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作品赏析
作者: 况毅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器产品   现代装饰艺术   青花瓷绣球花   瓷器  
描述: 作品赏析
陶瓷作品赏析
作者: 王清丽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器产品   现代装饰艺术   青花瓷绣球花   瓷器  
描述: 陶瓷作品赏析
张继馨
作者: 车前子   来源: 苏州杂志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用笔   工笔   曙红   紫藤   牵牛花   张继   绣球花   好学生   图书馆   稿子  
描述: 今年4月,我在苏州图书馆遇到张继馨先生,我每次见先生心里总有些怯,因为我跟先生学画的时候调皮捣蛋,不是好学生。那天,先生对一个人介绍我时说:这是我的学生。我像一块石头落了地。我以前总不敢自称自己是张先生的学生,虽然我的确跟张先生学过画,时间
花语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际市场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适应力   蟹爪兰   剑兰   精灵   郁金香   雏菊   花火   绣球花   长寿康   银柳  
描述: 剑兰 高雅 长寿 康宁 别送白花 康乃馨 慈祥 温馨 真挚 别送蓝、绿花 太阳菊 热情 活力 别送1枝 雏菊 娇小玲珑 精灵可爱 别送上司 鸢尾 热情 适应力强 别送1枝 毋忘我 友谊万岁 永远思念 只送情人 郁金香 繁荣多姿 别送白花 马蹄莲 纯洁 幸福 清秀 别送橙红花
表像之花 人之性灵——专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黄小玲
作者: 麦琪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艺术大师   似与不似之间   艺术陶瓷   釉下五彩   奈何天   陶瓷艺术家   艺术作品   黄小玲   绣球花   当代陶瓷艺术  
描述: ,认知陶瓷艺术家黄小玲笔下的生命灵动而历久不衰,又何其快哉!黄小玲的陶艺风格,清新秀丽、恬淡雅致、灵秀独具而极富个性。曾有《虞美人》瓶、《牡丹》瓶、《菊香系列》瓶、《绣球花》瓶等二十余件作品先后参加海内外
花香
作者: 刘学敏   来源: 语文天地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叶子   球花   玲珑   旁边   蜜蜂   枝条   风雨   紫花   流浪者   紫丁香  
描述: 一、紫丁香紫丁香生得娇艳美丽,绿绿的叶子铺满枝头,等叶落光,便剩下一树紫花,细小玲珑,淡雅清新。有一天,紫丁香的旁边多了一棵丁香和一棵芥麦。那棵丁香是她的女儿,而那棵芥麦是一个漂泊而来的流浪者。紫丁香的枝头上出现
花香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月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叶子   球花   玲珑   蜜蜂   枝条   紫花   风雨   青虫   流浪者   紫丁香  
描述: 一、紫丁香紫丁香生得娇艳美丽,绿绿的叶子铺满枝头,等叶儿落光,便剩下一树紫花,细小玲珑、淡雅清新。有一天,紫丁香的旁边多了一棵丁香和一棵芥麦。那棵丁香是她的女儿,而那棵芥麦是一个漂泊而来的流浪者。紫丁香的枝头上出现了几只大青虫。小丁
散作千花簇成团 卷帘谁向月中看-绣球花艺创作
作者: 邬帆   刘飞鸣   来源: 园林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玲珑   草坪   蝴蝶   花朵   酒店   寓意美   绣球花   硕大   成团   花艺设计  
描述: 散作千花簇成团 卷帘谁向月中看-绣球花艺创作
散作千花疑成团卷帘谁向月中看--绣球花艺创作
作者: 邬帆   刘飞鸣   来源: 园林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蝴蝶   花球   枝叶   花簇   花艺创作   庭院   树林   绣球花  
描述: 酒店庭院里那棵绣球花又如约盛开了,雪白、硕大的花球挂满枝头,远看好似"满树玲珑雪未干",近看更象"飞来蝴蝶忽成团"。记得刚到酒店工作时,这棵枝叶繁茂的绣球树宛如待嫁的姑娘还深藏在杂树林中,只有到了
深入探讨古邛窑陶瓷的彩绘艺术
作者: 何平扬   毛超群   来源: 海峡科技与产业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皮球花   陶瓷窑   绿彩   装饰工艺   邛窑   三彩   釉下彩   高温釉   米黄釉   铜官窑  
描述: 邛窑是中国古代少数几个著名的陶瓷窑址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四川青瓷系的代表。在邛窑发展鼎盛时期,尚未有官窑和民窑的概念区分。我国文物和考古专家一致认定邛窑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光辉的一页,对长江中下游乃至中国各大窑系的影响显而易见。“南青北白”之外尚有一个邛彩是中国彩绘瓷的发源地,其艺传播于江南诸民窑,湖南长沙“铜官窑”受其影响最深,成为姐妹艺术。名家谈论邛窑,多次称誉它的无铅高温釉上和釉下彩多彩装饰,并给它取了个美名,叫做“邛三彩”,又称“蜀三彩”,一是为了区别于洛阳的“唐三彩”,二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