘洋决定用名贵大理石修一尊高达百米的黄连雕塑,抢占“黄连之乡”的美誉,让沪蓉高速公路上来往的客人口口相传。经过核算,此项工程将耗资300多万元,于是镇政府下文,人均集资300元,但遭到了以老鹰岩村为首的村民强烈反对。
“迎着曙光:陈承齐油画作品展”开幕
作者: 李秀娜   马腾飞   来源: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联   七届二中全会   党组书记   油画作品展   市委常委   宣传部长   中央副主席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描述: 2012年9月26日.”迎着曙光——陈承齐油画作品展”开幕。出席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属们.以及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胡振民、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本馆馆长吕章申等出席开幕式。
“美丽河北 走进太行——河北美术作品展”开幕
作者: 董清   来源: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厅   党组书记   作品展   学术委员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   美术   河北省   行为主题  
描述: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谭平,中央美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唐勇力,河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王离湘,河北省文联副主席祁海峰等出席开幕式。祁海峰、李翔、王离湘先后讲话。河北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建华主持开幕式。展览集中展示了河北省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以太行为主题进行创作的国画、油画、版画
“塑魂鉴史:吴为山创作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主题雕塑展”开幕
作者: 董清   来源: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党组书记   雕塑展   中国美术家协会   吴长江   美术馆馆长   陈履生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美协   吴为山   中国美术馆  
描述: 、民盟中央主席张宝文,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飙等出席开幕式。我馆馆长吕章申,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以及作品创作者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吴为山先后致辞,陈履生副馆长主持仪式。
赊月洞庭
作者: 蔡勋建   来源: 散文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商业大厦   岳阳楼记   洞庭湖   李白   白居易   杜甫   南岳   韩愈   宏阔   小汽车  
描述: 一轮明月,把岳阳楼照得更加古老,把洞庭湖照得更加宏阔,把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的诗句照得更加瑰丽。月上柳梢头。我从偏远小县城匆匆赶往岳阳。此刻,我立于轮渡宽厚的甲板上。大船横渡,切过波光粼粼的水面,让人顿生一种如坐艨艟的感觉。南岳坡,其实是有其坡而无其岳。今夜月光灿烂,南岳坡显得格外清丽,惹人眼目的是它的繁华:商业大厦热情地敞开着大门,云梦剧院门口,那尊雕塑舞女正借一天月光向过往行人表演着《反弹琵琶》,霓虹灯闪烁如繁星坠地,小汽车穿街若过江之鲫……
给我们灵性
作者: 熊红   来源: 散文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世纪   太阳   知青   实弹射击   记忆   寒颤   衣服   静寂   灵性   世界  
描述: ,披上衣服,打开门,那开门之声至今还在我的记忆深处吱呀地作响。屋外银妆素裹的世界让我打了个寒颤,一只跨出门槛的脚在半空停了二分之一秒。真静,往常雪后树挂与风的絮语仿佛消遁到了十七世纪以前的北欧。两只往常
疼痛的青花瓷(外一篇)
作者: 舒虹   来源: 散文百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青花瓷   好奇心   孤傲   女子   记忆   母亲   鄂西南   椭圆形   豌豆苗  
描述: 很多时候,青花瓷在我的意识里是一个寂寞而华丽的明末清初女子坐在窗前想心思,而于她不远处的褐色案几上放着的饰物,冰冷而孤傲。或者有的时候,也觉得它像一生未嫁的姑姑幽怨落寞的眼神,流露出的是孤芳自赏的无奈。而记忆里的那只青花瓷,却让我备感温暖和深切怀念。那是一只椭圆形的瓷坛,细长的幽蓝色叶
青色记忆
作者: 海津   来源: 散文百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铜镜   青铜时代   砖窑   女子   青砖   记忆   粘土   青铜文化   房子  
描述: 青花家里那一对素色铺陈的青花掸瓶是奶的陪嫁。奶离世很多年了,与奶相关的物件也只剩了那一对掸瓶。老家的房子在奶没了之后曾经翻盖过,古旧的东西差不多都没了,但是那对掸瓶还在。也曾有古董贩子来,想买走,母亲不卖。那对青花掸瓶依然在屋子的一角,寂静
百草堂?當归
作者: 刘梅花   来源: 散文百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铜镜   青铜时代   砖窑   女子   青砖   记忆   粘土   青铜文化   房子  
描述: 青花瓷,绿藤架,乌木桌,老先生。这是旧时光里行医的经典。那时没有西药,只有中草药一统江湖。一味味炮制好了,盛在药抽屉里。还有先生独家研制的散剂,装在紫砂钵里。至于青花瓷器里,一定储放着名贵的好药材了。麝香,牛黄,血竭,珍珠,琥珀,人参,红花,鹿茸……哪一味不是济世救人的好药材啊。 不过呢,青花瓷里的药是不常用的,有重病才用,也不是一般草民百姓都能用得起的。寻常的日子里用得最多的,就是药抽屉里的草药。乌木或紫木的大药柜,用了一辈子或者是几辈子,闪着一层岁月磨亮的光泽,幽幽的。几十个药抽屉上钉着黄铜的拉手,也是磨得发亮。一个抽屉里分四个格子,盛放着四味药材。这四味药材是不能随便盛放在一起的,放的都是药性相近的药材。 乌黑或紫红的抽屉面上,写着四味药材的名字:當归,党参,黄芪,白术……字体略带古风,苍劲端庄。这样的字看着就舒服妥帖。传承了几千年的祖国医学文化,朴素地体现在汉字一横一竖的笔墨里。 先生蘸饱了墨汁,蝇头小楷开出方子,仔细琢磨良久,递到柜台去。伙计铺开麻纸,捉起戥子,抓出一味昧的药材。熟地三钱,當归三钱,党参六钱,甘草……都说是抓药,没听说过称药。
记忆中的光和雾
作者: 赵丽宏   来源: 散文百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记》   雪山   景物   天空   《五柳先生传》   现代人   青花   鸣唱   风筝   石头  
描述: 1 走在人流汹涌的大街上,眼前晃动着无数个面孔。这些面孔,我都不认识,但又好像都似曾相识。记忆中的很多事件,很多瞬间,很多场合,和其中的一些面孔也有着关联。我想细究其中的秘密,但他们只是在我的眼前一晃而过,留不下任何痕迹。
< 1 2 3 ... 28 29 30 ... 395 396 39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