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雷诺阿等大师画作亮相济南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主义艺术   济南   雷诺阿   当代艺术   古典主义绘画   大师   巴洛克艺术   画作  
描述: 近日,“穿越时光:从马可波罗时代到当代艺术——时光艺术之城开馆盛典暨‘1416到2016’欧美艺术大展”亮相济南,雷诺阿、马蒂斯、达利、安迪·沃霍尔等艺术家的七百多件作品集中亮相。此次展览分为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当代艺术、非洲艺术、雕塑等五个单元。其中古典主义绘画单元多角度地展现从达一芬奇学院派到文艺复兴威尼斯画派、弗兰德斯画派、巴洛克艺术等风格流派。现代主义艺术单元展示了印象派、
西方美术为何触动心灵?
作者: 严小稚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故事   古希腊   大学教授   讲座   西方美术   古典主义绘画   清华大学   心灵  
描述: 2016年10月25日起,北京大学教授丁宁在清华大学艺水博物馆展开系列讲座“感动心灵的西方美水”,该讲座共12讲,内容涉及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建筑,新古典主义绘画、雕塑等方面。本期“讲座”栏目将重点推荐前两场讲座,通过大量的案例,结合古希腊神话故事,向读者讲述西方美术触动人心的原因。同时,还将目光放到当代,向大家推荐关山月美水馆举办的讲座“浸入”与“介入”——当代公共艺水漫谈。
《麦德斯和酒神》(1629-1630年)
作者: 普桑   来源: 葡萄酒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人物造型   宗教故事   中年时期   古典主义绘画   17世纪   酒神   艺术特色  
描述: 普桑全名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 Poussin,1594—1665)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他敬仰拉斐尔等盛期文艺复兴大师并以此为楷模。其作品大多取材神话、历史和宗教故事。画幅通常不大,但精雕细琢力求完美。这幅中年时期创作的《麦德斯和酒神》人物造型庄重典雅,富于雕塑感;作品构思严谨而富于哲理性,具有稳定静穆和崇高的艺术特色。
17世纪荷兰静物画
作者: 暂无 来源: 葡萄酒wine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人物造型   宗教故事   中年时期   古典主义绘画   17世纪   酒神   艺术特色  
描述: 文 / 温子京 Grapes and wine is always the favorite objects for painters, especial in Europe. And Dutch still life is what cannot be neglected. 葡萄和美酒一直以来都是艺术家们所热爱的东西。但是假如谈到是以它们为主题的静物画,那就不得不提17世纪荷兰的静物绘画了。 一位喜欢品尝葡萄酒也热衷于鉴赏艺术品的朋友向我提出一个问题:“欧洲以前是否有一个画派是专门画葡萄和葡萄酒的呢?我游历欧洲的时候在不少博物馆里都好像见过这一类主题的画,它们是不是有什么历史背景或者是更深的含义呢?” 其实关于葡萄或葡萄酒的绘画,我们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甚至古希腊,因为葡萄和美酒一直以来都是艺术家们所热爱的东西。但是假如谈到是以它们为主题的静物画,那就不得不提17世纪荷兰的静物绘画了。 