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笑】搜索到相关结果 379 条
-
好的小说是用诗做的:品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缓刑》
-
作者:
张慧敏
来源:
景德镇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笑
幸运
傻瓜
哭
-
描述:
本文是笔者研究性文章中的特例,拒绝使用理论,凭心灵自由地靠近文字。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他早就有资格获得这样的奖项。如果熟悉高行健的获奖作品《灵山》和《一个人的圣经》,会发现莫迪亚诺对高行健的影响很大。但笔者更喜欢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简洁如诗的语言。无论是获奥斯卡电影奖的影片《拉孔布·吕西安》,还是《暗店街》、《青春咖啡屋》、《陌路人》等,皆呈现出一种特殊时期面对暴力的情感生态。比如,"吕西安"影片中当被玷污的犹太女子举起石头伫立于情人睡态前时,叙述如诗的停顿,让读者明白:暴力在情感面前其实匮乏而虚弱,任何一种暴力都不可能征服得了情感!再比如《暗店街》中一个失忆侦探在遥遥的光影或者一张陈旧的脚踏布中如何破获自己的名字身份还有依稀的爱情。纳粹时期的作品有许多情节打动读者,但莫迪亚诺的《缓刑》可谓震撼心灵:一个孩子懵懂无知的叙事,深深扎进笔者心底,使灵魂隐隐作痛。本文是对这"痛"的祭拜。
-
“含笑的眼泪”与“含泪的微笑”——狄更斯和果戈理的两种艺术创作风格之比较
-
作者:
金钟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眼泪
“小人物”
《死魂灵》
狄更斯
批判现实主义
十九世纪
果戈理
“含泪的微笑”
资产者
艺术创作风格
-
描述:
狄更斯和果戈理是两位举世闻名的作家,他们分别在英国、俄国文学史上都有着杰出的贡献,特别是他们“含笑的眼泪”与“含泪的微笑”的艺术创作风格给人们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狄更斯(1812~1870
-
朱耷瓷砚与中洲龚氏:朱耷史事丛考之一
-
作者:
吴之邨
来源: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昌中洲龚氏瓷商
朱耷
哭笑定制解读
寤歌草堂瓷砚
浮梁陶业
-
描述:
收藏寤歌草堂,哭笑定制八字底款碟形瓷砚一品,该瓷砚与朱耷有无关系?又有何关系?拾遗补白,颇有深入研讨之意义。
-
鬼斧神工瓷雕塑(五)
-
作者:
朱亮
来源:
金山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卵白
音像资料
雕塑像
景德镇
元代
孔雀绿
现代高科技
中国画
釉瓷
微笑
-
描述:
微笑的元代佛:枢府窑卵白釉瓷雕塑像古人是怎么微笑的?没有也不可能有音像资料留下,现代高科技充其量也只能模拟不能复原。同时代的中国画中,人物仰天大笑的
-
快乐工作,我们一样能行
-
作者:
张小路
来源:
四川烹饪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瑞士
客人
例会
快乐工作
员工
服务人员
基本信息
酒店大堂
餐桌
微笑
-
描述:
瑞士之行,我们是在从容与忙碌中结束的。回忆起那五彩缤纷的日子,留给自己的是永恒的纪念。快乐工作,是我此次赴瑞士工作和学习的最大收获!
-
《木偶戏》赏析
-
作者:
徐彦利
高香君
来源:
阅读与鉴赏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力
赏析
欢笑
作画
色彩
木偶戏
写意
-
描述:
,说了又说,描了又描,让人想起色彩堆积雍容华贵的牡丹,而非寥寥几笔的黑向写意兰花。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家乡的木偶戏.戏来时欢笑的孩子、欢笑的村庄,热闹、喧嚷、沸腾的生活之流。
-
我的女儿
-
作者:
王秀平
来源:
中国农资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玲珑
小诗
橘红
清纯
紫色
挂起
玫瑰
竹笛
石榴酒
微笑
-
描述:
我的女儿
-
大话黄永玉
-
作者:
凌子
来源:
中国女性(中文海外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故乡
好动
老人斑
笑话
凤凰
烟斗
湘西
雕塑
北京
木刻
-
描述:
从木刻到水墨、油画,到小说、诗歌再到雕塑、设计,从《永玉六记》《老婆呀不要哭》《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比我老的老头》到《一路唱回故乡》,从香港的山之半居到湘西凤凰的夺翠楼、玉氏山房,从北京的万荷堂到意大利的无数山楼……黄永玉,从12岁背一个小小的包袱离开故乡,到今天,六十多年了,经历过无数的漂泊和苦难,成就了瑰丽传奇的艺术人生。如今的他,依旧好动、喜欢游走,并且还在孜孜不倦地给世人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和惊喜。
-
康笑宇工作室没想到要成功
-
作者:
王方剑
来源:
中国企业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畅销书
《数字化生存》
《活着》
辜鸿铭
工作室
O型血
封面设计
说笑话
人民币
油画
-
描述:
康笑宇,40多岁,秃顶,O型血质,体重80公斤上下。1978年考入西安美院油画系,至今爱说笑话,爱打太极拳,爱打网球,爱小孩,也爱人民币。 提起康笑宁的名字,圈外有些人可能还不知道,可是说起《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