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礼】搜索到相关结果 877 条
-
无障碍电梯:坐着轮椅自由升降
-
作者:
暂无
来源:
老人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党的生活
刘俊生
钦礼
就这样
通讯报道
新华通讯社
吴冷西
新华社社长
《河南日报》
周原
-
描述:
小巧灵活的无障碍电梯 在一栋只有四层高的旧楼底的楼道旁,记者看到了这个造价昂贵的无障碍电梯,其小巧玲珑呈白色,紧凑合理地折叠立在楼道旁,高约一米多,折叠后的厚度仅有37厘米,为楼梯节省了足够的空间,完全不影响他人的通行。无障碍电梯是由铝结构和塑料材料制成的,因此重也只有250公斤。 管理人员启动了开关以后,只见升降平台底板与保护栏自动缓缓张开,好似一位母亲在向她的孩子伸出温暖的怀抱。升降平台底板宽约75厘米左右(可以放进一张轮椅),底板上面覆盖抗滑材料。干休所干事刘贝铌让记者亲自体验一番,在插上一把黑色软皮的钥匙后,当记者将钥匙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电梯便自动平稳地缓慢上升,让人站在上面颇有种腾云驾雾的感觉。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将钥匙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电梯就会自动下降了。 记者问,电梯需要专门的人员管理,会不会带来不便时,刘干事回答说:“其实每一台电梯都配有一个遥控器的,但是我们的遥控器现在可能还在运回国的途中,因为遥控器也必须在德国才能制造。而在此之前为确保老同志使用无障碍电梯的安全,就只好请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了。待遥控器运回来后,我们将会给每户发一个遥控器,让老同志自己使用。” 全心全意为老同志服务 干休所里的老首长谭佩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在安装电梯前,所里为测试无障碍电梯是否适合老同志,还特意领老同志们到地铁口的无障碍电梯去试坐,经过测试发现没有问题,才着手安装。谭参谋长说:“我今年95岁了,腿脚不好使,最怕的就是爬楼梯,没安装电梯前,上到二楼就已经大喘气没法再往上走了。自从有了无障碍电梯后,上楼也不用喘气了。另外一栋楼有个老同志已经98岁,现在只能坐轮椅了,上下楼梯要大动干戈,出动好几个人力才能把他抬下来,现在有了电梯方便多了。”据了解,在广州只有少数几个地铁口才有无障碍电梯,而且只供残疾人乘坐,东皋干休所是广州第一个安装这种电梯的单位。
-
鹤发童颜的八旬雕塑家
-
作者:
暂无
来源:
老人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党的生活
刘俊生
钦礼
就这样
通讯报道
新华通讯社
吴冷西
新华社社长
《河南日报》
周原
-
描述:
鹤发童颜的八旬雕塑家
-
聚焦世博会
-
作者:
暂无
来源:
老人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党的生活
刘俊生
钦礼
就这样
通讯报道
新华通讯社
吴冷西
新华社社长
《河南日报》
周原
-
描述:
》、塞尚的《咖啡壶边的妇女》、博纳尔的《化装间》、高更的《餐点》以及罗丹的雕塑作品《青铜时代》。每件艺术品价值1亿欧元以上,总值超过600多亿元人民币。 土耳其馆 回到8500年前 精彩
-
“化缘”30年建成现代化老人乐园——访广州市老人院院长洪佩贤
-
作者:
暂无
来源:
老人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党的生活
刘俊生
钦礼
就这样
通讯报道
新华通讯社
吴冷西
新华社社长
《河南日报》
周原
-
描述:
本报记者 梁婉玲 2001年,国内福利单位第一座较为专业的广州市慈云康复大楼落成,提供了100多个床位,为脑血管后遗症和骨折后的老人提供专业的康复治疗; 2005年,全国首座痴呆老人综合服务大楼——慈慧大楼落成,为痴呆老人提供了专业的医疗、康复及护理服务; 2008年,国内民政福利单位第一座为老年人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慈爱大楼落成,为疾病晚期的老年患者提供了静谧、安宁的居住场所和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 一座接一座的“慈”字辈大楼落成并投入使用,广州市老人院在近30年内所发生的沧海桑田般的变化,让人不禁惊喜钦佩。在洪佩贤的工作计划里,不仅仅这些,还有在建的富力慈恩大楼,正筹备资金的专为视力障碍的老人而设的慈心大楼…… 老人院院长成“建设达人” 在广州老人院工作将满30年、当了26年院长的洪佩贤说起老人院的旧貌,不禁心痛:“那时的老人连上厕所都是一个难题,一旦刮风下雨,那就想‘方便’也方便不了。”1980年,初到老人院的洪佩贤才28岁,看到了如此恶劣的工作环境,她并没有退缩,而是用年轻人的斗志和热情着手改变这里的面貌。 于是,从1984年洪佩贤当上院长开始,广州市老人院就走上“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的巨变之路。如今全院已经有13幢设有轮椅通道、遮复式走廊、扶手和有生活、卫生设施的别墅式养老楼;宽敞明亮的老人食堂;多功能老人康乐大楼、医疗楼、慈云康复大楼,还有老年痴呆症综合服务大楼慈慧大楼和临终关怀服务大楼慈爱大楼;3800平方米的益寿公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凉亭、雕塑、喷水池点缀其间,老人院真正成了花园式的老人家园。 