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细】搜索到相关结果 1333 条
-
细读张萱《捣练图》所想到的
-
作者:
韩振刚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场景
画家
描绘
细读
传统工笔人物画
虢国
张萱
代表作
-
描述:
唐代人物画家张萱善于表现仕女、婴儿等题材,其传世代表作是《虢国夫人游春图》和《捣练图》。前者描绘了虢国夫人出游的场面,后者描绘了宫廷妇女的劳动生活场景。这两张画展现了张萱人物画创作的大家风范,代表着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辉煌成就。大唐盛世社会稳定,经济富足,人们对体态的审美标准是丰盈饱满,怡然自得。张萱笔下的妇女,温和、安静、朴实、专注,尽显大唐风采。画面中的劳动场面井然有序、和谐统一。画面分为三部分:捣练、络线、烫熨。画面右侧一组是捣练,有4人,两人一组工作。其中正在举槌捣练的两人用眼神会心地交流着,配合默契,步调一致,被替换下的两人,一人侧背对观众正在休息,一人面朝观众,拉拽衣袖整理衣衫,姿态温和典雅,红润的面庞上透露出劳动的些许强度。中间一组是络丝和缝合的场景,两个团坐的妇女身体饱满婀娜,目不斜视,安静得像两尊雕像。左侧的一组是烫熨的场景,两人将丝织品抻展,中间一人将丝织品熨平。
-
新闻速递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网页设计年鉴2003卷》
国际亚细亚画展
汉代
油画展览
政治格局
民间美术展览
广东历代书法展
卢沉
考古
-
描述:
展览福建省第四届工笔画展暨学术研讨会 于2003年11月18日在福建建阳举行,展出工笔、人物及花鸟画124幅。首届“黑龙江文化艺术之冬”美术作品系列展暨民间美术大赛精品展于2003年12月24日至
-
冠冕在里帕《图像学》中的涵义
-
作者:
范晓轩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斯巴达
双蛇
宗教活动
古罗马帝国
图像学
文明起源
节日庆典
坎帕尼亚
细节特征
波提切利
-
描述:
一、冠冕的研究背景冠冕图像在西方常见于建筑、雕塑、绘画、纹章和钱币当中,自公元前800到公元前146年间,作为西方世界文明起源的古希腊境内,宗教活动与节日庆典众多,以王冠、花冠、花环为内含的冠冕频繁出现于其中。在古希腊时期,城邦的祭司、学者、执政官、艺术家、战士、运动员,以至百姓等各阶层都十分熟悉这些冠冕,并在各种不同仪式中使用着它们。此后,取代希腊成为西方中心的古罗马帝国也对冠
-
藏鉴有约
-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质
现代工艺
童子
寓意
纹饰
痕迹
造型
细腻
釉面
青花
-
描述:
青瓷耳杯青瓷耳杯呈椭圆形,浅腹,口缘两侧对称置板耳,平底,且有垫烧痕,通体施青釉,釉面不太匀净。耳杯,文献中多称羽觞,古时用于盛酒,间或盛羹。此杯器形古拙,釉面光润无贼光,为东晋时的越窑器。
-
清代瓷器一族 书房客厅一景
-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案
天青釉
鼓腹
清代瓷器
细腻
口径
釉面
梅瓶
青花
瓷质
-
描述:
清·白瓷贴边梅瓶高:16厘米小圆口,短颈,圆肩,肩以下收敛,圈足,器腹主体施白釉,肩、胫贴图案,瓷质细腻,釉色温润,整器显得古朴大方。乾隆天青釉青花梅瓶高:15.8厘米口径:3.2厘米此梅瓶撇口,短
-
红太阳2006四季——金秋拍卖会
-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星堆
乾隆
太阳
尺寸
花卉
造型
细腻
说明
青花
估价
-
描述:
~~
-
觚而不觚:渣斗考辩
-
作者:
小才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者
用途
宋代
老人
酒器