17世纪的荷兰艺术可谓西方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既出现了像哈尔斯、伦勃朗、维美尔这样顶级的绘画大师,也发展了除宗教历史画和肖像画之外的风俗画、风景画、动物画和静物画等多姿多彩的绘画种类。 彼得·克莱兹(Pieter Claesz ,1597-1660)是17世纪荷兰最出名的静物画家之一。静止的物件在他的笔下得到了鲜活的再现,富有生气的画面、零瑕疵的表现技法令人叹为观止。比如他的代表作《带火鸡派的静物》:亮铮铮的银制餐具、晶莹剔透的宽脚罗马杯、芬芳的美酒、奢华的鹦鹉螺杯、新鲜欲滴的葡萄、刚刚洗净的牡蛎、还有那用原只火鸡装饰的硕大火鸡派,所有物品无一不描绘得维妙维肖,令人觉得自己就是那位刚拿起水果刀把柠檬皮削了一半的主人,置身于画面之中。 而更令人着迷的是他的另一类静物画“Vanitas”。 “Vanitas”是17世纪西欧北部艺术家们喜欢创作的一个艺术主题,拉丁语的意思是“空虚”,通常运用象征的手法,而表达的内容却带有厌世、消沉的意味,比方说用头骨象征死亡、腐烂的果子表示朽烂变老等等。所以,每幅作品都必须经过认真阅读、细细推敲,才能体会到里面所隐藏的含义,也正因为这样,“Vanitas”拥有比一般静物画更为吸引人的魅力。 克莱兹的《带拔刺少年的Vanitas》是“Vanitas”中的经典。《 Vanitas》的调子没有了《火鸡派》那样的光鲜,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灰暗褪色的感觉。画面里的场景是艺术家工作室的一角。散落在角落的各式各样的物品把一个艺术家一生的学习经历尽述出来:厚厚的书本、写生用的石膏雕像、油画调色板、鹅毛笔,还有地上的一堆素描速写本、乐器??我们可以感觉得到一个艺术家的成长,是要经过多少严格的训练!然而出现在画面中心的却是一具骇人的骷颅头骨。伴随左右的有一只空空的罗马杯、一块静止的怀表与一盏熄灭了的油灯。它们仿佛在说:辛辛苦苦学习,到头来又有什么用呢?每首乐曲都有它的最后一个音符。纵然有着盔甲般强壮的身体,随着时间的飞逝,不久我们的生命之火就会像那油灯一样一吹即灭,曾经拥有的美好的东西都会像酒杯里的美酒那样,消失不见…… 若《火鸡派》表现的是一派生气盎然,那《Vanitas》则弥漫着死亡的气息。生与死,截然相对。相近的创作年份,令人不由得认为这种对比才是这些静物画真正所要表现的主题。尽管如此,我更愿意主观地去理解:虽然时间会令所有东西都消逝不再,但那拔刺少年雕像所代表的文艺复兴艺术精神却依旧长存。唯有这永恒不灭的艺术精神才能鼓舞我们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扮虎吃猪,好酒相伴
作者: 暂无 来源: 葡萄酒wine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人物造型   宗教故事   中年时期   古典主义绘画   17世纪   酒神   艺术特色  
描述: 。 我们的酒单 1仙山露阿斯蒂气泡葡萄酒2009浅黄色,明亮,细腻的气泡但持续时间不久,充满蜂蜜、花香与麝香,入口细腻,清甜、简单 2.意大利巴伐玛尼拉红葡萄酒2008宝石
艺术 美酒与爱情的迷狂
作者: 暂无 来源: 葡萄酒wine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人物造型   宗教故事   中年时期   古典主义绘画   17世纪   酒神   艺术特色  
描述: 文 / 刘冬 Rococo is an art form popular in France in the 18th century; it developed when Baroque
JURA:忘记时间的地方
作者: 暂无 来源: 葡萄酒wine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人物造型   宗教故事   中年时期   古典主义绘画   17世纪   酒神   艺术特色  
