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当代新具象油画内涵及表现特征刍议
作者: 王钟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特征   发展与演变   新具象油画   内涵精神   中国当代  
描述: ,“新具象油画”具有强烈的现代感,但它并不抛弃传统,相反它更加重视对传统语言的发掘与传统精神的表达,并在此基础之上,追求思想层面的思考与理解,从而构成今天“新具象油画”独树一帜的文化气质。30年过去,中国美术行进到历史的十字路口,对“新具象油画”的内涵精神的发展与演变进行整体梳理与解读犹具重要意义。
坦培拉绘画技法在油画教学上的运用
作者: 艾孜买提·阿布都克里木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教学   坦培拉绘画   文化内涵   美术学院   中国画  
描述: 长期以来,中国画教学一直把素描作为培养学生造型能力的辅助手段,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中国画的造型特征及中西绘画的共性,打造适用于中国画专业的素描教学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画与素描的结合,丰富了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语言。目前,中国画素描教学经过多年的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实践,学术界对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以及传统文化在新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了明晰的认识。
限制与重构:现代纤维软雕塑创作方法探究
作者: 梅琦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纤维艺术   纤维材料   重构   精神内涵   软雕塑   壁挂艺术   创作理念   现代人   纤维编织   作品  
描述: 着脱胎换骨的全新面貌,我们称之为"纤维软雕塑"的作品。它不拘泥于传统的编与织等造型手段,而更关注材料自身独具肌理美感和材料通过当代纤维艺术家的创意呈现出的深层精神内涵。材料只是载体,而现代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才是其造型手段。
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金属材料课学生作品选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涵发展   作品选   学生   学习课程   历史机遇   金属材料   美术学院   技法   西安   雕塑  
描述: 西安美术学院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及时提出了务真求实,注重内涵发展的理念,这是进一步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雕塑系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也一贯注重实践学习课程的学科建设。金属,石材,木雕技法等课程
格哈德·里希特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作者: 王志亮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集大成者   文化意义   艺术家   艺术语言   油画创作   格哈德·里希特   深层内涵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的突破,其作品的深层内涵及其文化意义并没有清楚的认识。里希特确实是一位能给中国当代艺术家们带来很多启示的艺术家,但他给中国当代艺术带来的是什么呢?四川美院王志亮的文章就此问题展开思考论述.值得关注。"恶搞
意象笔墨与中国写意人物画
作者: 王斌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质的规定性   中国传统文化   写意人物画   丰富性   笔墨   生命律动   意象   深层内涵  
描述: 笔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其特质具意象美感。它既有物质的规定性,又有心灵的无比丰富性,它的韵味、节奏及抽象性显示生命律动的底蕴,其深层内涵由中国画独具特色的载体加以表现。中国画
美术与文化:“岭南名家书画作品学术邀请展”座谈会述要
作者: 李青   张洪亮   申革联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岭南   学术   名家   广东工业大学   文化内涵   座谈会   美术馆   书画作品  
描述: 、王永、龙虎、张洪亮、黄华明等。参展作品包括国画、油画、水彩画及书法等类型,这些作品以娴熟的技巧表达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高雅的审(?)
从“风花雪月”到“沧海桑田”——彦涵访谈
作者: 陈雨杨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手法   人物访谈   艺术生涯   彦涵   画家   艺术风格   版画  
描述: 中国现代木刻是在鲁迅先生倡导下起于城市而成于解放区农村的一种美术样式,在当年那个城乡转换的过程中,版画家们面临着为艺术而艺术还是为人生而艺术的抉择。著名版画家彦先生就在这种情势下选择了为人生、革命
故乡情结与海滩绘画——张顺川的油画《海滩系列》
作者: 关望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故乡情结   语言符号   审美追求   画家   主要内涵   艺术表现   绘画   礁石   海滩   中国油画  
描述: 介绍了这位在海边成长起来的油画家。 以家乡的海滩为题材,在画布上不厌其烦地给予表现,并且以艺术的语言倾吐自己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与审美追求,是张顺川油画《海滩》系列的主要内涵
创造民族形式 增加精神内涵——油画家赵友萍访谈
作者: 张鹏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形式语言   精神性   精神内涵   油画写生   艺术家   后现代文化   “意境”说   审美价值   女性主义  
描述: 张鹏:赵先生,您是中国著名的女油画家,又是一位学生们十分爱戴的师长,大家很想了解您近年的创作与生活情况。 赵友萍: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目前我仍按原计划进行研究。一个是对色彩问题的研究,我和李天祥合著了《色彩美》一书,去年已出版发行。另一个是对“虚象画”的研究,作为中国画家我学的却是西方油画,与其它的东方画家存在着一个共同问题,即如何民族化的问题。我体会有两点很重要。一是学习西方油画的精华。一是与中国传统中优秀的文化相融合。五十年代这个问题已在我国美术界提出了。不少画家在这方面作过许多有益的探索,如董希文先生创作的《开国大典》得到一致的好评。当时我与李天祥也做了不少尝试。我们希望创造一种既为中国群众乐于接受又不失油画特色的方法,考虑到中国百姓对大明大暗对比的表现手法不易接受就参考了中国年画中的某些优点,创造了“平光不平涂”的
< 1 2 3 ... 21 22 23 ... 137 138 13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