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景州墓群:昔日名门的历史背影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河北画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汉   北魏   北齐   极盛时期   渤海高氏   墓群   保护区   南北朝时期   可追溯   占地面积  
描述: 封氏墓群又名封家坟,原有18座墓,俗称“十八乱冢”,位于衡水景县县城东南15里处的高地上,现保存有封土的尚有15座,最大者高约7米,墓群占地面积2000余亩。 景县封氏是南北朝时期北方名门望族
印象与心象——黄阿忠油画的海派艺术特征
作者: 尚辉   来源: 美与时代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野兽派   心象   巴黎画派   意象性   中国油画学会   抽象表现主义   艺术语言   上海美术馆   后印象派  
描述: 印象与心象——黄阿忠油画的海派艺术特征
漫谈静物油画艺术
作者: 韩泽明   来源: 美与时代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语言   油画艺术   艺术价值   现代艺术   印象主义   后期印象派   表现主义   夏尔丹   高更  
描述: 中国,特别是文革以后,我国油画有了较大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研究静物画有它的现实意义。
杰里米·边沁和自体圣像艺术(上)
作者: 梅伦·博塞维奇   王珍珍   史新慧   来源: 美与时代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杰里米   哲学观念   马勒   后现代   边沁   伦敦大学   解剖学家   西方哲学史   希区柯克   贝克莱  
描述:死后自我延续的最有效途径。边沁的自体圣像艺术以及这种“艺术”所依托的哲学在西方具有特异性,但它依然是与西方哲学史对话的产物,并在诸多方面对西方现代、后现代的艺术实验提供了灵感。
地景雕塑在环境中的意义探究
作者: 莫翔麟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地艺术   自然环境   人类破坏   回归   后工业文化  
描述: 地景雕塑是当代艺术家关注自然环境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出现让艺术家们找到了一种与自然对话的方式,然而最重要的还是透过这一件件作品,让大家思考它所带来的现实意义,和得到人们对自我生存环境的一种认知。它让人们得到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那些被工业化和人类其他活动破坏的地方可以被艺术化地再利用,它所造成的社会价值将会是巨大的,它启示着我们一切艺术都来自自然,而艺术也可以回归自然!
试论哲学介入雕塑的可能性
作者: 冯且   来源: 美与时代(上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性   西方艺术家   艺术作品   写实绘画   抽象表现主义   巴尔   后现代艺术   隋建国   视觉艺术   高更  
描述: 如今,雕塑被人们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艺术作品不仅仅满足于视网膜的要求,更重要的是重建文化精神、智慧和思维方式。雕塑是思想的表达,而非雕塑形式的变换。从哲学的角度看,如果我们总是不停地复制那些唯美的、叙事性的雕塑作品,而不能给观者带来思考,那就真的成了视网膜艺术了。
被遮蔽的华彩:浅析朱屺瞻早期油画
作者: 江中菊   来源: 美与时代(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中西融合   上海美专   陈抱一   汪亚尘   艺术创作   表现主义   美术展览会   朱屺瞻   后印象派  
描述: 朱屺瞻作为20世纪早期洋画运动的参与者之一,曾创作了很多优秀的油画作品,其创作最为繁盛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40年代之后,他的艺术创作方向基本就转向国画了。这样一位具备中西融合才能的艺术家,他的早期油画不应该随时间的变迁而被遮蔽,那些遗失的色彩也不应该被遗忘。
“海丝”路上的福州金鱼
作者: 林海   来源: 水族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街   坊巷   原来如此   蓝色经济   雄鱼   产业链延伸   全国海洋   世界海洋   三坊七巷   演变轨迹  
描述: 呢"——哈哈,知道我是金鱼迷!于是加快手中活计,趁着午饭前的空档儿赶了过去。观鱼展到三坊七巷,沿南后街一路寻去,没有发现想象中的两溜鱼盆,倒是初来福州的同事,被郁秀玲珑的街景所吸引,为土洋混搭的铺面而点赞。诚然,沧海桑田,这里能保存下始于唐宋的坊巷格
老宋在想什么
作者: 小米   来源: 税收与社会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耀县   水泥厂   巨大的数字   税务系统   分局局长   放在后头   税务所   铜川市   二儿子   “思想者”  
描述: 老宋在想什么小米老宋在想什么老宋叫宋占处。是铜川市耀县地税征收分局局长。写下这个小标题,不禁让我想起那尊著名的雕塑———《思想者》。只不过困扰那位“思想者”的是一些形而上的抽象命题,而我们老宋紧锁眉头思考的,则是绝对现实的,与我辈凡夫俗子如影随形的生...
澳洲日记
作者: 武淑莲   来源: 朔方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澳洲   中国艺术   艺术馆   艺术家   工作人员   后现代   澳大利亚   作品   国画家   堪培拉  
描述: 澳大利亚艺术及其他今天去了National gallery of Australia,澳大利亚国家艺术馆。他们的艺术馆每天早上十点至下午五点,免费开放。一进门,会有工作人员叮咛不要拍照,不要带水等物品,带了的就要放在寄存处。稍向里走,就看见了法国画家莫奈的油画《睡莲》,不远处又看见了毕加索的作品
< 1 2 3 ... 210 211 212 ... 245 246 24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