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艺术分类新说
作者: 易中天   来源: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遥感技术   国家重点实验室   外衣   虚拟现实   敦煌   遥感信息工程   测绘遥感   文物  
描述: 艺术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它的目的在于揭示艺术的本质。因此艺术类型就应该既是艺术本质的不同逻辑层面,又是艺术发展的各个历史环节。作为人对世界的一种掌握方式,艺术一方面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另方面又表现为自然向人的生成。因此它在其诞生时期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并由此形成了三种艺术类型,即:一、环境艺术,包括工艺、建筑和雕塑;二、人体艺术,包括人体装饰、舞蹈和戏剧;三、心象艺术,包括绘画、音乐和文学。它们的发生、发展、演变和转化,就构成了整个艺术世界的生动历史画面。
湖北青年雕塑家的新空间
作者: 李瑞洪   熊伟   来源: 武汉文史资料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雕塑   当代生活   雕塑展   传统写实   虚拟空间   美术节   交流展   艺术语言   雕塑艺术   形式美感  
描述: 、网络时代、虚拟空间,而这些作品是由一批年轻、新锐的青年艺术家所创造的。他们具有良好的学院背景,并完成了当代观念的转化。这种知识结构的储备,使他们寻找到了一种将个人的智慧和内心体验,与当代生活和精神需
黄景贤与武汉城市雕塑
作者: 马肇刚   来源: 武汉文史资料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雕塑   当代生活   雕塑展   传统写实   虚拟空间   美术节   交流展   艺术语言   雕塑艺术   形式美感  
描述: 2004年5月,印尼华侨、原武汉东湖雕塑室工艺美术师黄景贤先生在美国纽约因病逝世。噩耗传来,他的亲朋旧友和学生们无比痛惜。黄景贤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雕塑代表作,至今仍完美耸立在他曾经为之耗尽心血、洒下汗水的地方。近些年来,作为他的邻居的我,经常翻阅过去的日记,留连在当年这位年青有为的雕塑家留给江城武汉的作品之中,久久不能忘怀
晴川阁“凤字牌”意寓之解
作者: 潘龙   来源: 武汉宣传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好生活   历史文物   历史文化   虚实对比   建筑特色   结构布局   建筑群   吉祥寓意  
描述: 而不断、虚实对比,使整个院落显得更加优雅宁静,落地罩上方的横梁上,有一块2尺见方的浮雕木牌,因其造型像个“凤”字,故称其为“凤”字牌,其中包含有“双龙戏珠”“福禄寿”“龙凤呈祥”的吉祥寓意。
图像浮雕算法在二维虚拟服装展示中的应用
作者: 戴炳   朱欣娟   来源: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浮雕算法   立体感效果   二维虚拟服装展示  
描述: 针对二维虚拟服装展示效果立体感不强的问题,首先由服装轮廓图生成服装款式效果图;其次对服装款式效果图进行浮雕算法处理,将浮雕图中的服装外轮廓阴影效果和款式图进行合成;最后对服装部件单独进行浮雕算法处理
新闻速递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连环画式壁画   出土文物   古文字   西晋简牍   艺术展览   中国画   美术考古   “虚拟莫高窟”   “首届美术文献提名展”   油画  
描述: 展览 新中国第一代女雕塑家邀请展 于2004年3月8日在上海“空与间综合艺术展览交流中心”举办,展出19位资深女雕塑家的代表作六十多件。她们平均年龄为70岁,年龄最大的为80岁。 “汉字—从甲骨文到计算机”大型汉字文化展 于2004年3月1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开幕,共展出84幅文字图片和49件文物复制品,同时结合现代多媒体手段,向观众系统介绍中国的文字。现场开设了两个互动区,一个是中
南响堂山石窟:犹似霓裳羽衣舞
作者: 宿小白   来源: 南风窗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响堂山石窟   石窟艺术   静虚   巩义石窟   考古人员   佛教艺术   佛殿窟   塔庙窟   镜头语言   河北邯郸  
描述: 任何的语言包括镜头语言都无法描述它的美丽。那些色彩、壁画和雕塑,历经漫长岁月的洗礼,终于在蒙尘的静中,迎来了虔敬的心灵和目光。南北响堂山石窟是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重要一站,也是我与佛教艺术结缘的起点
艺术“空间”的演变研究
作者: 魏佳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呈现方式   虚拟空间   艺术空间  
描述: 时间和空间是哲学上的永久命题,中外古今哲学家们对空间的探索由来已久。本文认为艺术的空间呈现方式随着历史的变迁、时间的进程也表达出其特有的方式,艺术的空间呈现从真实转向虚拟,从独具“光晕”到“光晕
加强油画诗意的探索
作者: 汪清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固有色   油画语言   动之以情   中国画色彩   生机希望   油画色   诗缘情   虚实关系   主观的特性   画中有诗  
描述: 何谓诗意?概括地说:诗缘情.诗有使人动情的神韵,画中有诗,不但使人赏之以美,更使人动之以情.那么典型中国画的诗意表达,能不能用西方的油画语言来演绎,从而加强油画的诗意呢?为此,我进行了一些探索.将中国画与西方的油画放在一起进行分析、比较,便会发现,前者十分强调“神韵”以空灵感人、以线条笔墨见长;而后者则强调造型和色彩.虽然二者差异较大,但也不无共同之处.
一代宗师 风范永存
作者: 李有光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先生   美术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学术论文   江苏省   民族虚无主义   中国艺术史   宗师   工笔花鸟画   学习成绩  
描述: 今年,是近代画坛久负盛名的一代宗师陈之佛先生诞生一百周年。先生是一位具有崇高品格和杰出才华的艺术家,是美术教育界的老前辈,新兴工艺美术的奠基人,又是卓越的工笔花鸟画家。 一八九六年九月十四日,陈之佛先生出生在人杰地灵的浙江慈溪。从小酷爱绘画。家乡的秀水青山陶冶了他的艺术情操。一九一三年考入杭州西子湖畔的浙江省立工业学校,因学习成绩优异,毕业后即留校任教。一九一八年,东渡扶桑,入东京美术学校(现东京艺术大学),继续深造,作品在日本多次参加展览并获奖。一九二三年,学成归国,先后任上海东方艺专、上海艺大、上海美专、广州美专、中央大学教授,国立艺专校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会委员等。新中国成立后任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学院教授、系主任,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文联副主席,美协江苏分会副主席。他一辈子从事教育工作,辛勤培植,桃李盈门,著述、创作均有极高的造诣。从四十岁开始,为了挽救濒于衰亡的工笔花鸟画艺术,在教学之余,专心致志地进行研究与创作,署名雪翁,由于他学识渊博,工力精深,均能大器晚成。从一九三五年开始到一九六二年初在南京病逝,二十七年中,无论条件如何艰苦,工作如...
< 1 2 3 ... 14 15 16 ... 90 91 9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