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景德镇之魂
作者: 杨春凤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   杨春凤   散文   《景德镇之魂》  
描述: 我走过的这城市就是一座古窑,历史、文化在这里愈烧愈旺,我相信它是有魂的,它的魂就是它的瓷器。
民国景德镇的礼品瓷
作者: 徐桃生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   杨春凤   散文   《景德镇之魂》  
描述: 礼品是人类社会交往的纽带,国与国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人与人之间以物品相赠既是为纪念或记录某一特别的事件或某一段特殊的感情,又是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友好表示。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一直崇尚礼尚往来。《礼记·曲礼上》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因此,相互馈赠礼品,也就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交往中的主要内容之一,礼品的种类、样式、材质,送礼的方式也就多种多样。 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之一,由于瓷器的材质、造型和装饰工艺的特殊,以及它的观赏性、适用性、耐久性,决定了瓷器成为礼品的主要选项,清代康熙皇帝在接见罗刹国大使时就说过:“泱泱中华,物产王土,万国来朝,仅一瓷一布,足以令其为之瞠目,惊羡不已。”从康熙的口中我们不难体味其中自信心和优越感,更从另一方面说明瓷器作为礼品主要选项的地位。 礼品瓷是一种专用瓷器,其中既有馈赠品,又有纪念品;既可观赏摆设,又具实用性;既有绘瓷艺人自己所作赠人,又有应客户订做所用;既能给亲朋好友表示情谊,又能为部门团体传递祝贺。 礼品瓷的历史渊源 礼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在我国的汉字中,“礼”的本意是“敬神”,以后逐渐演变成人们的一种行为规范。
文学主体间性该做何解:关于文学主体间性的几点看法
作者: 胡菁慧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观   主客体关系   间性   文本创作   西方现代哲学   山水景物   审美关系   杨春时   中国文学理论   思考点  
描述: 源于西方现代哲学、美学发生的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向,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也确立了主体性,与此同时,新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开始了主体间性的拓展。以杨春时教授的观点为代表,他认为:主体间性文学理论突破了认识论的局限,强调文学活动不是单纯的主客体间的认知和对抗,应该是主客体间的共性存在,是文本创作主体对世界主体的互动与交流。是对自我与他人的认同,因而是自
杨春荣作品选
作者: 杨春荣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杨春   设计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   2007年   韶关学院   2008年  
描述: 杨春荣,1993年6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美术系,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在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研修班学习。现为广东省韶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设计基础、绘画基础的数学与研究。
修路免费
作者: 李建文   来源: 神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村中   趔趔趄趄   杨春   王局长   郑志   给你   一个问题   杨湾村   村委会成员   干净利索  
描述: 一杨春花和丈夫杨八狗吵嘴后已有一个星期不说话了,就连睡觉也分成了里外间。一大早,她草草吃了两个玉米面疙瘩,出了门。阳光金灿灿的,房前屋后檐上挂着的冰溜子和路两边杂草上雪白的冰花,折射着五彩光芒。麻雀慵懒地在电线上缩着脖子不吭声,嘴似乎被冻住了。杨春花穿过村中南北向的主街道,来到村后的会计杨素红家。她在心里给自己鼓着劲儿。今天无论如何也得召集村委会成员开个会,谈谈到底今后该怎么干。会计杨素红六十多岁,慈眉善目,花白头发,老好人。家收拾得干净利索,正堂挂着镶框的毛主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