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绘画与心态浅谈画工笔画
作者: 涂国喜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工笔画   绘画思想   营养不良   中国绘画史   文化艺术   写意画   中国画   艺术品市场   拍卖市场  
描述: 近几年来,工笔画在中国画这一阵营中,无论是全国性大展的上展率,还是拍卖市场的出售率等在明显飙升,工笔画和写意画之间的繁荣势态,相比之下也恰似"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样风水轮流转。 中国工笔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曾几度辉煌,尤其是唐代的人物鞍马,宋代的山水花鸟,它凝聚着中国文化艺术优秀而深厚的传统,几千年来滋润着一代又一代
浅谈中国油画艺术市场
作者: 李辩   郎婷婷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拍卖   艺术品市场   中国油画  
描述: 近年来,随着大批有成就的中国当代青年油画家在威尼斯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等国际最高级别的艺术大展中崭露头角,中国油画这只新生力量便诞生在国际和国内的艺术品市场上。
宜兴精陶集团改造窑炉一年节省逾千万元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产品质量   成品合格率   隧道窑   国有企业   降低油耗   技改   精陶   产品市场竞争力   陶瓷产品   人民币  
描述: 只需2h左右,平均吨陶耗油仅0.7吨,一年下来仅在降低油耗上就能省下千把万元。要技改,资金从何而来?他们与日本、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客商联系,达成了由对方提供预付货款给精陶集团搞技改。该集团利用这
浅谈中国现代艺术品市场发展历程
作者: 朱光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艺术品市场   发展  
描述: 这里的艺术品市场,是指书法,绘画,工艺品和雕塑市场。研究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过程,和不同时期艺术交易品类,对美术史的观察也更加多元化。
王清州的自然返魅
作者: 岛子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艺术品市场   发展  
描述: 王清州在持续探讨大写意彩墨之同时,尝试创作三维空间艺术,包括彩色雕塑以及装置系列实验,表明其在艺术观念和形式表现上都具有开放、创新的底气与见地。他近期的一系列彩色雕塑为寻常的自然事物赋予一种旨趣,一种意味,往往通过随形设色,连续性变化、试错,直到浑然而有机。色彩在树根、树
艺术品收藏的国际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一个外国艺术家的中国市场经
作者: 徐轶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尼尔森   中国市场   城北   间接参与   北京通州   中国艺术品   汉森   艺术品收藏   艺术品市场   接纳程度  
描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艺术品市场的蓬勃发展和艺术品市场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外资开始直接或间接参与到经营、推广中国艺术品的行列中来。同时,大量外国艺术品和艺术家也开始进入中国,这让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格局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这些来自大洋彼岸的当代艺术家和他们的艺术品在中国市场的接纳程度如何?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走访了工作、生活在北京通州城北闻名遐迩的艺术群落——宋庄的一位知名雕塑家、画家和西方艺术品经营者汉森·尼尔森(Johannes Nielson),和他探讨了上述问题。
奥古斯特·罗丹VS亨利·摩尔:谁更胜一筹?
作者: 谢琛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摩尔   亨利   古典时期   拍卖场   艺术品市场   罗丹  
描述: 在艺术品市场总体呈现缓慢发展的大背景下,雕塑板块在近期仍是拍卖场上的重头戏,且连续数年的增幅都高于绘画等媒材的艺术品。在板块内部,以现当代艺术家的表现尤为突出,而古典时期雕塑作品受限于可流通的精品数量不多,罕有超高价拍品出现。
第62届布鲁塞尔古董艺术博览会开幕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者   古董   布鲁塞尔   参展商   艺术家   艺术品市场   比利时   艺术博览会  
描述: 。与以往主要来自比利时的参展商不同的是,本届博览会有法国、荷兰、德国等16个国家的132个古董商和画廊参加,给博览会带来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参展艺术品品类也较为丰富,涵盖绘画、雕塑、珠宝等多个方面,总量超过1万件。
可复制性艺术品的投资之道
作者: 姜长城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市场   投资   艺术品市场   版画   新媒体艺术   雕塑   可复制性  
描述: 艺术品长久以来都是跟独一无二珍稀等诸如此类的词汇相关联,其反应到市场和收藏中则是对应着独享这个概念。出于此类心理的影响,国内艺术品市场中那些可复制性的艺术品类一直备受冷落,市场热度一直平平,比如摄影、雕塑、新媒体艺术和版画等。但外观欧美艺术市场,可发现这几个艺术品类占据了很重要的市场成分,其受众面并不比架上绘画等主流门类窄。其中,除去新媒体艺术市场尚处在幼年之外,其他的几个部分已经在海外市场中形成了完整的商业模式和收藏传播体系,并且在不断的市场交易中也积累了不错的价位表现。从类比和逻辑上推演,这些门类在中国艺术市场中的上扬也应该是迟早的事情,况且这些年已有商业和学术机构在做相关作品的梳理与推广。鉴于这些艺术品区别于传统艺术品的独一无二,在选择可复制性艺术品进行投资时要全面考虑其外围和内部的参考值。
当代中国架上雕塑市场何去何从?
作者: 乔迁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语言   艺术市场   艺术家   绘画艺术   雕塑家   艺术品市场   作品   雕塑艺术   现代雕塑   拍卖市场  
描述: 当代中国艺术品市场越来越成熟,收藏群体正在不断扩大,进入市场的艺术家也越来越多,拍卖价位在逐步稳定的同时,一些艺术精品屡破拍卖纪录,几百万元的价格已非常常见。然而繁荣的艺术市场几乎被绘画艺术所独享,作为另一项重要造型语言的艺术——架上雕塑,仍然是市场上的陪衬角色,成交鲜见,价格甚至仅仅高于制作成本。
< 1 2 3 ... 22 23 24 ... 61 62 6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