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蜂蜜中掺氮肥的检验
作者: 朱盛山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医药保健   不良反应   检验方法   蜜蜂   新情况   蜂蜜   氮肥   尿素   食品行业   大蜜丸  
描述: 蜂蜜已大量用于医药保健和食品行业。由于蜜来源广,色泽标准范围广,稠度大,人为掺假就有空可入。蜂蜜中掺入氮肥是我市近几年收购蜂蜜时发现的新情况,有大量蜂蜜因此而报毁,还有使用此蜜后的不良反应
我国反倾销实践对公共利益评价机制的借鉴
作者: 刘伟   来源: 中国外资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WTO   公共利益   反倾销  
描述: 几年来中国是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和被采取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但很少对外反倾销。而在对外反倾销措施实施前,对反倾销措施带来的利益得失必须有个权衡机制。该机制的建立应该符合哪些原则,是需要严谨对待。
分步沉淀过程对ZrO2-MgO超细粉末团聚状态的影响
作者: 刘琪   朱宣惠   来源: 硅酸盐通报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理性能   超细粉末   工艺特性   反应过程   烧结性能   形貌特征   分步沉淀法   团聚状态   沉淀过程   工艺条件  
描述: 采用分步沉淀法制备了ZrO_2-MgO粉末。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所制粉末的物理性能、形貌特征、工艺特性以及烧结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沉淀反应过程中,同时并用静电作用和有机大分子的位阻作用,可以控制粉末的团聚状态,制取优质粉末。
用于固定化酶和细胞的陶瓷载体
作者: 张永明   曾繁华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孔陶瓷   固定化方法   陶瓷材料   陶瓷载体   固定化酶   生物反应器   固定化细胞   载体材料  
描述: 本文简述了酶和细胞的固定化方法及作为载体材料之一的陶瓷的一些特性。结合固定化酶和细胞的性质和应用情况,认为采用陶瓷载体具有一系列的优点。文中列举了采用陶瓷做载体的实例。认为陶瓷作为固定化酶和细胞的载体可促进固定化酶和细胞技术及生物反应器的发展。此外还指出这一领域尚有很多问题还需要深入地进行研究。
一种新型制肼反应器在AC生产中的应用
作者: 敖永平   来源: 江西化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型反应器   生产   AC发泡剂   制肼   应用  
描述: 介绍了ADC发泡剂生产中粗水合肼合成工序中反应器经过改型改造后生产得到稳定、肼含量得到稳定和提高、产能得到提高。
简述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
作者: 陈采英   来源: 亚太传统医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不良反应   总结归纳  
描述: 左氧氟沙星是一种使用广泛的广谱抗菌药,具有适用范围广、抗菌作用强等特点,随着临床使用的日益广泛,有关其引起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日渐增多;对左氧氟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归纳总结,以指导临床实践。
历代定窑白瓷的研究
作者: 李国桢   郭演仪   来源: 硅酸盐学报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显微结构   白瓷   烧成温度   反射率   唐后期   莫来石晶体   瓷胎   定窑   化学分析   化妆土  
描述: MgO-CaO-Al_2O_3-SiO_2系统,可称“镁-灰釉”。(4)从釉的分光反射率和胎的透光度曲线,证明唐、五代瓷器为还原焰烧成,北宋和金的瓷器为氧化焰烧成。(5)当地粘土属于沉积高岭,蕴藏丰富,并有白云石、石英、长石、石灰石等,推知古代制瓷主要就地取材。
高层动态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监察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形势   突出问题   党风廉政建设   建立健全   切实加强   新局面   四中全会精神   反腐倡廉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商业贿赂  
描述: 贺国强:努力开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新局面本刊讯1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在江西省景德镇市召开的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座谈会上强调
今生不再做豪宅梦
作者: 都兴秋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旬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置   平方米   奋斗   客厅   发誓   自行车   讽刺   反驳   房子   商品房  
描述: 刚结婚时,我和老公一直租房住。这使得老公感到无比惭愧,发誓一定要在短时期内,奋斗一套属于自己的商品房,说只有住上了自己的房子,才算真正有了家。我对他的话嗤之以鼻,反驳他说,房子虽然是租的,但家
不要追求“完美的手”
作者: 顾亦兵   来源: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本质   残缺   实事求是   法国   事物   复原   反映   美学效应   维纳斯   罗丹  
描述: 著名的维纳斯雕象因其断臂而具有无穷的魅力。有人曾将她的手依据自己的想象复原了,可见了的人,都说这不是维纳斯,因为失去了原有那种“残缺之美”。残缺,虽然是一种遗憾,可在某种情况下因为更真实地反映了事物本质,也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美学效应。据说,法国雕塑家罗丹在雕塑完巴尔扎克像时,一群学
< 1 2 3 ... 151 152 153 ... 154 155 15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