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国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254 条
-
孔雀蓝(中篇小说)
-
作者:
邓瑞芳
来源:
广州文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劲堃
广东美术馆
爱国主义精神
伍启中
主题创作
壮丽史诗
中所
邓超华
美术作品
-
描述:
邓瑞芳 生于20世纪80年代。著有长篇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曾为《大学生》杂志2009年度专栏作者,在《都市》、《红豆》、《星火》等各类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 一 每年一到秋天,奶奶院子里的银杏叶就开始枯黄了,满树的黄叶远远望去,像层毛茸茸的金色羽毛。推开大门的一瞬,它在小小的庭院里,像一幅陈旧而浪漫的油画,充满了怀旧而忧郁的气息。随着天气变冷,后来就慢慢落成一地,风一吹,四散而去,院子里一地都是银杏的叶子。北方的秋天转瞬即逝,一层霜后,冬天就来了。 冬天一来,农历新年就不远了。过了年,她就二十九岁了。珍霓坐在窗前,呆呆地看着外面的景色流转,慢慢地镶嵌在窗格里,那是白天的庭院。而夜晚来临后,窗玻璃在屋里热气的笼罩下,像清晨的霜冻,珍霓就用手在上面画来画去,如同磨砂玻璃上雕了花,隐隐约约中,还浮现出一个黄白的月亮,朦胧的,焦黄的,远看,像粘了块刚烤熟的饼子。珍霓用手擦去玻璃上的热气,玻璃立刻成了幽深的湖面,暗黑透明的湖面上,映着的那轮圆月,仿佛一颗硕大而落寞的眼泪。珍霓情不自禁地伸出手去触摸,玻璃是凉的,那眼泪也是凉的。 苏珍霓本来是叫苏珍妮的,但奶奶说,珍妮写起来有些像外国女孩的名字,太洋化了不真实,于是就把珍妮改为了珍霓。
-
应歧油画:与草木共舞 与天地共存
-
作者:
王艺霖
来源:
广州文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劲堃
广东美术馆
爱国主义精神
伍启中
主题创作
壮丽史诗
中所
邓超华
美术作品
-
描述:
应歧油画:与草木共舞 与天地共存
-
艾轩,王沂东油画选
-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州文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劲堃
广东美术馆
爱国主义精神
伍启中
主题创作
壮丽史诗
中所
邓超华
美术作品
-
描述:
艾轩,王沂东油画选
-
赖征云油画近作
-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州文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劲堃
广东美术馆
爱国主义精神
伍启中
主题创作
壮丽史诗
中所
邓超华
美术作品
-
描述:
赖征云油画近作
-
工农路杂事(五篇)
-
作者:
罗灵
来源:
广州文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劲堃
广东美术馆
爱国主义精神
伍启中
主题创作
壮丽史诗
中所
邓超华
美术作品
-
描述:
罗灵1972年生于湖南汨罗,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获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在顺德容桂工农路16号创建工作室。先后参与策划“视觉就是经济”当代艺术展,并以工农路老工业区为题材创作油画,在国内外多次获奖。油画作品被国家文化部、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等艺术机构收藏。 冷冻厂 冷冻厂在东堤路8号,靠近工农路。在2001年的时候,那时公司涉及到冷藏食品的储存,大量的货没有那么多的冰箱放,于是通过朋友找到江边的冷冻厂。当时,我就觉得很奇怪,为什么顺德容桂居然有这么老的工厂,在我的心中,只是一条老街而已,没有像今天这样,在里面倾注那么多的情感。 冷冻厂实际是一个冷冻仓库,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冷冻仓库,用来储存食品之类的;另一部分是冷藏的仓库,主要是保鲜;第三部分是制冰,每一块冰大约有二十多公斤重,体积将近有0.3个立方,有时候堆在仓库里,就像一座大冰山,玉洁冰清,蔚为壮观。每天可以看到很多人骑着摩托车来拖冰,一大块冰绑在摩托车的后座,出了冰厂的大门,拉到肉菜和水果市场,用作食品保鲜。也有用碎冰机将冰切成手指头大小的颗粒,一车一车地拉出去。冰厂的生意十分好,人来人往,一年四季都是如此,即使是冬春两季,他们也照常有生意做。
-
陈丹青散文三题
-
作者:
陈丹青
来源:
广州文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劲堃
广东美术馆
爱国主义精神
伍启中
主题创作
壮丽史诗
中所
邓超华
美术作品
-
描述:
陈丹青中国画家,文艺评论家。祖籍广东台山,1953年出生于上海,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文革”后首届研究生班,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留任油画系第一工作室。同年以油画《西藏组画》一举成名。他具有较强的造型能力,画风细腻,感情真挚,思维敏锐,有着一种稳定和深沉的力量。1982年,以其自由画家身份移居纽约,2000年回国后作为清华大学特聘教授之一,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主持“陈丹青工作室”的工作。2004年末提交了辞去清华美院教授职务的辞职报告。 在维也纳 一 那天午后寻到贝多芬的家,下雨了。老公寓门洞空无一人,天井亮着。他的寓所是在四楼,石梯旋转而上,二楼、三楼,楼道昏暗,朝向天井的排窗透入雨湿的光,家家门户清寂,关闭着,小门廊摆满户主栽培的植物。上到四楼,门首小牌写明下午开放时间是两点,我来早了,贝多芬不在家。 细读告示牌,这小小纪念馆划归维也纳全市博物馆系统。博物馆入口有厅堂,有坐椅,走动坐等都无妨;这里是住家的公寓,此刻才过一点钟,我像是私闯民宅的人,端着照相机,悄然踌躇,天井雨声响亮。仰看天井上端19世纪的屋顶和烟囱,贝多芬天天出入,想必瞧一眼吧:第四、第五、第七、第八交响乐,还有他那部艰难的歌剧《菲德里奥》,就是在这里写成的。
-
油画中国 光辉世界——记旅美油画家、全美国油画家协会主席涂志伟
-
作者:
莫韬
来源:
广州文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劲堃
广东美术馆
爱国主义精神
伍启中
主题创作
壮丽史诗
中所
邓超华
美术作品
-
描述:
油画中国 光辉世界——记旅美油画家、全美国油画家协会主席涂志伟
-
“公仔佬”的绘画人生
-
作者:
钱贝妮
来源:
广州文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劲堃
广东美术馆
爱国主义精神
伍启中
主题创作
壮丽史诗
中所
邓超华
美术作品
-
描述:
爱画油画,更爱画公仔画;爱喝早茶,更爱吃炸芋角;爱同在编辑部的贤内助,更爱三个聪慧美丽的女儿;爱当政协委员为人民服务,不爱炫耀吹嘘;他是老广,他叫“公仔佬”黄增立。 ——题记 多少人的记忆中还存留着蹲在书摊旁,如饥似渴地读着“公仔书”(广州方言,即连环画或小人书)的童年记忆;多少人从公仔书里认识了三国水浒,读懂了仁义道德;多少人又从公仔书里汲取了知识的甘露。这小小的书里究竟承载了多少人的情怀? 在广州,就有这么一个画公仔书的“公仔佬”,他叫黄增立。 在黄增立那个面朝珠江的大客厅里,黄增立拿出一本当年广州美院附中的同学作品录,向笔者讲述他的绘画人生。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左右,一心追逐自己的美术梦想的黄增立读完美院附中又考上了广州美院,毕业后留校任教;70年代,专职负责美术创作,在他的带领下,一大批下乡的广美学生经过几个月的创作,完成了至今都认为是高水平的连环画作品;80年代,他在广州担任杂志美术编辑、美术总监,在广东人民出版社、岭南美术出版社、《周未》画报等出版社、报刊上出版发表了大量的连环画和插图,深受读者的喜爱,并频频获奖与展出,前不久更是将自己的作品集结出版,反响热烈。
-
在这里
-
作者:
柳宗宣
来源:
广州文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劲堃
广东美术馆
爱国主义精神
伍启中
主题创作
壮丽史诗
中所
邓超华
美术作品
-
描述:
柳宗宣湖北潜江人,曾教书15年。1999年移居北京,受聘于中国青年出版社,在《青年文学》杂志当编辑多年。现居武汉,供职于江汉大学人文学院。 这座城市在使用硬币。在街头,随处可见:人们慌乱地在谋生,不顾一切。我看见麦当劳快餐店的广告语:我要吃,我要吃。从北方回来,还要去卷入生存之争,不由自主的,但这在另一个我看来是非理性的。 现在我到了武汉,在这里行走生活呼吸,但在一瞬间回到北方,我的一个个自我抽身回去,在彼处问话我。它们在南北两地张望打量——从北方托运回来的连接屋顶的图书和过去房子里的油画,它们保持了变迁生活的某种稳定性。而我的鞋子们回到新居的柜子里,它们从北方同时行走回来。 在小区的椅子里闲坐。月亮依恋着高楼一角;像一个病人,我刚从北方回来,身心隐隐带着伤痛。而在甬道行走,碰见桂花的香气。它把你按在了那个瞬间,用它充满魔力的香气把你抚慰,把你多维的生活联通。在你生活的地方能闻到桂花是难得的事了。在生命的游走中不断地与之邂逅。 收集对生活的感觉与意象,这是我的工作。从江大校园外的梧桐树下经过,这是你要与之发生关系的地方,晚境生活依靠之所在,这证明你内心虚弱和植物一样的依附特性。
-
叶片儿 叶芽儿
-
作者:
漫红
来源:
广州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劲堃
广东美术馆
爱国主义精神
伍启中
主题创作
壮丽史诗
中所
邓超华
美术作品
-
描述:
漫红生于湖南岳阳,现居广州。曾从事园林建筑设计公司编辑、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顾问。现从事自由写作。自1996年起,在《羊城晚报》、《新快报》、《年轻人》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文若干篇。 屋后的行道上多出了几个环卫工,扫帚卷起落叶的声音此起彼伏。显得非常忙碌。 他们扫起一大堆一大堆的黄绿色的叶片装进垃圾车运走。原来,一夜间,树叶像是商量好了似的齐齐落下了,满地满地的。好像这是秋天才有的景象啊。可,这是春天,而且也确实与秋景不同。眼前的景象并不萧条,因为春就在眼前。秋天的落叶是枯黄的,而现在我看到的叶片儿都是黄中带绿,很漂亮。叶片铺满了地面,色彩与树木浑然一体。走在其间,就像是走进了一幅浓郁的油画。 这是南方才有的景象。在北方,想是一夜秋风扫落叶,冬天里光秃秃的树枝等待叶芽。 叶片在环卫工人的拨弄下散发出一股股清新的香味,那是大树的气味,是自然的气味。我像是遇见久违的老友一样深情地吸吮着它,虽是稍有遗憾地嗅到了些许的尘土味,也感到无比的畅快。看着这满地热闹的似乎带着欣喜的叶片儿,我抬头询问大树,大树说,你看你看——隐隐嫩嫩的叶芽。 树上还有一些叶片,是赖着不肯落下呢,还是等待尚未到来的叶芽儿。
<
1
2
3
4
5
6
...
24
25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