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华文】搜索到相关结果 292 条
-
浅谈陶瓷雕塑新产品的创作体会
-
作者:
李志峰
来源:
佛山陶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雕塑
瓷器之国
艺术形式
新产品
工艺
中华文化
创作体会
-
描述: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陶瓷雕塑作为一种颇为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我国工艺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经历各朝各代的发展,我国的陶瓷雕塑制作工艺已然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世界进入信息时代,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传统的陶瓷雕塑制作工艺已然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如何更好地进行陶瓷雕塑工艺的研究与创作,开发陶瓷雕塑新产品,使传统的陶瓷雕塑技艺重新焕发生机,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
新视野 新创意
-
作者:
朱兆鹰
来源:
出版广角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案
书目
丛书
学术
新视野
书法
广西教育
玫瑰红
中华文化
汉字研究
-
描述:
去羁,驰骋于学术的绿原上,头角峥嵘。以玫瑰红的“汉字研究”等字为底,则示《丛书》主题。上有圆球一枚,图案各别,明其各书之阐论旨意,且喻其著如珠含辉,亦如育珠之艰苦而得。又图案有书法、绘画、人物雕塑等,映衬出强烈的中华文化氛围。《丛书》分精、平装两种。
-
论编辑修养的主导性
-
作者:
鹿耀世
来源:
出版广角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编报
编辑修养
媒体编辑
平面设计
读者
普通人
虔诚敬业
节目制作
中华文化
两个效益
-
描述:
编辑,从事着传承乃至创造中华文化的专业,应该比普通人具备更好的修养。无论是编书、编刊、编报或文娱圈的节目制作,都要具有虔诚敬业、苦学博览、谦虚谨慎的品德,即人人皆知的韬奋精神。当年,韬奋先生倡导
-
文之国脉 精华再现:人文纪录片《国脉——3D版》学术研讨会纪要
-
作者:
暂无
来源:
电视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里程碑
人文
中华文明
中央电视台
立体化
纪录片
文化价值
完美结合
文物
中国国家博物馆
-
描述:
2013年5月16日,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摄制的《国脉——3D版》在国家博物馆数码影院首映。《国脉——3D版》总时长30分钟,浓缩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6集电视纪录片《国脉——中国国家博物馆100年》内容的精华,运用3D技术,对后母戊鼎、四羊方尊、人面鱼纹彩陶盆、开国大典油画等数十件国博镇馆之宝进行细致入微的拍摄,立体化展示了国家博物馆的建筑之美以及馆藏珍品背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为更好地总结经验,为同行提供借鉴,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中国3D电视试验频道、中视协3D委员会等部门共同举办了研讨会,会议总结了该片的里程碑意义,并展望了3D技术电视应用新未来。
-
94“新铸联杯”中国画、油画精品展研讨会在京召开
-
作者:
暂无
来源:
电视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画结合
新铸
咨询公司
中国画
当代文化建设
精品
学术研讨会
中华文化
油画
学术交流
-
描述:
94“新铸联杯”中国画、油画精品展研讨会在京召开
-
电影工业需要创造之美
-
作者:
贾樟柯
来源:
电影艺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语电影
中国内地
电影工业
中华文化
雕塑
-
描述:
我在中国内地出生,一直没有离开过这里。很小的时候,我会有一种天然的认知,认为我们就是中华文化的主体。因为大陆面积很大,所有的文物、典籍都在这儿;故宫、北海、长城、汉
-
青花瓷大国尤物
-
作者:
郭亦城
唐志远
来源:
博物杂志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中华文明
苏麻离青
文物
-
描述:
光洁温润、典雅端庄的青花瓷,作为中华文明的符号,被冠以国瓷之称,更因稀缺而价值连城,那素白上的一抹艳蓝,不仅书写着千年的历史,自身也是一个传奇。
-
春秋有月读千年——再读孔子
-
作者:
刘汉俊
来源:
中国中小企业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古希腊
孔子思想
儒家文明
中华文明
人类历史
当今世界
儒家学说
世界文明
儒家经典
-
描述:
当今世界,乱云飞渡,危机四伏,人类仿佛在踢一场找不到球门的球赛。怅然回首,那一瀑穿越了两千多年混沌、彷徨与苍凉的月华,从尼山的上空静静流淌下来,几分清朗,几分暖意。人类历史,以老为尊。世界文明,以和为贵。2560多岁的孔子老得像一尊雕塑,拱手静候在思想隧道的最幽深处。
-
台湾“百团大战”反台独
-
作者:
张定一
来源:
中华魂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湾同胞
美国加州
全民化
新世纪
工商管理学
台独
新古诗
百团大战
中华文化
哥伦比亚大学
-
描述:
在普天下炎黄儿女欢度新世纪第一春元宵佳节之际,我接读了台湾中华文化协会会长范光陵博士的锦函一件,深感欣喜和荣幸。范先生毕业于台湾大学,后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超博士。历任美国加州大学教授、院士,台湾
-
精巧玲珑的漆器
-
作者:
马未都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初一年级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化学工艺
漆树
装饰
防腐
中华文化
工艺美术
漆器
-
描述:
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在中华文化的进程中,有两种树对我们产生过比较大的影响,第一是茶树,第二是漆树。漆本是漆树受伤以后分泌出来的黏稠树脂。漆有两个功能,一开始就一个目的
<
1
2
3
...
18
19
20
...
28
29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