起源
青铜
明清两代
细颈
清洗
-
描述:
周末同藏友玩赏几个渣斗小瓷,一时兴起,考校起渣斗的用途及起源。古玩行里的老人一般认为渣斗即为今日之痰盂,初看似乎合理,细想并非如此,特别是明清以来的渣斗大多口大、宽沿、细颈、小腹。吐痰其中清洗并不
-
牙雕名片盒赏玩
-
作者:
蔡国声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东牙雕
名片盒
雕工
近代文化
南方沿海
海外贸易
折枝
地方官吏
色白
质地细腻
-
描述:
图中系一牙雕的名片盒,长约11.5厘米,宽8.8厘米,厚1厘米。上下开合,左右如意,满雕工,精美无比,牙色白而略显干,为晚清之广东牙雕、广东牙雕以广州为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富有装饰性,素以精细工
-
名家赏玉
-
作者:
史树青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受沁
玉质
富贵吉祥
青玉
工艺精细
面目狰狞
生动逼真
玉如意
高浮雕
弯曲形
-
描述:
明玉如意长29厘米白玉,如意头呈灵芝形,象征富贵吉祥。如意柄为扁状弯曲形,柄正面高浮雕两只瑞兽,图案精美,工艺精细,构思巧妙,独具匠心。
-
爱家红木大观楼
-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受沁
玉质
富贵吉祥
青玉
工艺精细
面目狰狞
生动逼真
玉如意
高浮雕
弯曲形
-
描述:
紫檀雕龙罗汉床 仿恭王府故物,此床原物现藏于台北故宫。 制作人:王世平,(80年代北京市工会授予高级木工称号) 监 制:路玉章(古典家具制作技艺专家,享受国家津贴) 点 评:紫檀木制仿台北故宫藏品,此床原系北京恭王府故物,硬板床面,打洼束腰,拱肩直腿内翻马蹄。牙条正中垂洼堂肚,雄伟大气,面上三面围子,攒框镶心,以浮雕手法饰云龙纹。两侧及上梁间镶云龙卡子花,形成上繁下简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在仿古家具品类中,不失为上乘精品。 胡德生 二零零八年九月二十八日 继承清宫造办处手艺 晋京坊有个“老年队” 晋京坊有个“老年队”,成员都是六十岁上下的老木工。这些位老木工可大有来头,全都是从百年老厂龙顺成退休下来的。年轻时,他们跟着清宫造办处遣散的能工巧匠们学艺,学到的都是最正宗的清宫造办处的手艺。刚一退休,就被晋京坊的老板老潘“一锅儿端”,请到了晋京坊。 这些位老木工个个都身怀绝技,因此,晋京坊都给了他们很好的待遇。那会儿,晋京坊刚在初创阶段,用钱的地方很多。有的人觉得请那么多老木工企业成本太高了,就建议老潘只请一、两个老木工做顾问,其余的都用年轻人和学徒,这样,企业成本就降下来了。对这种建议,老潘从来都只是摇头。他也是木工出身,对木工行儿的特点了如指掌。他深知:木工是个小团体,要请,就必须请一个团队过来。 老潘说: “从龙顺成退休下来的这几位老木工,学的都是清宫造办处的手艺,他们的很多做法比一些年轻的木工都要高明。但如果只请一、两个人过来当顾问,年轻人很难听他们的。年轻人往往认为‘大家都是木工,你又不是我师父,我凭什么听你的?’所以,如果想做传世精品,必须把一个高水平的团队请过来。”并且,来到晋京坊的这些位老木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绝活儿。他们有的擅长开料、有的擅长画线、有的擅长做榫卯,有的擅长雕花,有的擅长修复旧家具……正好组成了一条流水线。他们来到晋京坊,还纷纷收了徒弟。 经过几年的耕耘,晋京坊一直坚持的“做传世精品”的宗旨,得到了越来越多顾客的认同。现在, “老年队”主要把精力放在制作紫檀和黄花梨质地的高档家具上面。每年,经他们之手,都有十余套足以传世的精品红木家具诞生。而徒弟们经过悉心指点和严格检验,也纷纷继承了清宫造办处的手艺。他们做出的红酸枝家具,全都备受好评。 王世平是晋京坊的技术指导,他的一番话说出了几位老师傅共同的心声: “我们干了一辈子红木家具,如今也都退休了。