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仕女
作者: 邱才郁   来源: 宝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乐昌市   新竹   仕女   题名   西江月   相思   无限   青花   春雨   微笑  
描述: 仕女
从潦河石到陈炉石的受热捧看审美趣味的变化
作者: 雷敬敷   来源: 宝藏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笑傲江湖   赏石     审美趣味   受热   农耕文化   回归   传统文化  
描述: 当江西的潦河石还在笑傲江湖时,不经意间陕西的陈炉石又横空出世,是什么缘由让这两种白底黑纹浮雕状的图纹石在很短的时间内受到石界人士追捧?由此可能预测下一轮叫好石种的趋向吗?本文试图作出解读。一、赏石
绽放
作者: 李晏   来源: 宝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笑傲江湖   赏石     审美趣味   受热   农耕文化   回归   传统文化  
描述: 此石为长江浮雕千层水冲石,此石种十分稀少,只出于长江西彭段。画面中天然而生的玫瑰花,靓丽绽放,极具观赏性。
福禄寿
作者: 穆双喜   来源: 宝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笑傲江湖   赏石     审美趣味   受热   农耕文化   回归   传统文化  
描述: 福禄寿三星起源于中国对远古的星辰自然崇拜。古人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赋予了他们非凡的神性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信仰。福禄寿三神仙也成为民间世俗生活理想的真实写照。这方陈炉石的画面中有三颗凸起的高浮雕珠子,分别代表着福星、禄星与寿星。三颗珠子的周围遍布着清晰的浅浮雕,好像是汇集了我国民间传统的吉祥
青銅时代·鼎
作者: 穆双喜   来源: 宝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笑傲江湖   赏石     审美趣味   受热   农耕文化   回归   传统文化  
描述: 鼎是最重要的青铜器物种之一,也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在古代,鼎被视为传国重器,是权利与荣耀的象征,因此有九鼎、问鼎之说。两千多年来,"鼎"字也被赋予了"显赫""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此方陈炉石《青铜时代·鼎》质地坚贞浑厚,器形方正完整,石体上布满了高浮雕与浅浮雕错落交替的珠子,犹如青铜器上古老的铭文,鼎的四面仿佛还雕有隽美华贵的花纹。这尊鼎古朴敦厚,雅静凝重,给人心灵上的美感和震撼,令人过目难忘,时间不可多得的珍品。
禅境
作者: 穆双喜   来源: 宝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笑傲江湖   赏石     审美趣味   受热   农耕文化   回归   传统文化  
描述: 这是一块禅意造型石,犹如达摩禅修。石体上立体浮雕般的珠子好似人物衣着上的纹饰,遍布满身,疏密有致,蕴含着宇宙,透着无限禅机。“禅修”本就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和一种淡然的心境。心境平静无澜,万物自然得映。此石表达出“禅中觉悟”的境界。石种:陈炉石规格:23cm×20cm×13cm
东林送客处 笑别庐山远:作品《虎溪三笑》创作中画意的借鉴
作者: 李福生   来源: 宝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虎溪三笑   张择端   画意   富春山居图   韩干   《清明上河图》   高浮雕   黄公望   夜宴图   寿山石雕  
描述: 》、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南宋佚名的《虎溪三》和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寿山石雕《虎溪三》的创作首先要从一块奇石说起。2006年,说来凑巧,一次我的亲友约我
“刘爱珠师生雕刻艺术联展”亮相福州市三坊七巷展览馆《探寻美的足迹》同日举行首发式
作者: 暂无 来源: 宝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虎溪三笑   张择端   画意   富春山居图   韩干   《清明上河图》   高浮雕   黄公望   夜宴图   寿山石雕  
描述: "刘爱珠师生雕刻艺术联展"亮相福州市著名的三坊七巷南后街展览馆,展出其师生的寿山石雕作品共计近200件。刘爱珠大师作品集《探寻美的足迹》同日也举行了首发仪式。刘爱珠大师1949年生于福州,是中国著名的女雕刻家。师从寿山石薄意大师王雷庭并得雕刻艺术大师林寿堪的指导。擅长圆雕、浮雕及薄意等多种技法。她以多"写意"少"工
玉观音
作者: 裴海燕   来源: 宝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虎溪三笑   张择端   画意   富春山居图   韩干   《清明上河图》   高浮雕   黄公望   夜宴图   寿山石雕  
描述: 这尊和田玉观世音菩萨手执莲花枝立于莲台之上,慧目下视,雍容典雅,神态自然安详。作品刀工精湛稳健,整体线条精致流畅,雕刻师采用高浮雕与透雕相结合的方法,体现了和田玉玉质的细腻油润,散发着灵性光泽,是一件保平安吉祥的精品。从雕刻的角度来讲,人物雕刻是比较难的,尤其是观音、佛的雕刻,在小小的一个面部区域
古拙而生动的汉代舞俑
作者: 冷焱   来源: 舞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动感   充满活力   汉代画像砖   汉代社会   建筑石料   陶俑   滑稽可笑   画面表现   视觉感官   美感享受  
描述: 在艺术高度发展的汉代,除以巧夺天工的各种雕刻技法,将内容广博、题材丰富、构图奇巧而生动的画面表现在庙宇、祠堂、陵园等地的建筑石料和豪华墓室四壁、立柱上之外,充满活力和运动感的汉代陶俑,则是以雕塑的形式从另一角度来体现博大精深的汉代艺术。
< 1 2 3 4 5 ... 36 37 3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