描述: 文、图 / 唐七 To view the art of Manet or Courbet is an experience verging on religion; however, to be asubject in one their masterpieces is extraordinary. I had such an epiphany when I visited Jean Francois,owner of the vineyard Jean Boundy in Manet’s home district, the valley of Jura. This Jurassic periodvalley encapsulates all the romance and beauty of the Impressionists;coincidentally,a new pureyellow paint permitted the Impressionists to bring a sense of light hitherto unachievable in art. Why coincidental?Because the Impressionist yellow is the hallmark of Jura’s wine fame; Vin Juan (Yellow Wine),like the beauty of Jura is everlasting. Enjoying a glass of this wine in the valley of it’s birth is truly areligious experience. 这片右侧紧贴着瑞士边境、左边与布根地相连的土地,在地图上呈现出仿佛一枚窄小腰果的形状,令人能想象到它在阳光下浓郁且坚硬的表情。JURA,拥有着法国最美的山谷,更出产着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金黄色葡萄酒(vin jaune),它们经过六年零三个月的桶陈,被装进特殊的620ml的瓶子里,由此,一天一月十年百年,直到被开启的那刻,它才会以其无与伦比的香气口感,告诉你那些仿佛被遗忘了的时光的去处。 一幅关于JURA的印象派画作 如果是夏日,站在Chateau-Chalon的山谷深处,你定能见到阳光像水流一样,顺着倾斜的坡地,从小块小块的葡萄田间,一路下行到山谷底部的村庄。红色尖顶的房子像积木一样错落着,成片成片矗立在绿色的树与蔚蓝天空的映衬里,令那种红带上了一丝清甜的属于大自然的明亮光泽,像是小时候吃到的一串红,有细腻如丝的花蜜般滋味。 只是,当我抵达JURA产区的时候,天气还停留在三月末寒意袭人的境况里。葡萄藤未完全完成修剪,天空低低的,在很远的地方像是与成片的房子连到了一起。人很少,几乎没有游客,又因为是周日,散落的村庄里连当地人都极少出行。路边随意一栋石头房子,都有几百年的历史,它们与那一条条几乎只容许一车经过的窄街、被浓郁油亮的青苔覆盖着的砖墙、以及散落在村里小小的葡萄酒窖一起,构成了这里宁静、清冽、仿佛与世界无关的独特气氛,也构成了我对JURA的第一印象。事实上,直到真正抵达JURA,踩上这片古老土地、呼吸到空气里潮湿的泥土芳香的时候,我才对这个法国最小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葡萄酒产区有了直观的概念。 整个JURA大区,位于法国最偏东、紧邻瑞士的山丘上,在当地提供的旅行手册里,它按照地貌与风景的差异被纵向分成四个部分。而葡萄酒产区,只是中央偏左、从南到北大约绵延80公里的狭长地带。在最初从网络上查找关于金黄色葡萄酒(vin jaune)资料的时候,对于那些看惯了法国酒命名的葡萄酒徒来说,大概极容易对Chateau-Chalon产生误解。是的,Chateau-Chalon并不是一个“Chateau”,它与Arbois、I´etoile以及Cotes Du Jura一起,构成了JURA的四大法定葡萄酒产区。Chateau-Chalon更确切说,是一片有着葡萄田和小村庄的山谷,这里的酒农,只以古老的本地晚熟白葡萄品种Savagnin酿造JURA区独一无二的金黄色葡萄酒。