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图说
作者: 建平   吴敏   来源: 中国就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汪海   竹雕   雕刻技术   艺术作品   工作室   雕刻工艺   “80后”   农民  
描述: “80后”的汪海臣自幼跟随父亲学习雕刻技术,而后又跟名师学艺。2011年创办竹雕工作室和雕刻工艺厂,浅雕、深浮雕艺术作品得到同行认可,竹雕产品远销北京、台湾等地。农民艺人不忘农民。汪海臣免费传授村民竹雕技艺.使他们农闲时做竹雕每月可以拿到上千工资。
拍市快递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收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配饰   唐三彩器   摆设   雕刻工艺   香港佳士得   快递   三角形   拍卖会  
描述: 香港佳士得将于10月6日举行古今·佳士得拍卖会。本次拍卖将首次呈现唐三彩器,以及玉石雕刻工艺摆设和配饰、宋至清代瓷器、竹木漆雕及铜器等精彩藏品。本次拍卖还将推出一组由各种珍贵天然物料雕琢而成的精致
“风刻法”石刻工艺技术
作者: 暂无 来源: 技术与市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刻工艺   雕刻制品   风刻法   制作工艺  
描述: 碑石图文雕刻制品,如平面浮雕壁画、路碑、纪念碑、墓碑、牌匾等等,广泛用于建筑装饰、商业门店招牌、碑林及市政建设等。千百年来,碑石雕刻制品为大众所喜爱,但因其采用锤子、凿子的手工操作,加工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技艺要求高,远远无法满足当今雕刻制品需求量大、速度快、质量更高、图文更精细、规范等众多要求。近年来开发的数控、电脑、激光雕刻机组使雕刻变得十分简易和快捷,产品精细生动、线条平
佳缘绝配 玲珑剔透:清初白玉灵芝如意赏析
作者: 吴丽娥   来源: 客家文博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文明史   微弧   镂空雕   精神寄托   玉文化   解玉砂   琢玉   雕刻工艺   工艺特征   文化进程  
描述: 早在旧石器时代,我们的先祖已经发现并开始使用玉石。在长期的历史文化进程中,玉石从最初的装饰品慢慢演化成权力、地位、财富、神权的象征。几千年来,玉器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玉的神化和灵物的概念深深根植于人们的心中,在中华文明史上有着无法估量的深远影响。
香港沐文堂藏砚
作者: 石晓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刻工   明末清初   雕工   清代   莲叶   砚石   纹饰   石砚   明代   明清  
描述: 明代制砚,仍然以端石、歙石、洮河石为贵。由于端石一直在开采,歙石开采规模较小,洮河石难取,因而端石砚成为诸砚之冠,明代在端石水坑又发现了青花、火捺、鱼脑等许多更美的觇石。明代端砚一方面继承了唐宋以来的砚式,另一方
吾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作者: 董玉文   来源: 天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凤凰   手工雕刻   就这样   工艺美术协会   天然木材   雕刻工艺   辽宁美术馆   罗曼·罗兰   世无匹   工艺美术大师  
描述: 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传》中写道:"……他会费掉几年的光阴到石厂中去挑选石块,建筑搬运石块的大路;他要成为一切:工程师、手工人、斫石匠人;他要独自干完一切,建造官邸、教堂,由他一个人来。"看到关于营口木浮雕的简述,我忽然想起这段话来。你想,作为米开朗琪罗,举世无匹的大艺术家,为什么还要自己去选择石料?当然是因为别人选的不行的缘故,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一块什么样的石头,从这块石头里,能雕琢出什么人物,仿佛这个人物早就像孙悟空一样在石头里面孕育,等
薄浮雕雕刻艺术演变概述
作者: 陈俊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嘉定竹刻   阴线刻   浅浮雕   铸造术   薄浮雕   雕刻工艺   没骨   浅刻   商周青铜器   雕刻艺术  
描述: 。”到了汉代,画像石大多采用剔地浅浮雕兼阴线刻的技法,这是由所用石材比较粗糙,先行打凿、再行刻画的形式比较省工省时决定的。当时的刻工将盛行的“没骨”画法,
特种仿真百变精雕刻工艺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白玉   立体感   黄杨木   青铜   装饰性   雕刻工艺   陶瓷制品   仿真   模具   纹理图案  
描述: 本工艺仅需10-100元的模具,无需其他任何设备,采用几种极易购买的原料倒入模具内,一次冷铸成型,脱模即成仿土雕、玛瑙、翡翠、象牙、汉白玉、水晶、仿铜雕(青铜、黄铜、红铜、古铜)、仿石雕、骨雕、仿木雕(红木、黄杨木)、石彩、夜光玉瓷、石墨兰、七彩泥塑、黑陶、仿金、银、古董等雕刻精品。产品集圆雕、浮雕、微雕、透空雕和实用性、装饰性于一体。色彩丰富,刀工精细,重如玉石,立体感强,峰硬耐磨,摔打不破,花样品种可任意设计。其多彩多姿,栩栩如生的造型,润滑细腻,如玉如石的质感.以及精雕细刻、细如发丝之纹理图案,令石膏陶瓷制品黯然失色。[第一段]
满建民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继承发展   创新风格   博采众长   设计制作   艺术作品   北京市政府   雕刻工艺   工艺美术大师  
描述: 满建民于1962年进入北京雕漆厂学徒,先后从师于中国工艺大师:刘金波、杜炳臣,在两位大师的悉心培养指导下刻苦钻研,博采众长不仅掌握了雕刻工艺的全部技法,并继承发展技艺逐步形成自己的创新风格,自行设计
四川古建园林专业单位近况介绍
作者: 暂无 来源: 四川建筑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建园林   传统建筑文化   木雕刻工   真空挤压成型   建筑安装工程   中国古典建筑   四川   历史文化遗产   工业与民用建筑   古建筑群  
描述: .1990年先后承担了新都桂湖公园天香园、沁春园仿古建筑群和德阳钢铁厂南春园仿古建筑群的施工中,由于收集各种历史资料和民间艺术工匠,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实地考察学习,重点突出了石木雕刻工艺,使这两项工程具有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