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南斯拉夫“雕塑之父”梅斯特罗维奇
作者: 晨朋   来源: 美育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版画系   群众艺术馆   张松   画院院长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   大学美术   师法自然   中国版画家协会   画如其人  
描述: 南斯拉夫“雕塑之父”梅斯特罗维奇
濮国平陶瓷艺术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装饰   景德镇   美术学院   陶瓷绘画   陶瓷艺术   师法自然   工艺美术   陶瓷美术家  
描述: 濮国平1976年生于瓷都景德镇。高级工艺美术师,毕业于江西省陶瓷美术学院,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景德镇陶瓷美术家协会会员。长年从事釉下陶瓷绘画设计,尤擅长青花、青花斗彩、青花五彩及综合装饰,手法工写兼长,功底扎实,师法自然,笔触凝练
江生林:胸有丘壑画江天
作者: 胡田可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江西省   瓷都   陶瓷艺术   人生   山水瓷画   道法自然   工艺美术  
描述: 情怀坦荡自来去,一管妙笔画江天。面对自然,面对人生,面对艺术,不管顺畅坎坷,犹自孜孜以求,不显山不露水地浸淫在陶瓷艺术里,埋头追索。他道法自然,胸有丘壑,一支运用自如的妙笔写江天云岚,写虬松奇峰,写楼亭栏阁,写舟船人物,精致生动。寄深幽意境,吐胸中块垒,为瓷都景德镇山水瓷画增添了一抹亮色。这就是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江生林给人的一贯印象。
以色写心 道法自然——柳振坤油画作品解读
作者: 魏运成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读图时代   艺术家   现实主义绘画   现代主义   凡·戴克   道法自然   综合能力   审美理想   油画   作品解读  
描述: 自读图时代来到后,圈里人就习惯将作架上绘画、雕塑者或架下装置和行为者统称为艺术家,大概是因为艺术家的知识结构,综合能力更具创造性吧!2000年成都的“世纪之门”艺术展之后,主流艺术与边缘艺术加剧了磨合并互为同化,其结果是各自的锐气互为抵消,使视觉艺术的门类界线更加模糊。“油画”这个概念,与最初凡·戴克,创立此画种时意义相距甚远,但艺术家以各自对“艺术”的理解,追求着属于自己的审美理想,丰富着人类的文明成果。
雕塑是孤独的劳动
作者: 尚晓峰   来源: 缤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工作过程   大众娱乐   二维图像   感会   本体语言   师造化   时间过程   道法自然   智中  
描述: 我们花费了太多的精力"准备"做雕塑,结果发现这些"准备"在真正开始动手工作时反而成了负担。这就好像我们要远足,一定要带上足够的食品,因为我们想到路上可能没有保障,但我们如果是去赴宴就不必如此。做雕塑就好比去赴宴,肚子越饿吃得越香。其实画画和做雕塑是上天赋予我们的灵性,用我们的真诚去工作,就像孩子们一样的率真。师造化,得心源。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心性去工作就可以了,做艺术根本就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神性在人心灵生长的状态。
齐白石以后:在陈恒画中有所思
作者: 李白   来源: 大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时代   齐白石   中国现代艺术   中国艺术   标新立异   艺术家   道法自然   油画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来自中国遥远外省云南的陈恒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异数。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异数是这个省的存在根基。在这个全球化日益征服着大多数的时代,只有异数能够引领我们守住那些最后的根基。异数并非通常理解的标新立异,恰恰相反,标新立异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主流文化,新X的媚俗者可谓滔滔者天下皆是。陈恒的艺术立场却过于古典、不合时宜、孤独因而显得相当前卫了。杰出的艺术家必然是悖
汪兆和 陶瓷艺术作品赏析
作者: 汪兆和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作品赏析   陶瓷艺术   陶瓷釉   师法自然   粉彩  
描述: 汪兆和,江西乐平人。自中年起,在工作之余,立志师法自然,致力从事于陶瓷釉上粉彩及墨彩山水画创作十余载,画意具有浓郁的山村自然气息。
让艺术之花植根于生活泥土
作者: 陈树东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之花   艺术道路   艺术之路   艺术之花   少年时代   何来   陈树   当代美术   师法自然   中国美术馆  
描述: 艺术需要灵感,灵感何来?"师法自然"是不二法门。古人的这一经验之谈,即便是对知识经济高速发展和信息化高度发达下的当代美术创作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现实意义,其道理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也不谋而合。同时,无数艺术家的实践探索充分证明,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只有让艺术生命之花植根生活泥土,才可以使艺术之树根深叶茂。的确,在每个画家的艺术道路上,都有着各不相同却历久弥新的时代生活印痕,它不断锻造着个体艺术之路的坚实。近两年,我在酝酿筹备中国美术馆"岁月回响——陈树东油画艺术展"期间,通过整理筛选
浅谈工笔花鸟画从写生到创作的体会
作者: 尹世凤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提炼升华   艺术形式   观察   写生   师法自然  
描述: 花鸟画着重的是表现大自然的美和生命力,所以对于工笔花鸟画的创作来说,写生显得尤为重要,师法自然,在自然生活中去提炼升华,才能达到花鸟画固有的灵气与生动。从写生到创作,如何将自然美转换成艺术美,这将是本文研究的中心。
恩施土家族传统嫁娶习俗在工笔绘画中的表现
作者: 袁洪   张丽梅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提炼升华   艺术形式   观察   写生   师法自然  
描述: 恩施土家族传统嫁娶习俗在工笔绘画中的表现
< 1 2 3 ... 9 10 11 ... 34 35 3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