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实】搜索到相关结果 11284 条
-
刘小东:得宠的“新生代”与爆棚的“新学院”
-
作者:
刘晓丹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现实
三峡
新生代
浪漫主义
新移民
自然主义
中国当代
绘画
油画
传统现实主义
-
描述:
2006年11月21日"北京保利秋拍",刘小东的《三峡新移民》以2200万元成交,这幅迄今拍场上最大的中国当代油画,使刘小东目前国内外身价最高的中国当代画家。除了拍场上的惊心动魄,在天价成交之前和之后的某些细节,更值得仔细玩味。
-
我如何做收藏
-
作者:
Sylvain Levy
申舶良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系
艺术界
艺术实践
市场
收藏
艺术作品
艺术家
当代艺术
艺术品
收集
-
描述:
DSL Collection收集了大量的中国现代艺术,包括油画、雕塑,装置、和视频,并且在收集了25年的全球艺术作品后,他们开始在2005年收集中国艺术。身为DSL Collection的创始人Sylvain和Dominique Levy,现在已成为中国的常客并且对中国飞速增长的艺术界充满了热情,同时也在上海大学艺术系担任客座教授负责教授现代艺术和艺术管理。
-
艺术品只是商品吗? 谈艺术品的市场价值和象征价值
-
作者:
Sylvain Levy
李昶伟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场价值
商品
象征
价值判断
艺术实践
艺术市场
艺术家
价格
剩余价值
艺术品市场
-
描述:
DSL Collection收集了大量的中国现代艺术,包括油画,雕塑,装置,和视频,并且在收集了25年的全球艺术作品后,他们开始在2005年收集中国艺术。身为DSL Collection的创始人sylvain和dominique Levy,现在已成为中国的常客并且对中国飞速增长的艺术界充满了热情,同时也在上海大学艺术系担任客座教授负责教授现代艺术和艺术管理。
-
毛焰:“意义”的边缘与“边缘”的意义
-
作者:
刘晓丹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
黑玫瑰
意义
记忆
古典主义者
新生代
写实主义
肖像画
边缘
油画
-
描述:
曾经的毛焰,既是笃诚的古典主义者,又是敏感的现代主义者;他既处于潮流或门派的边缘,也不在学术或市场的中心。然而,继2007年春拍《记忆或舞蹈的黑玫瑰》在北京保利拍得1001万元后,《青年小卡的肖像》又在北京保利11月30日的夜场,拍到985.6万元。
-
画家要介入社会 访现实主义代表性画家徐唯辛
-
作者:
牟建平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现实主义
毕业创作
介入社会
矿工
代表性
绘画
社会问题
油画
研究生
-
描述:
徐唯辛简介徐唯辛,1958年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市,1972年在乌鲁木齐市第五中学始随美术教师李大用先生习素描,1978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师范系,1985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1987年油画《馕房》获首届中国油画展大奖;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赴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任教。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教授、院长助理、绘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致公党党员、致公党人民大学支部主委。
-
在真实和虚幻之间 李青的绘画艺术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虚幻
真实
浙江湖州
美术学院
硕士研究生
毕业
绘画艺术
中国
附中
油画
-
描述:
李青,1981年出生于浙江湖州。200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附中。200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研究生。
-
空间的第四维:旅美艺术家陈源初作品解读
-
作者:
游江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维
艺术作品
艺术家
蒙太奇
陈源
艺术创作
自然主义
艺术语言
现实世界
作品解读
-
描述:
旅美艺术家陈源初近日先后在江苏省美术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举办了自己的个展,展出了他近些年创作的油画作品。总的来说,他的作品所展现出来的是一种结合自然主义和视觉蒙太奇来表现的一种超现实主义风格。作品中各种"具象"的组合和表现,充满了戏剧效果,带给人视觉与心灵的震撼。
-
版画艺术的出路在哪?
-
作者:
邵大箴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版画创作
版画艺术
艺术家
现实生活
生活积累
中国画
中国现代
中国版画
油画
出路
-
描述:
版画的问题不是孤立的,和其他美术门类如中国画、油画、雕塑遇到的问题有许多共同之处。面临改革开放的新形势,面临商品大潮与市场经济,版画创作者的心态如何调整、适应,如何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与此相关的,是如何解决好"五四"以来的艺术传统与艺术创新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西方现代
-
孤独的先行者 林达川的艺术之路
-
作者:
潘耀昌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院主义
战后日本
现实主义
艺术
美术学校
印象派
审美趣味
美术展览会
油画
后印象主义
-
描述:
载誉归来1953年8月,旅日画家林达川(1912—1985),携夫人和子女归国,这时他的身份不是刚刚毕业的学子,而是一个成熟的画家,是在日本著名油画家木下孝则创办的神奈川鹤见美术研究所执教的教师,和多次参加日本全国性美展的中国人。具有"无监查"和"依嘱"资格的艺术家,是当时在战后日本美术界获得最高荣誉的华人。
-
石冲:且隐且现的“大景观”
-
作者:
刘晓丹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油画
陌生化
前卫艺术
艺术市场
观念性
写实绘画
行为艺术
中国美术
景观
中国油画
-
描述:
当前卫艺术和学院绘画处于两难时,石冲因为综合了架间的不同形态,为写实绘画由传统走向当代提供了可能,也因为复合了身体的不同寓意,同时获得了多方的认可。或许,石冲的多极转换和多重隐喻,会永远地处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