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以形写神浅谈赵少昂绘画
作者: 田宝川   任阿丽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西融合   构图   师法自然   以形写神  
描述: 中国绘画长河历经数年依旧闪烁如初,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仅出现了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等内容上的分科,而且由于社会环境以及绘制材料的不同还出现了诸如工笔、写意、泼墨等多种表现形式。写意画要求形神兼备,其中最高原则便是以形写神,而对"神"的把控则是是在笔墨运行中产生产生,传统中国画便是借由线条笔墨的行进而产生运动与纸面上的千姿百态,正是由此才出现对写意花鸟画的"以形写神"的要求。作为岭南画派代表人物赵少昂先生不仅仅运用笔墨呈现出了画面中的"气韵"更是通过其特有的艺术语言表现了写意画中的以形写神。本文通过对赵少昂艺术经历的研究、绘画特点的分析浅谈其作品中对以形写神的体现以及对当代写意画创作的教育意义。
油画风景写生教学笔记
作者: 李超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笔记   学生   构图   油画写生   色彩   画面   作品   师法自然   风景写生教学   观察力  
描述: 每年都有油画风景写生课,带学生走到乡村,感受自然,风景创作。这门课程对教师来说是个老话题,但又是每个学习油画学生所面临的新课题,我们不可能一成不变的重复,那么怎么教,如何教好这门课就更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我多年从事"油画风景写生"教学工作,从看画、观察、构图、色彩
中国油画颜料第—人
作者: 暂无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笔记   学生   构图   油画写生   色彩   画面   作品   师法自然   风景写生教学   观察力  
描述: 中国油画颜料第—人
“妙于陈馨:于非闇 、陈之佛精品展” 亮相北京画院美术馆
作者: 周蓉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赵佶   陈之佛   北京画院   艺术创作   工笔花鸟画   南京博物院   师法自然   中国画坛   中国美术   于非闇  
描述: 于非闇与陈之佛是20世纪中国画坛上具有代表性的工笔花鸟画家,二人的研究与实践让当时逐渐式微的工笔花鸟得到了传承并达到了高峰。两位艺术家的作品既有相似之处,又各有特点,虽然他们生前并不相识,但是"妙于陈馨——于非闇、陈之佛精品展"(2013年7月25日—9月2日中午)将两位大师的约70幅作品齐聚北京画院美术馆,学者与观众可以近距离比较"南陈北于"的不同风格。此次展览是北京画院今年重点策划的"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专题之一,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美术家协会、南京博物院、北京画院联合主办。两位大师的作品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但是总的说来,于非的作品既有古意,亦贴近自然,端庄典雅,澄净安宁;陈
“写”与“生”
作者: 白羽平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取象   艺术实践   油画风景   变化无穷   绘画语言   求通   北京画院   在自然中   师法自然   白羽  
描述: “师法自然”是中国画得山川的精神,是画家心合天地之理。油画风景取之于法,继承发扬,以自然为师。在写生中创造寻求更为准确的绘画语言,传达情感意境。写生不仅是油画风景创作的基础,更是艺术家面临自然写物达情的创作。我们以此为目的进行创作,不断完善。本期刊登的作品有的是他们在自然中手绘心摹的写生,也有以心化境的作品,都体现了他们一年中艺术实践的过程。在实践中变化无穷,在变化中求通取象。也愿他们在“写”与“生”中不断探索,画出更感人的好作品。
众家评说尤无曲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尤无曲   黄宾虹   李树勤   潘天寿   周积寅   法天   淡墨   绢本设色   当代美术   道法自然  
描述: 周积寅(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老先生不管山水、花鸟都进入一个非常高的境界,我觉得简直可以达到一个道的境界。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先生达到了一个道的境界,最高的境界,主要特点是自然。老先生有非常深厚的传统修养,既有传统又有他自己的面貌,墨色的运用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看了以后大为惊叹。淡、淡得淡而不淡的东西非常之好,淡墨用得这么好是很少见的。用浓的,浓的里面又有淡的,墨分五彩的运用,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老先生的艺术既不同于黄宾虹,也不同于潘天寿,不同于前面的一些老前辈,更不同于江苏的钱老、傅老、宋老的作品,一看就知道是他自己独特的面貌。他的画把中国的文
游山玩水——《游走的乌托邦》创作记
作者: 张海鹏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旅游景点   中国古代建筑   “道法自然”   乌托邦   中国人   传统文化观念   创作   旅游项目  
描述: 每逢节假日,全国各大旅游景点常常人满为患,游山玩水似乎成了国人最热衷的旅游项目。纵观全球,中国人对山川河流的热爱程度大概也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民众望尘莫及的。古人吟诗作对,用丹青笔墨颂山水。今人则踏遍青山,游山玩水。中国古代建筑常依山傍水而建,到了现代,许多楼盘则抢占山头,并以打造宜居山水大楼盘为销售亮点。为何中国人对山水如此热爱?人与山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要回答这些问题,关键就在于把握"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传统文化观念。
入窑一色 出窑万彩
作者: 周大有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烧制   钧瓷釉   五彩缤纷   烧成   钧窑   窑变   窑工   釉色   出窑   道法自然  
描述: 钧窑居宋代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之首。钧瓷造型端庄,窑变美妙,色彩艳丽,五彩缤纷,又为诸窑之冠。钧窑创作出了中国瓷器历史上从未出现的众多器形,钧窑瓷器器形最完美、最丰富。
做一次“江南”过客 体会“江南”独特的美
作者: 何春晖   来源: 杭州(生活品质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宁静致远   晨钟   实验学校   特色办学   道法自然  
描述: 简介:校门"双虹卧波"、雕塑"群贤启梦"、钟楼"晨钟伴读"……这是杭州江南实验学校的学生们为校园立下的十景。不追求气派阔绰,江南实验却独具江南山水的清丽脱俗和读书之处应当具备的宁静致远。江南美,还美在人杰地灵。在这里,4000多名学生大部分都有自己的特长。管弦乐团、民乐团、合唱队、陶艺社、小记者团、跆拳道队甚至独具特色的"少年消防大队"为孩子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绝佳的舞台。
当代工笔花鸟画之诗意空间
作者: 刘英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体系   神与物游   内在的必然性   中国传统美学   儒释道   诗中有画   工笔花鸟画   画中有诗   师造化   道法自然  
描述: 花鸟画在中国画上千年的发展史中,逐渐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和哲学范畴。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内容,所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都是以儒释道的哲学理论为指导思想的。主张虚无、崇尚虚境,在有限的空间里追求无限的意义。因而,意象、意境成为衡量花鸟画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如果说花鸟画"师造化"、"写真"有其内在的必然性,那么"重趣"、"尚意",追求"神与物游"、"象外之境",以及诗意空问的表达,则更契合花鸟画"以物喻志"、"以画喻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审美主张。从宋代院体花鸟画,到近代于非闇、俞致贞、陈之佛等工
< 1 2 3 ... 32 33 34 35 3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