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砚】搜索到相关结果 172 条
-
神州物产“三宝歌”
-
作者:
夏天
来源:
档案与建设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产
紫貂皮
景德镇瓷
南阳牛
大同煤
吉林人参
龙尾砚
龙井茶
三宝
金华火腿
-
描述:
,大同煤,杏花村汾酒自古好。内蒙:蒙古马,包头钢,草原盛产皮和毛。东北:紫貂皮,乌拉草,吉林人参天下晓。江苏:咸板鸭,镇江醋,苏绣工艺世间少。浙江:杭州锦,龙井茶,金华火腿中外销。安徽:歙县墨,龙尾砚
-
陶瓷砚的兴衰及其形制特征
-
作者:
谢志明
徐章俊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制特征
陶瓷砚
历史阶段
-
描述:
中国古砚历史久远,为文房四宝之首。她材质繁多,类型各异。其中,陶瓷砚可谓是一朵奇葩,它既演绎着陶瓷业发展史,也传承了中华几千年的文明。文章首先把陶瓷砚的发展粗略划分为四个阶段,然后分别探讨了各个阶段的历史背景、砚台形制与特征。
-
婺源颂
-
作者:
朱嘉鸿
来源:
沪港经济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际旅游
生态农业
文化遗迹
国家森林公园
景德镇
自然保护小区
安徽黄山
龙尾砚
古建筑
婺源
-
描述:
。是朱熹故里、詹天佑桑梓,素有“书乡”、“茶乡”美誉。自唐代开元28年(公元740年)建县以来,人才辈出。文化遗迹遍布乡野,古建筑、古洞、古树和古文化“四古风韵”,绿茶、中华荷包红鱼、龙尾砚、雪莉“四色”特产,享誉古今,闻名中外。
-
陶砚的历史发展及其艺术特色
-
作者:
谢志明
童冬生
彭志刚
来源:
佛山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制特征
陶瓷砚
历史阶段
-
描述:
中国古砚历史久远,材质繁多,类型各异,其中陶瓷砚可谓是一朵奇葩。本文以陶砚的历史发展为背景,分别介绍了各个阶段陶质砚台的形制和装饰等方面的特征。
-
袋形砚考——北宋文人设计的一种砚式
-
作者:
刘新园
来源:
文物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观
文物研究
砚式
北宋
袋形砚
-
描述:
袋形砚考——北宋文人设计的一种砚式
-
三方古歙砚的纹理与其制作年代的考察
-
作者:
刘新园
来源:
文物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制作年代
纹理
文物考古
中国
三方古歙砚
-
描述:
江西省婺源县溪头乡芙蓉溪畔的龙尾山又名砚山,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歙砚的产地。由于婺源县在隋、唐以至宋代早中期都属歙州管辖,唐、宋时代又有以州名物的习惯,因此县境龙尾山所产之砚亦称歙砚。婺源人民
-
关于甘肃洮砚及其艺术特色的探讨
-
作者:
岳子君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甘肃洮砚
油画
艺术特色
-
描述:
油画起源于西方,作为一种外来画种,油画有其自身特点。甘肃洮砚的油画发展的时间其实比较短,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比较大,再加上洮砚位于我国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这里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征,使得其油画发展形成
-
淄博文化瑰宝——淄砚的概况与艺术价值
-
作者:
孟艳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淄石砚
文化瑰宝
山东淄博市
石皮
艺术价值
淄州
雕刻工艺
淄砚
四大名砚
制作工艺
-
描述:
一、淄砚艺术概述(一)淄砚的基本概况淄砚因产于山东淄博市淄川而得名,在历史上也称作淄川砚、淄州砚或淄石砚。始于西汉,盛于唐宋,传承至今,制作工艺以镂雕为主,迄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是中国治砚鼻祖。淄砚
-
“玲珑出自然”-《红楼梦》写人艺术与中国绘画技法
-
作者:
贺信民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综合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脂砚斋
回写
凤姐
宝玉
《红楼梦》
写人艺术
遗貌取神
中国绘画
黛玉
曹雪芹
-
描述:
一部《红楼梦》,就是一幅千姿百态、色彩绚烂的人物长轴。曹雪芹擅长丹青,熟谙画论,《红楼梦》的写人技法,深得现实主义绘画之妙。传为他的一首《自题画石诗》中有这样的句子:“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这个“玲珑出自然”,不仅可能是他进行绘画创作的经验结晶,而且也可以看作是他进行文学创作、人物塑造的一个美学特征。笔者对此略陈愚陋,以就教高明。
-
全析新文人砚代表作《祥云佛龛砚》的设计与雕刻
-
作者:
曾鹏德
来源:
甘肃高师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洮砚
祥云
佛龛
浮雕
-
描述:
以亲身设计雕刻的洮砚作品《祥云佛龛砚》展开论述,全方位地从甘肃省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产业着手,强力推广洮砚和敦煌文化产业,将二者强强联合,以巧妙地设计和精湛的雕工,无佛胜有佛,可以说是一件堪称完美的作品。文章分为两大部分,详细的设计思路和雕刻过程说明,希望对业界同行和爱好者能有所帮助。
<
1
2
3
...
7
8
9
...
16
17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