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榴】搜索到相关结果 104 条
-
五彩缤纷的秋天
-
作者:
王诏行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快乐读与写)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秋天
葡萄
鸭梨
柿子
果园
栽种
农田
石榴
-
描述:
,那水灵灵的模样十分惹人喜爱。我们家自己栽种的石榴也成熟了,露出了饱满的颗粒,摘下一个一尝,酸甜可口,太诱人了。 我们还去了农田,哇!好一派迷人的景象。那鹅黄的小草和五彩缤纷的野花,编织出了一块五彩斑斓的地毯
-
利用钝绥螨防治园林花木红蜘蛛的初步研究
-
作者:
祁慧芳
来源:
昆虫天敌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为害
初步调查
蜘蛛种类
马尾松
羊蹄甲
园林花木
白云山
防治
番石榴
柑桔红蜘蛛
-
描述:
、橙、桔、柚、柠檬、沙梨、人心果、番木瓜、荔枝、龙眼、番石榴、蒲桃、洋蒲桃、杉、台湾相思、水翁、朴树、母生等。
-
壁薄似纸 莹润如脂:清代玉雕碗、盏赏
-
作者:
伍波
宋康年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硕果累累
日常生活用品
玉质
玉雕
清代
浅浮雕
唇口
壁薄
口径
石榴树
-
描述:
玉雕碗、盏,供同好欣赏。 玉碗(图1)高6.1厘米,口径12厘米。青白玉质。撇口,尖唇口沿,矮圈足,弧腹,器壁较薄,外壁浅浮雕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桃树和石榴树各一株,两只绶鸟,一只立于枝头,另一只立于山石
-
五彩手榴弹
-
作者:
赵冬青
来源:
体育教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用途
材料
五彩手榴弹
-
描述:
一、制作材料小矿泉水瓶一个,旧杂志一本,粉笔头一把,胶带。二、制作方法1.将空矿泉水瓶内装入适量的粉笔头。2.将旧杂志先卷起来用胶带绑紧,直径要与瓶口的大小相等。3.将杂志的一头塞进瓶口,用胶带将瓶口与杂志的交接处绑牢,防止在投掷时脱落。三、器材特点及用途
-
水晶石
-
作者:
邓海南
来源:
朔方
年份:
197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晶石
夸张
眼病
边防
无产阶级专政
火环
戈壁滩
手榴弹
战士
眼镜
-
描述:
小国,这封信写些什么好呢?对了,你不是喜欢听边防战士的故事吗,我就给你讲一点吧。我认识这样一个战士,他曾经高举着套上拉火环的一束手榴弹,威震敌胆,把挑衅的敌人赶出国境;也曾冒着严寒,餐冰饮雪
-
秋信
-
作者:
草予
来源:
思维与智慧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玲珑
桃花
小花
绿肥
天边
不允许
雨滴
石榴红
风钻
花房
-
描述:
夏离走,别罢绿肥红瘦。光阴赶着趟,玲珑了天边的月,却催皱了岁月的眉。匆匆,桃花暗,石榴红,枝头已深深。从来自比那一枝开得最不经心的小花,要在细里看清生命的模样,炫耀着一把把零碎的风月。誓要听那一
-
老枣树
-
作者:
何晓东
来源:
思维与智慧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玲珑
桃花
小花
绿肥
天边
不允许
雨滴
石榴红
风钻
花房
-
描述:
老枣树,老家门前的一棵很老很老的树。我的老家是个小村子,位置偏僻,少有人来。近年来,村里的人们纷纷往外走,处处是倾颓的残垣,破旧的房屋,长满荒草的院落,似乎在静静地诉说那些喧嚣的过往。这棵老枣树就在我家老屋的门前,佝偻着腰,近乎匍匐地伏在地面上。每逢秋天,树上缀满了玲珑般的小枣,然而今年的春天它却没能再次
-
初冬小院菊花开
-
作者:
王晓
来源:
思维与智慧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玲珑
桃花
小花
绿肥
天边
不允许
雨滴
石榴红
风钻
花房
-
描述:
我偏爱菊花。院子里长了两池菊花。开得早的一池,俗称“万点黄”,沾点野气,花玲珑而金黄,成百上千朵铺展开,很有气势,初冬的小院欢快而芬芳。另一池里只是两小盆波斯菊,一紫一黄。去年,我是在路边把它们请进家的。好像那天心情很好,下班的路上,看见许多卖菊花的摊点,想买的念头车轮一样滚动不歇。直至
-
人"活"两个我
-
作者:
米丽宏
来源:
思维与智慧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玲珑
桃花
小花
绿肥
天边
不允许
雨滴
石榴红
风钻
花房
-
描述:
记得一位作家说,一个人的生命中有两个“我”,一个是行走坐卧的“我”,一个是能够欣赏行走坐卧的“我”。两个我,前为客,后为主。后者对前者,是审视,是监督,是把持,而最高的境界,是欣赏。有人无人处,时时让暗处的“我”,静静打量一下明处那个说着、做着、悲欢着的“我”,不是随意地、可有可无地,而是带着审视意味地一一凝视,这种凝视的力量或许极其稀薄,但那些刹那间的审视、观照、反省、觉悟,慢慢集中起来,会将一颗心打磨得玲珑
-
石榴花开似火焰
-
作者:
白文起
来源:
重庆国土房产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公馆
渣滓洞
火焰
石榴
烈士陵园
-
描述:
“小萝卜头在哪里?”“江姐呢?”人们一走歌乐山烈士陵园追寻烈士足迹心切。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走在这块烈士用鲜血浇灌的热土上都少了欢笑,多了缅怀烈士之情。人们踏着烈士的足迹,来往于白公馆、渣滓洞,瞻仰沿途绿茵间的50尊烈士雕塑,有的还驻足凝望,沉思鞠躬;默读几百块烈士诗文碑林,有的还掏出本子抄,情不自禁地读出声类:“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
1
2
3
...
7
8
9
10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