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苏轼词】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不求法脱 不为法缚:朱乃正先生书法新作读后
-
作者:
王镛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书法教学
中国书法
青海
中央美术学院
朱先
苏轼词
艺术观念
求法
视觉艺术
-
描述:
大凡有成就的艺术家都有全面的艺术修养,朱乃正先生也不例外,他在诸多方面的艺术造诣皆足与该领域的行家媲美。朱乃正,1935年生,浙江海盐人。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师承吴作人、艾中信、王式廓诸先生。1959年分配到青海工作,1980年调入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曾任青海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油画系副主任、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特约艺术顾问,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顾问、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朱乃正先生首先以油画闻名于世。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他,曾受吴作人、艾中信、王式廓等先生指导,1959年春分配到青海工作。出
-
苏轼“以诗为词”的历史主义阐释
-
作者:
张毅蕾
吴国剑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言志
以诗为词
诗文革新运动
社会矛盾
言情词
题材
詹姆逊
苏词
苏轼词作
社会现实
-
描述:
苏轼对宋词创新最大的成就体现在"以诗为词",而"以诗为词"的标志性理解,就是能够在诗里面有体现的内容,都可以用来作为词的创作来源和题材。本文拟从传统的对苏轼"以诗为词"的评价人手,运用詹姆逊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结合苏轼的具体的词作对苏轼"以诗为词"进行分析和阐述。一关于苏轼"以诗为词",这一说法伊始其实是对苏轼词的一种贬斥,宋人陈师道评论苏轼的词说"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这也是最早提出的
-
论苏轼词中的自我形象
-
作者:
杨艳梅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鸿雁
吟啸
使君
情真
黄州
苏轼词
东坡
自我形象
词人
农民
-
描述:
苏轼,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他的诗、词、散文极负盛誉,而词的成就和影响尤为显著,可以说是词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正如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中所云:“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在他三百多首词中,词人是“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塑造了一批精神饱满、个性鲜明、纯洁质朴、可歌可泣的人物形象,黄童、白叟、渔人、村姑、志士无不玲珑剔透,栩栩如生。其中有不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