到了这个岁数,能有几个脾气相投的老哥们儿还在一块儿共事,就是人生一大美事。何况,还能够做出一些真正可以流传下去的家具,知足!” “三顾茅庐”请来老师傅 晋京坊专做传世精品 《三国演义》里,“三顾茅庐”的故事尽人皆知。当时天下诸侯分立,实力超过刘备者不少。而诸葛亮之所以选择刘备,正是看中他一心匡扶汉室,有着远大的抱负。在晋京坊,有好几位从百年老厂龙顺成退休下来的老师傅。他们也都是被晋京坊的老板老潘那颗“三顾茅庐”的诚心所感动,才受邀加盟晋京坊的。 说起百年老厂龙顺成,喜欢红木家具的人没有不知道的。百年来专做红木家具,也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能工巧匠。近两年,一批老师傅相继退休。他们凭着一身过硬的本事,全都成了香饽饽,有不少厂家纷纷都邀请他们加盟。晋京坊的老潘也早就听说了这个消息,经人介绍,他找到了这几位师傅。在一家豪华餐厅当中,老潘和几位师傅坐在了一起。 每次提起那顿饭,老潘都很得意。让他欣慰的是,他是用真心感动了几位老师傅,而不单单是高薪利诱。他说, “去请人家来我这儿,首先我得推销自己,让人家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就像刘备一样,先得剖明心迹,告诉诸葛亮我是一心为了匡扶汉室,造福天下苍生。诸葛亮知道了他的为人,才有可能出山。”老潘也在饭桌上和几位老师傅掏了心窝子。他告诉几位师傅,自己也是木工出身,后来经商事业有成,但心里总有一份木工情结时时萦绕,所以才创立了晋京坊。晋京坊的宗旨就是弘扬红木文化,做真正能够传世的精品红木家具。这一番话,引起了几位老师傅的共鸣。他们做了一辈子红木家具,也爱了一辈子红木家具。虽然已经人到暮年,但都还有再造精品的雄心。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他们都想做出一些好东西流传下去,让后世知道,曾经有这样一批优秀的木工。就这样,双方一拍即合。 老潘常说,和几位师傅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他们的关系,首先是朋友,然后才是老板和雇员。他尊重老师傅们,给他们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老师傅们也都说,在晋京坊干得舒心,干得带劲。“我们在这儿,就是为了给后辈留下些好家具。别人一年给50万,我们也不去!” 吃过见过” 心态平和 晋京坊:一心只做传世精品 “吃过见过”,是形容一个人经多见广、眼界极宽。一般,如果说谁是个“吃过见过的主儿”,那他必然见过大世面。这样的人,往往在到达一定年龄之后,就进入了某种境界。在生意场,这些人因为挣过大钱,所以不屑于做某些人那种自以为精明的小算计和蝇营狗苟的小勾当。他们追求的是光明磊落和问心无愧。 在潘宏志看来,古典家具与琴棋书画一样,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正因为如此,晋京坊要做的便不是普通的红木家具,而是能够传世的艺术品。好的红木家具,讲究型、艺、材、韵俱佳。而好木材,则是做好家具的基础。晋京坊的红木家具,全部选用紫檀、黄花梨、红酸枝这样的上等木料。有的厂家为了降低成本,经常会在家具背面或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偷工减料。但在晋京坊,这种事情绝不可能发生。潘宏志说,既然要做传世精品,就必须真材实料。如果掺假用假的话,就算别人看不出来,自己的良心也过意不去。 如今,晋京坊的家具在红木爱好者当中已经有了相当好的口碑。潘宏志觉得特别欣慰。他常说: “年轻的时候,老惦记着挣大钱。但真挣了些钱以后,才发现钱不是最重要的。尤其到了这个岁数,心态已经很平和了。做艺术,尤其是红木家具这样的高档艺术品,离开钱不行。但满脑子只有钱,照样做不出好的艺术品。我现在想的,就是给后世留下些好东西,真正把红木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