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级配】搜索到相关结果 14 条
-
堇青石多孔陶瓷顶膜孔径的研究
-
作者:
李小龙
李济
张小娜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顶膜平均孔径
颗粒级配
堇青石
-
描述:
以堇青石为主要原料,通过注浆成型的方法制备堇青石陶瓷微滤膜层。探讨了颗粒级配、烧成制度、助熔剂的加入对膜层平均孔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配方中粗细颗粒比2∶8、3∶7、4∶6变化,由于配方中粗颗粒增多顶膜平均孔径从2.3μm增加到3.2μm,配方随着烧成温度从1200℃增加到1260℃,因为烧结理论中颗粒重排,顶膜平均孔径从1.7μm增加到2.0μm,随着保温时间从30~60min,顶膜孔径从1.8μm减小到1.7μm,当保温时间从60min延长到120min时,顶膜的孔径从1.7μm增大到1.9μm,随着助熔剂加入顶膜平均孔径从1.8μm增大到2.0μm。
-
旋转流场式陶瓷干法制粉造粒立柱直径对粉体级配的影响
-
作者:
吴南星
赵增怡
花拥斌
程章云
刘玉涛
廖达海
来源:
中国粉体技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粉体级配
干法制粉
欧拉双流体模型
造粒立柱
欧拉
-
描述:
基于CFD方法构建旋转流场式陶瓷干法制粉混料过程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模拟分析粉体体积分布情况,确定旋转流场式陶瓷干法制粉造粒立柱直径对粉体级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造粒立柱直径φ为70 mm时,粉体体积分布约为51%,轴向云图粉体堆积度最大为0.50,径向云图粉体最大堆积度为0.45,堆积范围最小,制粉室内无明显堆积现象,粉体级配最均匀;有效粉体占坯料粉体的比例最大为87%,且有效粉体粒径呈正态分布,此时粉体级配最为均匀。
-
粉体粒径对氧化铝陶瓷膜孔径的影响及控制
-
作者:
汪永清
侯静鹏
常启兵
杨柯
周健儿
来源:
人工晶体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机微滤膜
颗粒级配
粉体粒径分布
孔径控制
氧化铝
-
描述:
将三种不同粒径的α-Al 2 O 3 (平均粒径为1μm、3μm、5μm)混合后配置稳定悬浮液,利用颗粒级配理论,建立粉体比例、粉体粒径及其分布和膜层厚度对无机膜孔径及其分布的影响,实现利用粉体粒径
-
陶瓷墙地砖干法造粒机主轴偏心率对造粒效果的研究
-
作者:
吴南星
成飞
余冬玲
廖达海
方长福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颗粒级配
主轴偏心率
均匀性
干法造粒
-
描述:
针对陶瓷墙地砖干法造粒制粉存在的颗粒级配分布不均匀的现象,搭建试验平台研究主轴偏心率对造粒过程中颗粒级配的影响,同时基于欧拉-欧拉模型模拟造粒过程颗粒的分散性及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优化主轴偏心率。实验结果表明:当偏心率为0.15、0.25、0.35时,颗粒的有效质量百分比依次为79.5%、85.5%、79.4%,且当偏心率为0.25时,颗粒级配均匀性最佳。同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偏心率为0.15、0.25、0.35时,颗粒在造粒室形成的堆积度依次分别为7%、3%、11%,说明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基本相吻合,验证了实验的可靠性,表明主轴偏心率为0.25时造粒效果颗粒的级配均匀性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