虽说Cotes Du Jura产区同样酿造这种独特的葡萄酒,但只有当Chateau-Chalon的名字被印在酒标上、刻在酒瓶上的时候,才是高品质与稀有的代名词,才是可以陈酿十数甚至上百年的凭证。之后,当我在Jean Bourdy的地下酒窖里,看见那些被收藏了几百年、大小形状有着些许差别、瓶颈上烙印着圆形图章的酒瓶,以及那个在瓶盖上还刻着“1781”的古灰级Chateau-Chalon;当我见到那些积聚在酒窖天顶和四周的厚厚的尘埃和蛛网,光线通过它们的时候,那种以轻柔得仿佛忘记时间的方式的舞动姿态;当我的口腔身体都被那属于古老金黄葡萄酒不可思议的酒香所充盈的时候,我才渐渐明白,“Chateau-Chalon”对于这里的葡萄酒农来说,是一个被悉心呵护的传说,它可以令全世界知晓,却并不在乎全世界是否能理解或接受。 除了本土白葡萄Savagnin以外,占地大约4500公顷的JURA产区,出产相当丰富。Savagnin除了依赖特殊的酿造工艺生产金黄色葡萄酒外,也被用来单独、或与霞多丽(Chardonnay)结合,酿造酒质浓厚,口感紧密,带着类似坚果香气的白葡萄酒。而由于JURA区石灰岩特性的土壤和布根地有些相似,这里也种植大面积的黑品乐(Pinot Noir),它与另两种本土红葡萄品种Ploussard以及Trousseau,以单独或不同配比的形式,酿造红葡萄酒和粉红酒。而人们也可以在这个产区找到相当精彩的气泡酒以及产量更稀少、被装在375ML瓶子里,名为稻草酒的甜酒(Vin De Paille)。甚至,还有一种混合了葡萄汁与葡萄白兰地的Macvin Du Jura餐前酒。 考古研究一早证明,葡萄在JURA地区的生长历史已经超过了5000年,在这里的岩石上能找到恐龙和原始鸟类的印记(JURA本来就是“JURASSIC侏罗纪”的缩写),虽说面积本就不大的JURA产区亦未能幸免150年前整个欧洲葡萄园曾经历的蚜虫病侵袭,但如今行驶在这里的山涧林中,行走在古老的石头村落和有着倾斜坡度的葡萄田间的时候,我却只是被一种奇异而浓厚的宁静包围着,就好象5000年的时光在这里不过是一次朝夕的日升日落。 我忽然想到了Gustave Courbet,这个出生在JURA的著名画家。法国评论家说,“没有Courbet,就没有Manet(莫奈);没有Manet,便没有印象主义。”而如果说夏日的JURA是一幅明媚、光亮、充满了金色阳光与不断变化的丰富色彩的Manet油画,那么,冬日的JURA那缭绕在山涧的雾霭、浓郁的深绿色的植物以及青灰色的古老的石头房子、教堂、葡萄田,则构成了某种沉静雅致的气氛,更似一张GustaveCourbet的朴实写生。 卷发老先生的时光蒙太奇 从巴黎的里昂车站坐火车抵达JURA产区,不过两个多钟头,一出火车站,我就认出了MR.Jean-Fran?ois Bourdy——这个历史可以追溯到1475年,法国最古老的葡萄酒家族之一JEAN BOURDY酒庄的第十五代主人,有一头浅金色的卷发,留着小胡子,脸庞红润,笑起来的时候皱纹就在蓝色眼睛的周围像水波一样漫溢开来,比照片上看起来要生动许多。呵,我的意思是,与其说他是葡萄酒庄主,我更觉得他像是传说中那种周游天下、乐观、搞笑、一身绝技的马戏团主。 Jean Bourdy在整个JURA产区来说,并非是超级大庄,然而总共约10公顷的葡萄田,却酿造着所有JURA产区所能够出产的葡萄酒品种,其中包括面积大约0.5公顷,位于Chateau-Chalon的葡萄田(没错,就是那最稀少珍贵的顶级金黄葡萄酒的产地)。酒庄至尽仍坚持手工采摘以及橡木桶发酵陈酿,几乎不依赖现代科技,并且从2005年开始,就全面采用自然动力法酿造葡萄酒,以求最大限度尊重与保护自然风土。 Jean-Fran?ois先生开着车,一路飞驰着就把我带到了Chateau-Chalon山谷间。三月末的葡萄田,既无绿叶更无果实,但站在葡萄田里的时候,老先生的脸庞泛着光,时而来回走动,摸摸老藤,时而又捏起一搓土壤,像是面对着一个最怜惜的孩子。粗壮的枝干清晰地显示着这些葡萄藤古老的树龄。“这个山谷是最能体现‘JURA风土’的地方。两块紧邻的葡萄田,有时哪怕中间只隔着一条一米的窄径,左边的葡萄酿出的酒能打上Chateau-Chalon的标记,右边的就不行。” 山谷间,如今依旧能见到一间间尖屋顶的小房子错落着,那是以前的葡萄酒农在田间工作时用来避雨休息、甚至在采摘季节吃住在其中的小屋。 “很多人一辈子在这片土地上,享受这里安静的大自然,每天努力工
