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西南地区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特点与发展
作者: 任玉婵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内涵   西南地区   油画创作   民族类  
描述: 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油画民族类题材具有独特的审美趣味,其艺术语言形式的发展变革必然会突出民族文化的内在精神特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民族文化的发展,民族类题材的油画创作也在发展着,其中西南地区尤为凸显,在西南地区的油画创作中表现的少数民族生活习性、文化习俗、思想情感、以及人文精神为主题的油画创作,反应了少数民族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精神追求,对油画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的民俗风情绘画
作者: 陈蕾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内涵   中国民间风俗文化   油画  
描述: 现今新时代的发展导致文化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少数民族区域文化的不同必然影响着整体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现今集中出现了以表现中国民间风俗文化为绘画题材的油画作品,以西方造型体系为主的油画创作的方法,结合中国传统民间风俗艺术美学理念,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作之路,通过研究区域民俗风气绘画,探索期艺术语言与精神内涵,分析了对民俗风情油画发展进行思考。
“象”由“意”生——浅谈中国的意象油画
作者: 张竞尹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内涵   艺术形态   意象  
描述: 作为美学概念,“意象”的基本含义是:“意”是指人的内心情志,“象”是指客观物象。“意象”即是意识中的物象。作为名词,它是中国艺术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我们研究意象油画则既要研究它的行而上的精神内涵,也要分析它的行而下的存在状态。中国意象艺术描绘的不是我们眼睛所观察到的客观世界,而是艺术家主体与客体物象相融合的结果。那么中国意象油画的美学精神在哪里,它的形态语言和特征又是什么,以及它的发展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陈建华
作者: 姜松华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似   水墨人物   精神内涵   形象传达   画面   绘画   作品   汉画像石   精神境界   艺术学院  
描述: 陈建华:1954年生于江苏南京,198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工笔人物专业。现为南京三江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汉画像石研究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绘画之事,乃精神使然。优秀的作品总是通过画面的形象传达出精神的信息,如果是为形象而形象,为画山水而画山水,为画人物而画人物,虽有形有物却失去了绘画要传达的精神。不少画家毕生追求形的准确、功力的深厚、画面诸多技术因素的完善,其作品却无法引起人心灵上的共鸣。画面上所有的形态、色彩、线条、肌理,都是为着一个目的,即"精神境界"。美学家宗白华认为"虚和实的问题是一个
论环境雕塑的精神内涵
作者: 严玉   来源: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境雕塑   精神内涵   软质环境  
描述: 好的环境,能有效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好的环境雕塑,则能帮助环境去适宜于人的精神需求。环境雕塑的精神内涵非常丰富博大,它涵盖了时代精神、自然和文化、艺术,思想和人文关怀等等,同时,也包涵了它和环境、科学技术的关系等方面。
艺坛视线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绘画语言   油画展   精神内涵   写实绘画   西方绘画艺术   视线   作品  
描述: “从巴黎到北京”走向纯粹——杨凯油画展 本次展览对画家杨凯近20年跨越中外从艺道路中的作品进行了全面回顾.包括出国前期和在法国精研油画艺术方言的作品.以及近三年在国内的新作。从这些作品中.可窥见画家一直构建“新写实绘画”步履中的探究性进程。其作品融汇东西方绘画艺术精神内涵.既有纯正的油画写实语言.中国诗性绘画语言又蕴含其中,
风格与习气
作者: 王琨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境界   立体主义   精神内涵   艺术风格   艺术家   毕加索   弗洛伊德   人的精神  
描述: 每位成功的艺术家一定都有自己的艺术风格。从文化的角度看一定是有高度,有气度,有一种专属个人的精神在里头。风格不是追求的,不是故意而为的一种方法,风格是在不断追逐精神内涵与艺术境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点,是动态的,是艺术家在探索的道路上留下的痕迹,不是一成不变的样式。比如毕加索有蓝色时期、玫瑰色时期、立体主义时期等,即使像弗洛伊德那样相对风格稳定的画家,其早、中、晚期也有很大的变化。习气是一种无病呻吟的套路,在学艺的道路上自认为找到了一种出效果的方式,再受到一些“行家”的吹捧或夸奖,把它当成了救命稻草,以不变应万变,以此作为撒手锏,不再求索新的表现方法而停滞不前。
赵培智作品
作者: 赵培智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境界   立体主义   精神内涵   艺术风格   艺术家   毕加索   弗洛伊德   人的精神  
描述: 赵培智作品
精神品格与画面品质:我的油画风景创作二十年
作者: 孙纲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地景观   精神内涵   艺术作品   艺术家   抽象因素   画面   艺术创作   精神品格   品质   中国油画  
描述: 现今的中国油画大致可分为三大类艺术倾向,一是以波普艺术为代表的现当代油画,再有以写实风格为代表的具象油画,三是注重意象表达以书写性为代表的写意油画创作。我的油画风景创作可归于后者,更注重作品的意象表达和绘画的精神品格与画面品质的追求,在创作上探求精神内省的处理
当代“学院工笔”的特点与意义
作者: 韦红燕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层形式   艺术实践   发展价值观   工笔画   精神内涵   学院   深层思考   当代   美术发展   艺术形式  
描述: 在当代美术发展过程中,工笔画的发展多是依赖于画家个体的实践,缺少整体的理论关注和较高学术层面上的探讨。一些画家的艺术实践只停留在传统的表层形式或材料与技法的实验上,而缺少对绘画本质与精神内涵等方面的深层思考。在各类艺术形式、各种艺术思潮争奇斗艳的今天,工笔画在其整体发展与创新过程中似乎缺乏明确而深刻的文化方向,缺少在当今时代所应具有的鲜明的民族性,缺乏关注时代生活、时代精神、人类发展价值观的意识,缺乏在强化工笔画画体特征基础上融合新观念、新材料、新表现手段和语汇的创造精神。这些问题带来的结果是本土绘画的优秀传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与弘扬,画家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体验十分肤浅,加之这个时代容易感染的浮躁的心理和功利主义风气的影响,一些作者一味追求画面的制作效果,以之掩饰作品本身的苍白与空洞,甚至出现了为展览入选而画、为获奖而画的倾向,这些都是中国工笔画发展的障碍。
< 1 2 3 ... 18 19 20 ... 22 23 2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