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勒】搜索到相关结果 1061 条
-
慈禧油画修护人
-
作者:
冷书杰
来源:
东西南北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龄
外交使团
利尔
历史博物馆
艺术博物馆
日本艺术
修护
克勒
女官
康格
-
描述:
一个画家、一个发掘人、一个修复师,三个美国人在不同时空遇见了慈禧。这是一幅油画的百年漂流史。1霍大为在华盛顿有一份干了快十五年的工作:美国弗利尔与赛克勒艺术博物馆(合称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档案部主任
-
凯绥·珂勒惠支对中国新兴版画的影响
-
作者:
郑荣雪
来源:
读书文摘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
中国
风格
版画
珂勒惠支
-
描述:
珂勒惠支是德国20世纪最重要的版画艺术家、雕塑家.鲁迅先生将珂勒惠支的版画作品介绍到中国后,她对中国版画的影响力,一直到今天也没有消退,影响了当时很大一批木刻青年的风格.20世纪30、40年代,最先
-
艺术的轻重
-
作者:
杨小乱
来源:
读者欣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七八
获益良多
塞尔吉
米娜
话剧艺术
为人之道
文化艺术形式
不可饶恕
艺术审美
勒考克
-
描述:
相比起固执守旧的那一方,走在前面的人更需要一些宽容的态度。法国剧作家雅丝米娜·雷札(Yasmina Reza)的剧作《艺术》(Art)是我特别喜爱的一部作品,剧本读过七八遍,每一次读都获益良多。故事讲述了皮肤科大夫塞尔吉花20万法郎买了一幅白色的画—由著名现代派画家绘制的全部为白色的油画。面对这幅画,他的朋友马克和伊万却持不同的看法,于是3个男人围绕着这幅作品开始了争论,从艺术的高下争执到个人的情感,3人之间的友情也岌岌可危。
-
敦煌石窟艺术的内容及其特点简述
-
作者:
段文杰
来源:
敦煌学辑刊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西千佛洞
净土变
经变
安西榆林窟
出行图
维摩变
吐蕃时期
毗沙门天王
弥勒像
-
描述:
敦煌石窟艺术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灿烂的明珠,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结晶,也是中外人民深厚友谊的象征。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和安西榆林窟),以莫高窟建窟为最早,其它两处均为莫商窟的分支,开窟较晚。总的说来,上起十六国,下至元代,连绵千余年。现存五百五十多个洞窟,保存着历代塑像两千数百身,壁画五万多平方米。历时之长,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风格之独特,艺术技巧之精湛,都不愧为我国举世无双的民族艺术宝库。敦煌石窟艺术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总的说来可分三大类;建筑、雕塑和壁画。这三者互相结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又各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身发展的规律。
-
成都南朝浮雕弥勒经变与法华经变考论
-
作者:
赵声良
来源:
敦煌研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弥勒经变
成都
法华经变
浮雕
-
描述:
1954年四川省成都市万佛寺出土了两件南朝梁浮雕作品,对其图像国内外学者们均有研究,但未作全面的考论,定名亦不准确.笔者研究后认为其一为弥勒经变,其二为法华经变,此二经变是我国最早的佛教美术的经变画,首开经变之先河.
-
瓦·舍甫涅尔抒情诗选
-
作者:
谷羽
来源:
俄罗斯文艺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列宁格勒
彩色玻璃
镜子
草地
抒情诗
比萨斜塔
心灵
方格
世界
上楼梯
-
描述:
彩色玻璃离开宽阔的绿草地, 我从下面踏上楼梯, 进入镶玻璃的凉台, 想观看七月的雷雨。窗户上有细小方格, 镶嵌玻璃五彩斑斓, 窗外世界错落多变, 看来熟悉却又奇幻。
-
乌兰:一沙藏世界,滴水造天堂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创意世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地艺术
弥勒佛
艺术生命
倡导者
天堂
永久性
沙产业
世界
-
描述:
笑容可掬弥勒佛、傲首嘶鸣的骏马、悠然自在的白天鹅……在乌兰的办公室内,随处可见一尊尊精美绝伦的雕塑。只是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些雕塑都是用沙子制成的。沙雕,这种在海滨才能短时间观赏到的大地艺术,在这里
-
诗意的还乡:坎勒艺术审美之路
-
作者:
茵杨卫
来源:
创作与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字
九十年代
水彩画
还乡
古典主义
艺术审美
艺术语言
作品
坎勒
油画
-
描述:
坎勒的绘画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别出机杼,独树一帜。记得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坎勒曾在《世界美术》杂志刊登过一组水彩画作品,当时有朋友看了以后跟我说:这个"老外"的画很不错。我听了心里暗自发笑,因为我早就
-
曲湘建
-
作者:
暂无
来源:
创作与评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字
九十年代
水彩画
还乡
古典主义
艺术审美
艺术语言
作品
坎勒
油画
-
描述:
1954年生于湘潭市,山西人,1981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1984-1986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二届研修班,师承詹建俊、朱乃正、钟涵等先生。曾任湖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美协理事,湖南油画学会常务副主席。曾出版美术专著《无语瞬间--一个写实油画家的创作手记》等九部,主编出版教育部统编教材《油画》等四部。
-
语言本体的深度和美学精神的回归:坎勒作品要述
-
作者:
邓平祥
来源:
创作与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艺术作品
艺术家
深度
湖南省
现当代艺术
美学精神
本体
中国美术
坎勒
-
描述:
坎勒 1962年生于湖南临澧,原名阚勒。1984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995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访学。现任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油画学会副主席,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水彩艺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