世界杯里的葡萄酒众生相
作者: 暂无 来源: 葡萄酒wine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人物造型   宗教故事   中年时期   古典主义绘画   17世纪   酒神   艺术特色  
描述: 文 / 吴忠镐 Saint-Emilion, an ancient region with beautiful buildings and scenery, is theparadise of Merlot. It is no less famous than Pomerol. It is easy to find abstractscores or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colour, aroma and taste of wines. But in thisarticle, you can read between the lines the sensation of the author when hedrinks Saint-Emilion Merlots. 圣埃米利永(Saint-Emilion)既有美丽的建筑和风景,也与波美侯(Pomerol)一样是美乐葡萄的天堂。但喝了圣埃米利永主要以美乐酿制的葡萄酒到底是什么感觉?在罗伯特·帕克的评分系统里,我们读到的是抽象的分数和简洁、抽象的色、香、味的评价。而在此文中,我们可以在多情感性的文字中,真切感受一下,圣埃米利永的好酒滋味有几多。 “我不太爱喝美乐红葡萄酒,还是喜欢赤霞珠(Caber netSauvignon)多一点”,曾有位先生这样对我说。于是我问:“你知道酒王柏图斯(Chateau Pétrus)吗?它就是美乐(Merlot)酿造的。”美乐,见诸纸面多是千篇一律的所谓“葡萄之后”,所谓“王”的桂冠给予了赤霞珠。这样的说法牵强粗暴,毫无理由。如果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莱特,那么一百种以美乐为主将的葡萄酒就能勾勒出一百幅风格迥异的风景。特别在美乐的圣地圣埃米利永(SaintEmilion),更是千姿百态,变幻无穷,令人惊叹。 繁花似锦—金钟庄(Chateau Angélus) 有一种美在于重复,比如起伏的山峦。又比如盛开的鲜花,一年四季,周而复始,落完一层花瓣,又展开一朵朵新的笑脸,似循环小数,百匝千遭,源远流长。品饮金钟庄,也给了我相似的影像。金钟庄,圣埃米利永(Saint-Emilion)出色的美乐,与波美侯(Pomerol)的波尔多酒王柏图斯共同组成了右岸显赫的美乐二重唱。五月里春雨淅沥,窗外紫藤幽幽的香气也萦绕身边。这个春夜里,我们几个男人打开金钟庄1996,在似醉非醒的微醺里,微笑着,几张已不年轻的脸上,在美酒重重美态的刺激下,重现曾经的青春。橡木的香味轻轻引诱着我——多漂亮的一块木头啊,香气刚刚好,还混合着丝丝甜美的红色水果香——原本很新鲜的木味,大概年代久远的关系,经过葡萄酒液和时光的抚摸,变得古雅厚重,香气也变得极为细致,似乎透着一层无法形容的美丽光泽。 茉莉在舌面绽放,那样温柔又美丽的花朵,开了满口。从略微清淡的小芽儿开始,慢慢绽放,半圆,将圆,满圆,越来越饱满,一朵接一朵,慎重而认真地迎接着春天。紧接着,紫罗兰、玫瑰、蜜饯、黑醋栗、蓝莓、可可、香草、咖啡,这些味道在口舌中勾勒出这样鲜活的画面,轻柔灵动。随着酒液的发展,口舌中又呈现了黑巧克力、泥土、森林中的潮湿的蘑菇味。一刻钟后,酒液越发鲜活滋润,花重如锦,应接不暇。当口中味道似乎快要消逝时,舌面又升腾起新的、更加强烈的滋味。弥漫口鼻的杉木、薄荷、玫瑰、车厘子、梅干、纯正的摩卡咖啡的芳香,一浪重过一浪,丰美无比。熏肉、烟草、橡木、杉木的香气充满鼻腔,绵长得惊人。饮至后段,留在口腔中尽是甘美,柔顺无比,好似小女孩刚洗完的柔软头发。而那甘甜滋味,甚至像花中滴落在嘴唇上的蜜露。