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我国美术教育的影响
作者: 张艺嘉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善待传统   多元   多重性   后现代   折衷性  
描述: 后现代艺术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回归性、折衷性、混沌性与多重性,相应地表现在不求纯粹、善待传统、非个人化、多种标准几个方面,如对当代艺术不局限于视觉形式,绘画超越平面限制,雕塑与风景、建筑相结合,对于人类
堪称“逸品”的风景画——读蒋登攀的油画风景
作者: 谢雾   廖婧唯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寓情于景   油画风景   对景写生   艺术家   逸品   巴比松画派   后印象主义  
描述: ”的大师,也给了后世以极大的影响。西方自印象主义,现代油画风景开始启程,艺术家们不再只是囿于对景写生,而开始了寓情于景中的油画风景创作。
油画村的四合院
作者: 方元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门   画商   四合院   油画色   游客   太阳山   角落   设计特色   院子   阳光曝晒  
描述: 小院上搭建而成,木走廊和空旷的小院令人愉悦。曾真心希望它成为大芬一景,于是工作之余常去闲逛,可是与其放置在露天走廊的画经不起阳光曝晒一样,几个搞设计的青年撑了一年后便草草收场,令我在荒废的院子里感伤了半日。
幼承庭训开心智 潜心磨练艺始成
作者: 柳建球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习   书法家   理工大学   毕业后   印象派   湖南省   创作   绘画   油画   艺术学院  
描述: 画家胡洪宾胡洪宾艺术简介:胡洪宾,1962年10月生于美丽的桃花江畔,从小喜欢绘画。1979年从桃江一中高中毕业后分配到工厂工作,期间通过对绘画的不断追求,后来到师大自费学习两年后,参加普通高考
人生若寄——以展览的方式思考齐白石的艺术
作者: 吴洪亮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齐白石   中国艺术   老人   价值论   艺术人生   后整理   展览   诗书画  
描述: ,来触摸、探求齐白石的人生与艺术。白石老人讲白石老人对于齐白石的艺术人生、作品评点、价值论定的书籍可谓汗牛塞屋,不计其数。但都没有他自己写的、说的更为生动,其中最为鲜活的就是由齐白石口述、他的门人张次溪笔录整理的《白石老人自述》。此书可谓
心诚路正 曲雅腔圆
作者: 曾景祥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齐白石   中国艺术   老人   价值论   艺术人生   后整理   展览   诗书画  
描述: 的绘画艺术,比如花鸟画,从原始社会彩陶上的描绘(如新石器时代的鹳鱼石斧图),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的自觉,到北宋时期宣和画院所形成的中国绘画史上工笔花鸟画的第一座高峰,再到后来写意花鸟画的崛起与兴盛,一路走来,为后世子孙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画家高希舜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桃江   花鸟画   工艺学校   建国后   工笔   中央美术学院   毛泽东   专科学校   湖南   抗日战争时期  
描述: 高希舜艺术简介高希舜,字爱林,号一峰山人,又号清凉山人,湖南桃江人。年十七,入长沙第一师范,与毛泽东同学,毛泽东任一师附小主事(校长),邀高为美术教员。1918年考入北京美术专科学校。1927年
画家李宽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桃江   花鸟画   工艺学校   建国后   工笔   中央美术学院   毛泽东   专科学校   湖南   抗日战争时期  
描述: 李宽,1963年出生于安徽,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研究生班,现为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1994年,作品《大风筝》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观鸡图》入选中国当代工笔第三届大展;1999年作品《红土布》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
水来千山动,彩笔万条虹
作者: 林墉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继有人   广州   千山   水彩画   彩笔   美术学院   雕塑家   中国画   作品   技巧性  
描述: 看水彩画,画水彩画,一直不断,后继有人。而先前诸辈,作品多多,感人深深。应该说,水彩画本身的技巧性,已是令人入迷!又加之其轻巧简便的工具,更为人泛用;久而久之,水彩画总是叫人不忘。当然,中国画的长久
对后工业社会电影艺术本性的探寻——试评周安华主编的《电影艺术理论》
作者: 贾冀川   来源: 艺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艺术   后工业社会   电影观念   电影院   新世纪   艺术理论   数字技术   互联网   电影理论   电影艺术  
描述: 电影为什么是艺术?这似乎是一个不必讨论的问题。自1911年电影理论先驱人物乔托·卡努杜发表《第七艺术宣言》开始,电影就逐渐成为与音乐、诗歌、舞蹈、建筑、绘画、雕塑等传统艺术相并列的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但作为大工业社会产物的电影,自从19世纪末诞生以来的一百多年间,现代科技每次飞跃式进步在电影中的应用,都会对电影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电影需要不断地在每次科技的飞跃中确认自己作为一门艺术的本性。
< 1 2 3 ... 222 223 224 ... 245 246 24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