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兴】搜索到相关结果 2947 条
-
堇青石—莫来石耐火窑具材料
-
作者:
周肖锦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莫来石
宜兴
耐火
堇青石
江苏省
面砖
陶瓷研究
窑具材料
器材厂
隧道窑窑车面
-
描述:
在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江苏省宜兴陶瓷公司的大力协作下,宜兴丁蜀耐火器材厂研制的堇青石—莫来石耐火窑具材料获得成功,并于去年十二月鉴定投产。用该耐火窑具材料制成的隧道窑窑车面砖,在55.4米隧道窑中使
-
探索宜兴紫泥与钦州坭兴窑变技术的结合:以电窑窑变为例
-
作者:
白雅力克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坭兴窑变
宜兴紫泥
效果
色泽
-
描述:
目前宜兴紫砂窑变基本用氧化气氛的电窑烧制,而坭兴陶窑变则采用电窑还原烧制的较多,它们采用各自的窑变技法,出现不同的色泽与纹路效果。宜兴紫砂泥用坭兴窑变技术来烧制,得出的一些实验成果表明,宜兴紫泥成品
-
宜兴均陶堆贴花画面的写意性风格
-
作者:
方薛斐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拇指堆贴花
宜兴均陶
写意性
-
描述:
宜兴均陶是一门古老且优秀的陶瓷艺术,造型、画面、釉色都极具特色,其中画面装饰中发展最为成熟的是大拇指堆贴花手法。本文在介绍宜兴均陶独特的堆贴花装饰技法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宜兴均陶图案的独特的写意性风格。
-
浅论古均陶工艺及特点
-
作者:
方卫明
方薛斐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缸瓶
宜兴
古均陶
-
描述:
从缸瓶胎泥料、缸体手工成型技法、堆花(贴花)、釉色风格、烧成条件与材料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古均陶用原料及其工艺特点。
-
史蒂文·海恩门自述
-
作者:
史蒂文·海恩门
来源:
中国陶艺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器
几何造型
兴趣
自述
形体
陶土
探索
陶艺创作
作品
器皿
-
描述:
我这些年来的大部分作品都源于早年对陶器的兴趣,尤其是对"陶器空间"的兴趣:内在、独立、激励想象。这种对陶器持续的关注以多种伪装的形式表现出来。早在学生时代我就开始对钵的造型进行长期的探索。20世纪80年代,我放弃了为人们所承认的器皿造型,希望在我的作品中创作出更强烈的雕塑特
-
沙勿略、利玛窦在广东
-
作者:
韦羽
来源:
中国天主教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徒
儒服
进步性
利玛窦
上川岛
方济
意大利文艺复兴
郭应聘
中西文化交流
教理问答
-
描述:
明朝以降,中西文化交流进入丰富多彩的时期。毋庸置疑,在不同的文明相互碰撞与交融的历史阶段,广东体现出了开放性、兼容性和进步性。当我们回眸历史,就会发现明末清初天主教第三次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在广东,也留下了墨彩浓重的一笔——"东方宗徒"方济各·沙勿略试图叩开中国大门未果而抱憾病逝于江门上川岛,以及"中国传教第一人"利玛窦在肇庆开始的中国之旅。
-
马公相伯赞
-
作者:
张充仁
来源:
中国天主教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相伯
马氏文通
上海
艺术学
气塞
毁家兴学
铁路
忧国
雕塑
天主教
-
描述:
~~
-
圣母山锦上添花 宗主教挥笔题词——平阴圣母山十四处苦路浮雕像落成
-
作者:
赵乐日
张炳元
来源:
中国天主教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仪仗队
圣母
一百周年
1990年
爱国爱教
浮雕
历史悠久
经济振兴
宗主
天主教
-
描述:
山东省平阴胡庄圣母山自1990年重建露德圣母堂以来,前往朝圣、参观的海内外神长、教友及外教人士络绎不绝。该堂始建于1895年,历史悠久,1990年重修时,十四处苦路像比较简陋。随着平阴的经济振兴和
-
无法割舍的衷爱——兴秋的绘画之途
-
作者:
李宝峰
来源:
中国铁路文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甘肃省
生活
兴趣
中央美术学院
激情
中国画
绘画
-
描述:
邵兴秋先生是一位对生活充满激情、对绘画十分挚著、而又多才多艺的青年画家——严格地说他是业余画家。兴秋自幼喜爱绘画,十岁时画什么都有模有样,颇受左邻右舍大人们的夸奖。成年之后,1976年考入了甘肃酒泉
-
无法割舍的衷爱
-
作者:
李宝峰
来源:
中国铁路文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甘肃省
生活
酒泉地区
兴趣
中央美术学院
激情
中国画
绘画
精神
国画作品
-
描述:
邵兴秋先生是一位对生活充满激情、对绘画十分挚著、而又多才多艺的青年画家——严格地说他是业余画家。兴秋自幼喜爱绘画,十岁时画什么都有模有样,颇受左邻右舍大人们的夸奖。成年之后,1976年考入了甘肃酒泉