生机勃发,复杂却又似清泉涌动,尽是生命的色彩,这繁花似锦的滋味,教我如何不爱她! 莫奈的印象—歌缤庄园(Chateau Grand Corbin) 圣埃米利永之所以出产出色的美乐,上帝的特别眷顾自然少不了,严厉且自成一系的等级制度同样功不可没。十年一评的优胜劣汰让这里的酒庄没有一家敢吃老本。该降级的毫不留情,该升级的理所当然,圣埃米利永的葡萄酒只能以品质说话。一旦降级,酒庄除了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尊严与信任更荡然无存。唯一的救赎只能是痛苦中卧薪尝胆,以期在下一次十年评比中翻盘,亲手把失去的一切赢回来,其中艰难可想而知。倘若成功,于酒庄而言不啻凤凰涅盘,酒质必定更上一层楼,达到新的高峰。 1996年降级、2006年升级的歌缤庄园(Chateau Grand Corbin-Despagne)就真的做到了卷土重来,笔者品饮了2006、2002、1999三个年份,始惊而终醉,次次妙趣横生。 2006年份在开瓶之前可谓饱受摧残,在八月酷暑的车尾箱中呆了一周,酒瓶在掌还有几分烫。由于是临时聚会,带酒来的朋友面有惭色,连声解释说路上匆忙,原本是打发那些不懂酒开瓶就干杯的客户,请大家多包涵。果然酒在开瓶之初酸涩散乱,就在大家以为败像已现无可挽回时,在三十分钟内她竟起死回生,种种不悦的味道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熟悉的红色浆果香,不酸不涩,柔和顺滑。成熟草莓混合奶油的风味随着醒酒时间的加长而伸展,舒爽清新。滋味从松散重现集中,两个半小时之内持久悠长,与开始相比简直云泥之别。 2002年份的运气好得多,从酒窖中取出,滗酒器中静置两个小时。酒色紫红,香气飘渺隐约,慢腾腾地一点点加深,入口顺滑却总如隔着一层膜,接下来的一小时内无论怎样摇杯都打不开。 我有急事先行离开,三小时后电话响起,同饮的一位酒龄二十余年的资深台湾酒友李君情绪十分激动地说:“打开了,终于打开了,十分精彩,太棒了!你一定要再试一次!”那种欣喜若狂的口吻透过电话传来,让我对错过好酒心生遗憾之余,对下次开瓶更有期待。去年终于盼到了1999年份,十年陈酿,酒值壮年,正当其时。 深红色玫瑰的沁人花香混合黑莓等深色浆果的香味十分浓郁,深吸一口含于胸中,熏得人十分舒服。连啜数口,让酒液的滋味在口舌中充分发展,黑莓、蓝莓、蜜饯,还有一些巧克力的味道浮浮沉沉,厚实有力,不同风味的深色水果味在口中不规则地冲击味蕾。闭上眼睛,脑海中浮出大大小小洛可可时代的色块,俱是浓墨重彩,层层叠叠。酒液由口入喉,滋味似灵蛇舞动,缠绵有力,在脑中形成各种图形,却难得定格。好酒是活的!绝不是呆滞轻浮的色彩。电光火石间脑海中捕捉到一丝灵光,那不是莫奈画布上的睡莲印象么?刚入夜的池塘,莲叶田田,若梦境中的世界,静中有动,五彩斑斓。 歌缤庄园,真是需要时光酝酿的佳品。 圣埃米利永的美乐已经给了我很多享受,下一支会是怎样的风景?不急不急,人生路长且徐徐试来。
法国南部,不只有董衣草
作者: 暂无 来源: 葡萄酒wine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人物造型   宗教故事   中年时期   古典主义绘画   17世纪   酒神   艺术特色  
描述: 2004(Tete de belier Rouge 2004),并且是1.5升(Magnum)装的时候,大家都自觉地放慢了干杯的频率。这可是在法国橡木桶中陈酿了18个月的好酒,2004年份的大瓶装,酒成熟
醉蔬美乐温柔乡
作者: 暂无 来源: 葡萄酒wine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人物造型   宗教故事   中年时期   古典主义绘画   17世纪   酒神   艺术特色  
描述: 、鲮鱼、鲳鱼一有尽有,师傅只需用最简单的烹饪方法,便可将其鲜美与原本的质地发挥得淋漓精致! 1.Merlot Sant’Antimo 2006 斯尔薇纳笛梅洛红葡萄酒意大利托斯卡纳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