甘做“国际级女叫化子” 没有资金,再多的豪言壮志也只是空谈。初到老人院,洪佩贤就当机立断地带领一班人,办起了福利餐厅、运输站、皮革加工厂等,只为多筹点钱。餐厅、工厂都难以让老人院在短时间内获得足够的资金,改善环境,于是苦苦寻找突破口的洪佩贤开始了“化缘”之路。 直至1985年,洪佩贤争取到了第一个“善长仁翁”——刚从北京到广州定居的全国政协委员,时任广州市委顾问组副组长的宋维静大姐。宋大姐来到老人院,看到了老人们的生活——每个床位都是两张床板加两张木凳,因为屋顶漏雨,蚊帐顶上有的放着塑料盆,有的铺着塑料布……宋大姐见此状,马上征得广州市政府的支持,由政府拨款120万给老人院改善住房条件,老人供养费由原来的每个月10元提高到每个月30元,75岁以上高龄老人的标准由15元提高到35元钱。 有了政府的拨款,老人院里马上兴起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13个月后,10栋别墅,还有8栋经改造的房舍竖立在老人院里,老人们高兴得几乎睡不着,没想到老了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从此以后,直到宋大姐离开人世,宋大姐带着洪佩贤没有“放过”任何一届广州市的领导,积极地争取经费。除了积极争取政府的拨款,洪佩贤还把目光投向了社会上的慈善家。广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大佛寺主持释耀智大和尚,中国美容经济合作组织主席、广东省美容美发化妆品行业协会会长马娅,还有谢倩明、林世铿、叶庆忠、连增杰等,一串串的名字,都有一栋栋的大楼铭记。 不论是政府的领导,还是慈善的企业家,她都去拜访过,这些都是她筹得建设现代化老人院资金的重要来源。为了改变老人院的状况,洪佩贤绞尽脑汁,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向社会各界宣传老人院和老年人事业,成功地争取到市财政拨款和国家、省、市三级社会福利彩票公益金的支持和社会贤达捐款相助,为此,洪佩贤院长付出了许多心血,忍受了许多委屈。正因洪佩贤的孜孜不倦,30年来筹得9000多万元用于老人院的各项建设,才有了今天现代化的慈云大楼、慈慧大楼、慈爱大楼。 于是洪佩贤落得“女叫化子”的名号,并且是世界级的“女叫化子”。“假如没有党和政府的支持,没有这些大慈善家们的慷慨解囊,老人院是不会有今天的。我能为老人事业筹集那么多钱,不是我有多能干,而是在这个社会上,有许多领导、许多热心肠的人,他们都支持老人事业。”说起这些,洪佩贤一脸诚恳、感激之情。
-
清代青花祥云纹渣斗
-
作者:
陈斐华
来源:
老人春秋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党的生活
刘俊生
钦礼
就这样
通讯报道
新华通讯社
吴冷西
新华社社长
《河南日报》
周原
-
描述:
清代青花祥云纹渣斗
-
剪出个五彩斑斓
-
作者:
莫礼君
来源:
老人春秋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党的生活
刘俊生
钦礼
就这样
通讯报道
新华通讯社
吴冷西
新华社社长
《河南日报》
周原
-
描述:
剪出个五彩斑斓
-
清康熙五彩笔筒
-
作者:
裴庆美
来源:
老人春秋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党的生活
刘俊生
钦礼
就这样
通讯报道
新华通讯社
吴冷西
新华社社长
《河南日报》
周原
-
描述:
清康熙五彩笔筒
-
杨国锋和他的纸上浮雕
-
作者:
暂无
来源:
老人春秋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党的生活
刘俊生
钦礼
就这样
通讯报道
新华通讯社
吴冷西
新华社社长
《河南日报》
周原
-
描述:
杨国锋和他的纸上浮雕
-
中央音乐学院提琴制作专业举行首届学生毕业典礼
-
作者:
暂无
来源:
乐器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音乐声学
中国乐器
师郑
中央乐团
提琴制作
中央音乐学院
乐器制作
毕业典礼
木材学
克雷莫纳
-
描述:
、艺术史,音乐声学,演奏,木材学,制图,雕塑等专业课的学习和制作实践,理论及技艺均有长足的进步,艺术修养亦有很大提高,学业达到了教学大纲所拟定的水准。 6月30日上午,中央音乐学院为提琴制作专业首届学生举行了隆重的毕业典礼。文化部、外交部、统战部、中国乐器协会,及来
-
昭陵六骏石刻浮雕
-
作者:
王蔚波
来源:
理财(收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陕西省
李世民
石刻
礼泉县
唐太宗
浮雕
昭陵六骏
阎立本
-
描述: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寝,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北45华里之九嵕山。昭陵六骏乃指原放置于该陵北面玄武门内祭坛东西两侧庑廊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是唐太宗于贞观十年(636年)为纪念开国征战时所乘的六匹骏马,而诏令唐初著名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阎立德之弟),采用浮雕的形式描绘表现的。
<
1
2
3
...
56
57
58
...
86
87
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