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版】搜索到相关结果 3661 条
-
杭州·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梵天东土 并蒂莲华:公元400-700年印度与中国雕塑艺术大展
-
作者:
本刊讯
来源:
中国画画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出版局
浙江省
广东美术馆
美术家协会
杭州
雕塑
巡展
世界
-
描述:
“梵天东土并蒂莲华:公元400-700年印度与中国雕塑艺术大展”于6月15日开始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巡展。从印度19家博物馆遴选出来的56件笈多与后笈多时期的雕塑精品,与来自国内8个省市18家文博
-
二十届全国版画展带来的思考
-
作者:
石涛
来源:
活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问题
版画
出路
-
描述:
”字来形容,以至于会给观者一个错觉,这还是版画吗?此次展览作品中,有的版画印刷技术之高超可与照相媲美,看不出一点的板印(或板味)来;有的作品像是一幅超写实油画;有的能把木板画做得如铜版画、石版画、丝网
-
唯美的艺术:记张朝阳及其作品
-
作者:
陈传席
来源:
活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铜版画
张朝阳
唯美
艺术
当代
黑龙江省
作品
-
描述:
贾平西从黑龙江打来电话说:“黑龙江有个张朝阳,画得好。我看他是古今第一。当代画能叫我讲声好的,太少了,张朝阳算得上是当代的巨匠。”我听后十分震动。他接着说:“他不是画国画的,是搞版画的,铜版画
-
浅谈中国工业版画及其发展
-
作者:
杨宝国
来源:
活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征
版画
中国工业
历程
-
描述:
改革开放造就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持续三十余年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形成一个群情迸发、激越向上的多彩时代,各行各业纷纷登台亮相,演出来一幕幕五彩缤纷的铿锵大戏,而中国工业版画就是其中一部响亮的乐章。
-
墨西哥开放15项产品免税进口
-
作者:
暂无
来源:
机电产品市场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弦乐器
电风琴
1994年8月
墨西哥
石版画
零配件
免税进口
铜管乐器
电子琴
数值控制
-
描述:
其他管乐器。7.非电风琴、电子琴之其他藉电力的乐器。8.弦乐器零配件。9.藉电力乐器之零配件。10.绘画。11.凹版画、版画及石版画原迹。12.雕塑品。13.使用过
-
吉林艺术学院喜获音乐学、绘画艺术(油画版画)两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
作者:
郭从年
来源: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教育
硕士学位授予权
授予单位
绘画艺术
吉林省
版画
音乐学
申报工作
油画
艺术学院
-
描述:
(油画、版画)两学科同时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此次新增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吉林省只有吉林艺术学院一所高校,这也是吉林省艺术专门院校所获得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
-
吉林艺术学院11件作品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插图
烧窑
吉林
王晓明
优秀作品
画种
版画
美术作品
油画
艺术学院
-
描述:
五年一度的全国美术大展——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已按画种分区在全国各地展出。评选结果,吉林艺术学院共有11件作品入选。入选的作品:油画有刘大铭的《烧窑女》(获优秀作品获),王晓明的《热炕》,赵开坤的《北方十月》;版画有英若识的《百年梦寻》,李一凡的《银窗》;
-
学术简讯
-
作者:
暂无
来源: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术
中国艺术
雁阵
叶音
中国画
中国20世纪
版画作品
1992年
甘雨
油画
-
描述:
△1992年9月,吕金藻被聘为《中国艺术界名人录》编委会顾问,《中国艺术界名人作品展》编委会顾问。 △吕金藻编撰的《中国20世纪上半叶音乐社团编年纪实》(合作)自上海《音乐爱好者》第1期起全年连载发表,12期载完。
-
版画复数性新探
-
作者:
何军
来源: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性
同版
艺术效果
组画
间接性
同位
美学意义
同色
版画
复数性
-
描述:
众所周知,间接性和复数性是版画最基本的两大特征.之所以如此,因为版画就是以版为媒介物的间接性绘画。换言之,有版能印才能称之为版画。版画的间接性是与国画、油画等其他直接性绘画相对而言的,这里舍去不谈,仅谈
-
硕大无朋——当代美国盛行的巨型版画
-
作者:
儒尼·柯恩
言志
来源: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美国
画家
石版画
艺术家
丝网版画
作品
丝绒
版画
腐蚀版
油画
-
描述:
当代巨型版画的盛行已成为一种潮流,它越来越引起评论家的瞩目,“这是一种理所当然的进化,”一位佩斯出版公司的理查德·索罗门对此作了上述估计。他还指出“事物的发展往往是忽小忽大的”。对八十年代出现的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