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的影视艺术
作者: 李磊明   来源: 当代电视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视艺术   传播空间   虚拟技术   虚拟演播室   表现领域   创作人员   电影艺术   艺术品种   人物形象   具象化  
描述: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给艺术的发展带来或多或少的机遇,有的是扩大了艺术的表现领域,有的是改变了艺术的传播空间,有的则给艺术以革命性的影响,促进了新的艺术品种的诞生。如照相机的发明,诞生了一门光与影的瞬间造型艺术——摄影;摄影机的发明使连续地记录和再现生活流程,通过具象表现思想和情感的电影艺术,成为继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绘画和雕塑之后的“第七艺术”。电视的诞生较电影虽然晚一些,但由于它站在电影艺术和电子技术两个巨人的肩膀上,在艺术上借鉴和吸收了电影艺术理论的精华,在技
银辉落处
作者: De Vecchi   来源: 缤纷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银器   虚幻   重要因素   设计理念   影像   释放   色彩   金属的   出发点   黑白  
描述: 那黑白的影像如虚幻的梦一闪而过,留下五彩的光影。银,是一面镜子,释放着你的表情和你的心情。De Vecchi 的银器在设计中,时时刻刻都在渲染这妙不可言的影像与色彩的自由变幻。能动,运动以及不断变化
《星尘廛》《翛》
作者: 何盛源   马刚   来源: 缤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宇宙生命   量子物理   艺术融合   星尘   三维虚拟   舞台剧   奇点   古汉字   音同   舞台表演  
描述: 学到什么、学成什么,纯靠缘分。‘廛’,音同‘禅’,古汉字,意为空间、场域,这个作品可以简单概括为虚拟舞台剧。我试图通过三维虚拟技术,把雕塑语言与舞台表演艺术融合起来,最终以黑白影像的形式呈现,这也
沉默和噪声
作者: 陈学霞   Paul Kaptein   来源: 缤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珀斯   虚幻性   空虚感   西澳大利亚  
描述: Paul Kaptein是位来自西澳大利亚珀斯的雕塑家,他的作品探索概念的短暂性,以及思想的无形空虚感。在Paul有形与无形的工作中,充斥着创作的沉默和噪声。他的作品巧妙地揭示出事物连接在时间、空间
在闹市体验高尔夫
作者: 希在   来源: 缤纷家居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室内空间   酒吧   上海特色   皮革   运用   功能区   闹市   混凝土   虚拟体验   高尔夫  
描述: 坐落于上海中心区域的十八区,是上海首家提供全方位虚拟高尔夫互动体验的综合俱乐部,以世界第一的虚拟高尔夫模拟技术,及独具特色的运动酒吧,在闹市中为人们提供了别样的体验。 十八区内部分为三个功能区,入口
约翰.波特曼的建筑艺术人生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缤纷家居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室内空间   酒吧   上海特色   皮革   运用   功能区   闹市   混凝土   虚拟体验   高尔夫  
描述: “创造提高生活质量的空间是建筑师贡献给社会的最好礼物。” ——约翰·波特曼 2011年4月14日,“约翰·波特曼艺术与建筑”展览,在北京中国首度博物馆拉开帷幕,此次展览将从4月15日一直持续到6月12日,展出美国建筑师和艺术家约翰·波特曼先生50年建筑设计生涯中著名的建筑项目,以及由他创作的包括家俱、画作和雕塑在内的独家收藏。 中国观众和读者对于波特曼本人也许知之甚少,但谈及北京地标性建筑银泰中心和上海地标性建筑上海商城却无人不晓。是的,它们的设计就来自于成名已久的约翰·波特曼和他创始的波特曼控股公司。他也是1979年改革开放之后,最早进入中国的外籍建筑师之一。 87岁的波特曼出生于美国亚特兰大,到目前为止设计了遍布三大洲的近百个作品。位于亚特兰大的桃树中心综合建筑群是外界提及最多,也是他职业建筑生涯里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该中心体现了波特曼对城市商业区的贡献,其中包括了许多他设计的地标性建筑。如今,这个从1967年起就开始运作的项目,仍然没有停止,整个建筑群面积已经达到176万平方米,跨越了亚特兰大市中心的14个街区。即使在上世纪90年代,当美国的商业地产开始从市区中心往郊区转移的时候,约翰·波特曼仍然坚守他对城市的那份执着,他不断从周边购置入新的地块,加入到他的桃树中心
浅谈中国工笔画与写意画
作者: 李佳   来源: 大观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   虚实结合   意境   写意性  
描述: 工笔画是我国传统绘画的重要门类,只有和写意结合,才能形神达意,虚实相生,气韵生动,达到远看像“写意”,近看像“工笔”的艺术效果。它主要通过自由的表现形式,诗词、金石入画,丰富的绘画处理手法等几个方面得以表现它的写意性。
当代工笔画的装饰性研究
作者: 张志英   来源: 大观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   虚实结合   意境   写意性  
描述: 工笔画在我国民族艺术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工笔画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工整、细腻、严谨的作画风格,并在装饰性方面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的。近二十多年来,工笔画家在创作上充分利用绘画的装饰性,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且突破了传统工笔画的观念。当代工笔画的装饰性主要表现在用线的表意化、造型的平面化、以及色彩的构成化三个方面。
以线表情:工笔画的线意趣
作者: 郑媛媛   来源: 大观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   虚实结合   意境   写意性  
描述: 工笔画历史悠久,它的作画风格严谨华丽,清新温婉。是一种有唯美感的绘画形式,它有一个特色那就是线的运用。这个特点使工笔画比起其他画种看上去拘谨了很多,但是正是这个特点使工笔画区别去其他的国画风格而独立存在。相较于山水的大气工笔画有着小家碧玉的温柔感。工笔画的线是工笔画的风骨,有了它工笔画才真正体现出它的特点,也正是这些华丽的线条勾勒出了工笔那华美而丰富的世界。
猎奇的路不能走
作者: 张八图   来源: 大理学院学报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幽香   “奇”   伪善   贵妇   罗斯   人物性格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精神空虚   作品   典型形象  
描述: 早年读英国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一杯茶》,作品只写了“一杯茶”的芥豆小事,却刻画出了一个贪婪伪善、精神空虚、嫉妒心强的贵妇人罗斯玛丽·费尔,一个浮雕式的典型形象。我把它捧在手里细细品味,是那样飘逸着幽香,甘美怡人。
< 1 2 3 ... 19 20 21 ... 90 91 9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