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清】搜索到相关结果 5114 条
-
涂国生艺术作品欣赏
-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景德镇
工笔画
陶瓷工
陶瓷绘画
表现形式
艺术创作
中国绘画
仕女画
历史悠久
-
描述:
涂国生,笔名“国城”,1956年生,江西景德镇人,毕业于景德镇市陶瓷职工大学美术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史,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1999年获国家级陶瓷艺术设计专业二级证书,2006年两件陶瓷艺术作品被江西省博物馆收藏,2012年作品《福娃》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涂国生擅长高级颜色装饰及现代民间青花瓷装饰。尤其对童子乐题材及窑变山水题材有独到之处,《唐风系列》获中国收藏2010年师大艺术陶瓷名品金奖;《根
-
高寒陶瓷釉上堆雕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景德镇
工笔画
陶瓷工
陶瓷绘画
表现形式
艺术创作
中国绘画
仕女画
历史悠久
-
描述:
高 寒 本名吴国强 景德镇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江西省国防文化陶瓷艺术书画院院士 中国美术家协会(敦煌创作中心)理事 江西省高级技师(国家一级) 江西省工艺美术师 江西省高级陶瓷美术师 景德镇十大杰出陶瓷艺术新星 奖项及荣誉称号 2012年12月 首届“中国瓷再引世界风” 中国收藏——“我最喜爱的陶瓷艺术品” 金奖 2011年5月 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 银奖 2011年7月 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 银奖 2008年4月 第43届全国工艺品旅游纪念品交易会 金奖 2008年8月 首届香港“紫荆花杯”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 金奖“重建汶川爱心大师”荣誉称号。
-
浅谈釉中彩山水画技法
-
作者:
汪惠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调和剂
新彩
釉上彩
清透
釉中彩
中唐时期
高温釉
装饰手法
铜官
-
描述:
临其境感同身受的艺术效果。釉下彩指的是在素胎上绘画,一般以青花为主。然后根据所需喷上一定厚度的釉层。釉面必须清透光滑细腻。中唐时期湖南长沙铜官官窑首创了高温釉下彩绘新技
-
试论粉彩人物画艺术
-
作者:
张威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创作者
艺术感染力
粉彩瓷
清代雍正
装饰手法
戏曲人物
人物形象
雍正年间
欣赏价值
艺术特色
-
描述:
的粉彩瓷画,从形成以来,每一项技艺的提升、每一种风格的转换都蕴含着艺术创作者无穷的智慧。粉彩人物画起源于清代雍正年间,正赶上粉彩瓷画变得精细的时代,这为粉彩人物画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清代雍正年间的粉彩人物画,有着鲜明的色彩,画面层
-
红河学院紫陶学院大师团队工作室组团参加“第二届上海国际陶瓷柴烧艺术节”展览
-
作者:
暂无
来源:
红河学院学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学
东京艺术大学
上海
主持人
艺术学
工作室
艺术研究院
组织
作品
美术学
清华大学
高校教师
组团
团队
艺术家
中国
陶瓷艺术
艺术节
红河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第二届上海国际陶瓷柴烧艺术节”于2017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举行,共有中、美、法、日、韩、澳、泰等近20个国家及内外顶尖大学如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美国中华陶瓷艺术学会、景德镇陶瓷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学院、西安美术
-
长阳抉择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理财(政府理财)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歌
国家级贫困县
大产业
生态文化旅游
求发展
清江
环境
抉择
新型工业
农业大县
-
描述:
国家级贫困县不发展不行,发展又难免影响着山歌好比清江水的如画环境;长阳,怎样走出这个怪圈?长阳很美,山歌好比清江水,清江如一块流动的碧绿翡翠,两岸的山林薄雾萦绕,加上神秘的巴土文化,让人惊叹,世间还珍藏着这样一幅活油画。长阳又很穷,属于国家级贫困
-
“泰西绘具别传法”——中国早期油画研究
-
作者:
李超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精神
文化交流
画法
中国早期
明清之际
物质技术
油画
传法
-
描述:
一在西画东渐初期的明清之际,文化交流的层面基本停留在物质技术的初步阶段,尚未触及文化精神的深层。而在此期“欧西绘画流入中土”的过程中,画法参照和材料引用是彼此相辅相成的。
-
中国近代绘画中的“写实”与“写实主义”
-
作者:
黄丽莎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郎世宁
写实技法
中国近代
波臣派
中西绘画
写实主义
创作
中国画
清代宫廷
西画
-
描述:
绘画的写实问题一直贯穿于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早期西画的流入构建起国人新的观看经验,并在中西绘画的视觉比照中产生了国画写意,西画写实的感性判断。在之后的一系列绘画实践中,对西法的借鉴拓展了中国传统的工笔写实技法,发展出一种特殊的写实绘画。但是这类创作并未影响我
-
宋韵清风·万芾作品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工笔花鸟
韵清
院体
直观感受
食古能化
两宋时期
巨鹿
-
描述:
宋韵清风·万芾作品展于7月11日在巨鹿路681号海上艺术会馆开幕,展览展出上海女画家万芾仿古作品及部分近作。万芾绘画从传统入手,两宋时期的院体花鸟以严谨的构图、生动的形态、富丽的色彩、娴熟的技法而成为工笔花鸟学习者的典范。万芾在上海工艺美校就系统地接触到宋代工笔画,这次展出
-
谁在校园“雕塑”了笑料?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校园
调侃
清华
中国艺术
百年校庆
梅兰竹菊
女博士
雕塑
-
描述:
何瑞娟在2011年6月3日《中国艺术报》撰文指出,清华百年校庆期间,配合校庆举办的“清华·国际校园雕塑大展”在开展伊始就遭到学生的调侃,如有人将《毕业时刻》注解为“女博士都是铁血战士”,另外还有《梅兰竹菊图》带有隐性恶俗意义的菊花、“五花肉”“蠕动的大肠”“性站立小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